两人赶到秧母田的时候,雨稍微小了些,不过夜色依然黑沉沉的。杨静这时才发现右脚上的拖鞋烂了个叉,索性一脚把它踢到旁边的水沟里去了。
杨中奎开始在秧亩田的边边拐拐收笼子了,很快便收拾出七八头十条笼子上来。在一处高田埂旁边,杨中奎一边从水田里起笼子,一边对杨静说,你看,这水都把笼子漫上了,不收起来笼子里钻的黄鳝肯定闷死!
杨静一只手拄着扁担,一只手拎着水泥兜绳子,端端地立在田埂上,雨滴啪啪地袭遍全身,从他的额头上滚落,眼眶里也浸满了涩凉的雨水。
今年夏天雨水充沛,栽完秧后就没再从水库里放水浇田了。庄稼人看天吃饭,天公不作美,无论是旱是涝,都能让人愁死。杨家湾虽然靠近河湾,但是离河道还有一段距离,村子四周的平坦的地势又要高出不少,河水很难输送上来。
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杨家湾一带都没有兴建大型的水电灌溉设施,从河里抽水浇田,而是从河道上游的一个水库放水灌溉。这个水库在杨家湾河道上游几公里处。一条水渠从水库的南边逶迤而下,途径好几个自然村。午季收完麦子,犁铧嵌入板实的田土,大块大块深褐色的土壤随之翻起,裸露在清澈明朗的蓝天白云下。田地翻耕齐整,就到了放水插秧的时候了。水库打开水闸,沿途的村子会依次在干渠里筑坝拦水,让水流从叉沟里流向本村的田地,一直等本村的水田全部放满了水,再打开用装满土的蛇皮袋垒成的坝子,浑浊的水流一泻而下,赶去滋润下一个村庄的田地。
从东往西再往北,干渠曲折向前。河道的流向也大体如此,不过,她的源头一直上溯至南边数十公里远处的群山之间。杨家湾卧在河道南岸的弧形高岗的边缘,南边紧接着的是卫家,卫家又在东边与王家连在一起,从远处看,这三个村子像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大村庄。
等杨中奎收完笼子,雨小了很多。他又让杨静清点了一下,27条,他记得他在这边水田里一共埋了28条笼子,还少一条,他又绕着田埂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有些笼子是埋在离田埂几步远的地方,甚至埋在了田中央,秧苗现在已经齐腰深了,真不好找了。
王中奎下黄鳝笼还有个习惯,他喜欢在埂上留块泥巴做记号,不过现在夜黑雨大,泥巴也早被冲的没了踪影。
“回去吧,天亮了我再来看看吧!”王中奎喊上三弟,接过扁担,把装满湿乎乎的竹笼的水泥兜挑在肩上,踏着小水沟旁泥泞的小路朝村子走去。
雨接连下了几天。浑浊的雨水从地表的四面八方汇集起来,汇聚到杨家湾大大小小的土沟水渠里,裹挟着泥巴、树叶、杂草,飘飘荡荡地流淌,干渠的小桥前水面变窄,打个旋涡从桥洞下疾速流过,发出“哗哗”的声响。
流向河湾的几条土沟都涨满了水,借着地势汩汩奔流而下。沟两岸的水草都浮起来,在水流的冲击下欢快地摇曳着。在距离河道几十米的地方,沟槽突然下沉,形成一个断裂式的高达数米的“悬崖”,水流顷刻间直泄而下,仿佛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瀑布。水流落下发出“呼隆隆”的击水声,走在老远都能听得到。
黄浊的河水漫过河沿,顺着曲折的河道,缓缓流向远方。杨家湾的人都称这条河叫“濠河”。河水潺潺,一路向北,最终流入淮河里。杨家湾的这段河道,位于上游,平时水面狭窄且浅,只在转折处形成一些较深的河坑,村民们都称之为“龙潭”,并吓唬孩子们说“龙潭”里藏着“水猴子”,告诫他们不要去那里洗澡。“龙潭”也是鲢鱼鲶鱼鲤鱼草鱼喜欢藏身的地方,村子里喜欢撒网捕鱼的人们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河里来抓鱼,而“龙潭”正是他们最为期待的捕鱼点。
在雨水的冲刷下,河岸上的狗牙根草显得浓翠欲滴。“一岁一枯荣”,不知道它们已经附着在这片土地上多少个春秋了,错节连绵,死死地盘住河两岸的每一寸土壤。
村庄里的树木都“雨打芭蕉”一般,加深了几层浓翠的绿色。高大繁茂的杨树如同一把巨大的“海绵”雨伞,吸附了天空中落下的细密的雨滴,让它们在宽大的树叶上融合成更大的水珠,啪啪地落到树下的行人身上。
秧田里水满四溢。村民们把田埂打开缺口放水。杨玉河每天都穿上军绿色的雨衣,扛着铁锹,穿梭在田间地头。料理好那十来亩庄稼田,他就带上两个儿子去水渠里捉鱼。杨玉河的两个儿子都不大,小的在镇里读初中,大的小学毕业后去了县城的一所武术学校,如今也读到了高中毕业班,准备年纪到了就去参军。杨玉河的两个儿子读书都不在行,大儿子读武校走当兵这条路,还是小叔杨玉舷给规划的。
雨水一整天地从屋顶红色的瓦片上哗啦啦落下,在屋檐下聚成一条条细长的水柱。王玉德坐在堂屋的木椅子上,抽着烟,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盯着院子里的柿子树,若有所思。土琵琶安安静静地靠在里屋窗边的墙上,老婆沈秀华坐在那里低头做针线活,她要把小儿子杨静的那只扯坏了的拖鞋再用针线给缝起来。杨玉德一只手夹着烟,扭头往里屋看了一下,他看到沈秀华低头吃力地把大针穿过鞋面,那场景竟然让他觉得是这么的熟悉。他小的时候,甚至是长大成人的时候,他娘许家英不就是一直这么一针一线地给他们兄弟几个打补丁缝衣服的吗?
杨中奎还是每天傍晚出去下笼子。秧田里开了大大小小的缺口,他就把一些用苇篾编成的笼子埋在这些缺口处,笼口朝着水流流出的方向,守株待兔,水田里沟渠里的泥鳅夜里一条条争先恐后地逆着这些出水口,蹿进笼子里去。
杨中奎开始在秧亩田的边边拐拐收笼子了,很快便收拾出七八头十条笼子上来。在一处高田埂旁边,杨中奎一边从水田里起笼子,一边对杨静说,你看,这水都把笼子漫上了,不收起来笼子里钻的黄鳝肯定闷死!
杨静一只手拄着扁担,一只手拎着水泥兜绳子,端端地立在田埂上,雨滴啪啪地袭遍全身,从他的额头上滚落,眼眶里也浸满了涩凉的雨水。
今年夏天雨水充沛,栽完秧后就没再从水库里放水浇田了。庄稼人看天吃饭,天公不作美,无论是旱是涝,都能让人愁死。杨家湾虽然靠近河湾,但是离河道还有一段距离,村子四周的平坦的地势又要高出不少,河水很难输送上来。
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杨家湾一带都没有兴建大型的水电灌溉设施,从河里抽水浇田,而是从河道上游的一个水库放水灌溉。这个水库在杨家湾河道上游几公里处。一条水渠从水库的南边逶迤而下,途径好几个自然村。午季收完麦子,犁铧嵌入板实的田土,大块大块深褐色的土壤随之翻起,裸露在清澈明朗的蓝天白云下。田地翻耕齐整,就到了放水插秧的时候了。水库打开水闸,沿途的村子会依次在干渠里筑坝拦水,让水流从叉沟里流向本村的田地,一直等本村的水田全部放满了水,再打开用装满土的蛇皮袋垒成的坝子,浑浊的水流一泻而下,赶去滋润下一个村庄的田地。
从东往西再往北,干渠曲折向前。河道的流向也大体如此,不过,她的源头一直上溯至南边数十公里远处的群山之间。杨家湾卧在河道南岸的弧形高岗的边缘,南边紧接着的是卫家,卫家又在东边与王家连在一起,从远处看,这三个村子像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大村庄。
等杨中奎收完笼子,雨小了很多。他又让杨静清点了一下,27条,他记得他在这边水田里一共埋了28条笼子,还少一条,他又绕着田埂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有些笼子是埋在离田埂几步远的地方,甚至埋在了田中央,秧苗现在已经齐腰深了,真不好找了。
王中奎下黄鳝笼还有个习惯,他喜欢在埂上留块泥巴做记号,不过现在夜黑雨大,泥巴也早被冲的没了踪影。
“回去吧,天亮了我再来看看吧!”王中奎喊上三弟,接过扁担,把装满湿乎乎的竹笼的水泥兜挑在肩上,踏着小水沟旁泥泞的小路朝村子走去。
雨接连下了几天。浑浊的雨水从地表的四面八方汇集起来,汇聚到杨家湾大大小小的土沟水渠里,裹挟着泥巴、树叶、杂草,飘飘荡荡地流淌,干渠的小桥前水面变窄,打个旋涡从桥洞下疾速流过,发出“哗哗”的声响。
流向河湾的几条土沟都涨满了水,借着地势汩汩奔流而下。沟两岸的水草都浮起来,在水流的冲击下欢快地摇曳着。在距离河道几十米的地方,沟槽突然下沉,形成一个断裂式的高达数米的“悬崖”,水流顷刻间直泄而下,仿佛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瀑布。水流落下发出“呼隆隆”的击水声,走在老远都能听得到。
黄浊的河水漫过河沿,顺着曲折的河道,缓缓流向远方。杨家湾的人都称这条河叫“濠河”。河水潺潺,一路向北,最终流入淮河里。杨家湾的这段河道,位于上游,平时水面狭窄且浅,只在转折处形成一些较深的河坑,村民们都称之为“龙潭”,并吓唬孩子们说“龙潭”里藏着“水猴子”,告诫他们不要去那里洗澡。“龙潭”也是鲢鱼鲶鱼鲤鱼草鱼喜欢藏身的地方,村子里喜欢撒网捕鱼的人们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河里来抓鱼,而“龙潭”正是他们最为期待的捕鱼点。
在雨水的冲刷下,河岸上的狗牙根草显得浓翠欲滴。“一岁一枯荣”,不知道它们已经附着在这片土地上多少个春秋了,错节连绵,死死地盘住河两岸的每一寸土壤。
村庄里的树木都“雨打芭蕉”一般,加深了几层浓翠的绿色。高大繁茂的杨树如同一把巨大的“海绵”雨伞,吸附了天空中落下的细密的雨滴,让它们在宽大的树叶上融合成更大的水珠,啪啪地落到树下的行人身上。
秧田里水满四溢。村民们把田埂打开缺口放水。杨玉河每天都穿上军绿色的雨衣,扛着铁锹,穿梭在田间地头。料理好那十来亩庄稼田,他就带上两个儿子去水渠里捉鱼。杨玉河的两个儿子都不大,小的在镇里读初中,大的小学毕业后去了县城的一所武术学校,如今也读到了高中毕业班,准备年纪到了就去参军。杨玉河的两个儿子读书都不在行,大儿子读武校走当兵这条路,还是小叔杨玉舷给规划的。
雨水一整天地从屋顶红色的瓦片上哗啦啦落下,在屋檐下聚成一条条细长的水柱。王玉德坐在堂屋的木椅子上,抽着烟,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盯着院子里的柿子树,若有所思。土琵琶安安静静地靠在里屋窗边的墙上,老婆沈秀华坐在那里低头做针线活,她要把小儿子杨静的那只扯坏了的拖鞋再用针线给缝起来。杨玉德一只手夹着烟,扭头往里屋看了一下,他看到沈秀华低头吃力地把大针穿过鞋面,那场景竟然让他觉得是这么的熟悉。他小的时候,甚至是长大成人的时候,他娘许家英不就是一直这么一针一线地给他们兄弟几个打补丁缝衣服的吗?
杨中奎还是每天傍晚出去下笼子。秧田里开了大大小小的缺口,他就把一些用苇篾编成的笼子埋在这些缺口处,笼口朝着水流流出的方向,守株待兔,水田里沟渠里的泥鳅夜里一条条争先恐后地逆着这些出水口,蹿进笼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