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人间谁解惜春风(11)
“学生以为,应该是潘先生预知到幽蓟的战局,在未来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让朝廷不得不启用丞相,而丞相也因为那种未知的变化,而无法拒绝……”
“呵呵,要出现那般情况,只能是章惇和田烈武遭遇惨败——但如今的情形,虽然对北伐不利,然而即便最悲观的人,也不会相信北伐真的会重演国初伐燕的惨败。”
与其担心那种事情,倒不如担心大宋与北朝,会因北伐而两败俱伤,最终导终北朝失去对草原各部族的控制力,塞北如果动荡,长远来看,将影响到大宋整个北方边境的安全。
即便是别无选择,石越也不相信,潘照临会用自己的生命来压注这样的事情。
这不是他所了解的那个潘照临会做的事情。
石越摇了摇头,再次坚定的否决了这种可能:“况且,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用兵之事,终非他所长。这绝对不会是潘潜光做出那种选择的理由!”
“可潘先生临死前对学生说了‘将军’……”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潘潜光虽然不是败给了纯父,但终结他这盘棋局的最后一颗棋子,却终究是纯父落下的,以潘潜光的高傲性子,他会服气么?”想着潘照临的心情,石越嘴角竟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带着苦涩又带着怀念的笑意,“别人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潘潜光,临死也不想服输,他故意小小的做弄你一下,只是想提醒我,他这盘棋,不是输给了纯父你,而是因为我而输的!”
司马梦求怔住了,但他回味着石越所说的话,却又觉得无法反驳,心中不由百感交集,各般滋味,难以言说。
但石越却是满脸的苦涩:“是我让他一败涂地,满盘皆输的!以他的性子,又如何会活着去面对皇帝,去面对纯父你?他根本不觉得是你们赢了他。纯父,潘潜光这个人,只是看着象个纵横家罢了!他的骨子里,和纯父你一样,其实都是东周时代的贵族,是真正的国士!他看透世情人性,但自己,却是绝对不肯苟且的!”
司马梦求痴痴的听着,心里突然再度涌起难以言说的难过与悲伤,这一次的悲伤,仿佛是从心底的深处涌出来的,完全无法阻挡。
他拼命忍住泪水,抬头去看石越,却见石越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
“潘潜光不是用他的死在算计我,不是用他的生命来逼迫我和皇帝决裂。他是走投无路了,所以,才向我以死明志,他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他从来没有算计过我,他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心底里认为是对我好的,对这个国家好的事情!他是在告诉我,他从来没有算计过我啊!从来没有……”说到此处,从来都沉稳冷静的石越,已是泣不成声。
司马梦求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也是低声抽泣起来。
当石越回到汴京之时,城中正是骤雨方停,华灯初上。
司马梦求在进城之前,对石越说另有他事,便告辞离去,当马车回到左丞相府时,车上已只有石越一人。他和石鉴刚迈进大门,便有家人来报,来传旨召见的内侍,已经先后来了五波,范纯仁和韩忠彦府上,也分别派了人来相请。石越正奇怪又出了什么事情,唐康府上又有心腹的家人,匆匆赶来求见,并告诉石越,入内省的童贯童供奉,悄悄到唐府告诉他们——殿中侍御史杨畏自内东门上密奏,弹劾石越密遣门客潘照临至雄州,谕令吴从龙与辽国私自议和,皇帝正在暴怒之中!
石越这才知道皇帝为何这么急着召见他。
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在石越看来,这根本就不算是事。潘照临的死讯,让悲痛的石越,心情十分的烦躁,他很想做点什么去回应潘照临,虽然将潘照临之死归咎于赵煦并不公允,然而,石越在此时,亦很难做到不迁怒于人。
做桓温就做桓温吧!
石越的心里,反复的闪过这样的念头。如果那是潘照临宁可死,也希望他做的事情,那做了如何?反正,若是没有潘照临,他可能早在熙宁四年白水潭之狱时,便已然将一切搞砸,即便那一次幸运过关,在熙宁初年的步步风波中,他也必定会在某一次倒下……那么,他石越也好,宋朝也好,也就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没有潘照临,是不会有今日的一切的。
就算还给他的也可以!
答应皇帝再次去做率臣,如果皇帝变卦,就将此事泄露出去,朝野的清议一定会站在自己这边,劝说皇帝和朝廷立即任命他为率臣的奏章,会如雪片一样飞向赵煦,将他淹没在这巨大的声浪中。到时候,除非任命范纯仁或者韩忠彦为率臣,否则赵煦不会再有其他办法平息这风暴,而范纯仁和韩忠彦同样也会面临着不容一丝失败的巨大压力,石越只需要设法说服他们二人就行。一但争取到范、韩的支持,今年虚岁才十八岁的皇帝,没有足够的理由,是绝对抵挡不住来自整个朝野的压力的。
但赵煦不可能找到足够的理由。
安平之捷后,石越没有一丝犹豫的回朝缴还兵权,已经足够让天下人相信他。
而潘照临的事情,不要说无法公开,就算公开,经过司马梦求这一番修饰,也没有任何证据再指向潘照临和石越,反而只会让朝野同情石越,抨击赵煦刻薄寡恩、猜忌忠臣……
当石越开始认真考虑争取北伐率臣的位置之时,他突然惊觉,也许,司马梦求也是对的,在这件事情上,他一开始想错了。
潘照临既是用自己的死,在向他传递着只有石越才能听懂的遗言。但同时,他也的确是在用他的死,让他的这盘棋局,保留了继续进行下去的可能。
他将最后的选择权交到了自己手里。
一如既往,他不动声色的帮石越踢开了所有的绊脚石,让石越自己来做最后的抉择!
而从牟山下来后,石越胸中,就有一股郁郁之气,一直翻涌不息。
他的确很想放纵一次,不去考虑任何的结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快意,做一件快意事,去回应潘照临的期待!
哪怕因此将自己想要守护一切,全部葬送。
处在如此心情中的石越,根本没有心情去安抚小皇帝的大惊小怪。
久等石越不至,赵煦又派庞天寿亲自登门传旨。但石越甚至不想见庞天寿,他让石鉴回复庞天寿,他出门遭遇风雨,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只能告病,并请庞天寿转告皇帝,他已知道皇帝因何要召见他,但潘照临与此事无关,是他尚在做宣抚使时,亲自给吴从龙下的命令,他也并未与辽人“议和”,而只是派吴从龙与辽使“接洽”,所有一切,明日他自将明上奏章,条上本末,详细说明,到时皇帝若仍以为不妥,他愿意辞相负责。
吃了个闭门羹的庞天寿只能无奈回宫。
得到如此回复的赵煦更是大怒,却又无可奈何。石越的所谓“明上奏章”,意思就是他的奏章会走通进银台司,并且奏章不会“实封”,该司官员与给事中都会先读上一遍,做好摘要,再进呈皇帝。以这年头省探们的活跃程度,石越的意思,就是打算让全天下都知道此事。即便赵煦以事涉军国机密禁止报纸报道,但他阻止不了给事中们上书对此事发表意见,而给事中们是绝对不会上什么密奏的,他们只会恨不得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所以,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北伐和战是所有人都关注的事情,得到这个机会,凡是有资格发表意见的宋朝官员,都不会自甘寂寞。
赵煦已经可以预见到,汴京朝廷,马上将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而最后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局面,已不是他所能控制。
这是石越接过棋局后,下出的第一手棋。他要先将北伐的事情,捅到整个朝廷上,打破御前会议的垄断。御前会议对于顾全大局有利,但如果打算和皇帝博弈,现在的局面,石越在宰执以外的官员之中,会有更多的支持者,与更强大的力量!
此时,司马梦求正在自己的书房中,轻抚七弦,弹着一曲《古风操》。
相传是周文王创作的《古风操》,是一首颂扬“太古淳风”,表达对上古时代人们“甘食乐居”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首曲子。这是一首很难弹的琴曲,弹此琴时,首尾前后,缓急轻重,都要不急不徐,许多弹琴名家都弹不来这首《古风操》,因为这是一首弹不快意的琴曲,若弹琴时,心态不能始终中正平和,琴曲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意味。
司马梦求一生都没有弹好过这首《古风操》,他平时更擅长弹慷慨激昂情绪激烈如《广陵散》那样的曲子——那是讲叙刺客聂政的故事。
这应该是他一生中,《古风操》弹得最好的一次。起承转合,呼唤照应,有节有顿,有正有引,有放有收,轻重位次,井然不紊,每节每句,都恰到好处。
惟一可惜的是,如此完美的演奏,却没有听众。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听众,司马梦求才能如此完美的弹奏出一曲中正平和的《古风操》。
与此刻的心情不同,司马梦求今天过得并不平静。
从牟山回来后,司马梦求其实没有什么要事,他下了石越的马车后,便去了白水潭,一个人在白水潭漫无目的的走着,看着白水潭的学子,有人在酒楼里醉酒吟诗,有人在操场拉弓射柳,有人在蹴鞠场上横冲直撞,还有人在摆满了算筹的讲堂内讨论着他完全听不懂的话题……这一切,都将司马梦求带回到二十多年前的熙宁五年,他虽然没做过白水潭的学生,但那个时候,他似乎也是如此,热血而年轻,在白水潭,也有许多他的回忆,他第一次和石越说话,便是在白水潭……
离开白水潭后,他又去了会仙楼喝酒,那应该是他第一次和石越见面的地方。哪个时候,在会仙楼,有许多的至交好友,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都想用自己的一生,来改变这个国家,让大宋朝变得更好。他记性很好,甚至记起了当时还是个捕头的田烈武……谁又能想到,当年开封府的一个捕头,如今竟然会贵为阳信侯,正统率着二十万大军,屯兵幽州城下呢?
司马梦求走了很多很多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他过去的回忆。
最后,他回到家中,从书房中,翻出了被他深藏在箱底的一本《三代之治》,一本《历代政治得失》,还有一份泛黄的邸报,邸报的内容,是关于青苗法改良的。这些,就是他当年离开成都,来到汴京开封府,寻找石越的原因。
他就是从这里,看到了改变大宋朝积弊的一线希望。于是,他抱着这样的希望,出剑阁,下江南,又来到了汴京,找到了石越。
二十多年过去了,便如他对潘照临说的,石越做的,比他当年预想的多得多,好得多。
司马梦求怀抱着济世救民的理想,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极为务实的人,他从来不会有不切实际的希望,他是真的没想过要让在大宋朝变成一个理想中的世界,便如《古风操》中所描绘的那样的世界,他想要的很少,他只希望大宋朝能够今日变得比昨日更好就行。永远别放弃大宋朝可以变得更好,也值得变得更好的理念就够了,但也不必操之过急。
只要方向是对的,并且在向前走,走得慢点也没关系,哪怕偶尔需要停下来歇一歇也可以。
也许是因为在石越出现之前,司马梦求原本对现实就已经不抱希望,他从来不认为凭着自己就有能力改变现状,甚至有过遁世的念头,所以,司马梦求比旁人更容易感到满足。
这二十多年来,石越所带来的改变,他已经很满足。他愿意付出一切去守护这份成就,而绝不希望看到大宋朝突然改变方向。
但他翻着封皮已然全黄的《三代之治》,脑海里,却始终回响着潘照临死前的那句“将军”!
他并不相信石越所说的,潘照临只是因为骄傲而做弄一下他。
那个人,是潘照临,潘潜光!
就算是胜券在握,但在他面前,只要稍稍大意一点点,就可能前功尽弃的人。
司马梦求对此,有着如此苦涩的体验。
他怎么还敢提以轻心?
在从牟山归来的马车上,他也感觉到了石越对潘照临的愧疚、自责,还有胸中的愤懑。
石越说得是对的,潘照临之所以一败涂地,是因为他输给了石越。
这世间,也惟有石越才能让他一败涂地。
因为,潘照临和自己一样,所有的抱负,都系于石越,需要通过石越,才能实现。
潘照临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也要让他的棋局继续。
而在马车上,司马梦求也做出了同样的决断。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既然如此,就当是还给潘照临好了,他用生命坚持着他的棋局,我也用生命,来终结他的这一局棋。
在那一刻,司马梦求的心中,冒出了一个词。
“死谏”!
只要是还活着,就会一直对潘照临抱着愧疚、自责之心,就没有办法好好去解开他设下的困局。事到如今,这已是他惟一能想到的,对潘照临的回应。
而在白水潭、会仙楼……种种地方的旧地重游,让司马梦求更坚信,这是值得的。
所以,回到家中,弹起从未弹好过的《古风操》时,他的心情,格外的宁静,便如雨歇风停后,那无声的落。
琴尽之后,香烬灰落,司马梦求又重新燃上新香,轻轻研墨,开始写给妻儿的遗书,当然会很不舍,但不如此,又如何守护这份安宁?乱世若起,公卿之家,便能安稳么?写完给家人的遗书,又写给皇帝的遗表。最后,是给石越的谏书,反反复复,写了好几次,又点燃烧掉,最终只写了短短一页纸,便放下笔来,静待墨干,将纸折好,封入信封,又在信封上写上“石丞相启”四个字,这才一切安顿完毕。
然后,司马梦求挨个走过妻儿的房间,看了已然熟睡的妻儿最后一眼,给踢掉被子的幼女轻轻盖上被衿,方又回到书房,看了一眼剑架上的昆吾剑,走到书柜前,拉开一个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上了锁的玉盒,开锁打开玉盒,里面放着一颗圆净的丹药。
他捏起丹丸,轻轻放入嘴中。
7
次日,清晨。因为深夜又下了一场大雨,到寅末时分方停,雨后的清晨,水光潋滟,残滴悬枝,远山媚楚,整个天地,都格外清新。
(本章完)
“学生以为,应该是潘先生预知到幽蓟的战局,在未来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让朝廷不得不启用丞相,而丞相也因为那种未知的变化,而无法拒绝……”
“呵呵,要出现那般情况,只能是章惇和田烈武遭遇惨败——但如今的情形,虽然对北伐不利,然而即便最悲观的人,也不会相信北伐真的会重演国初伐燕的惨败。”
与其担心那种事情,倒不如担心大宋与北朝,会因北伐而两败俱伤,最终导终北朝失去对草原各部族的控制力,塞北如果动荡,长远来看,将影响到大宋整个北方边境的安全。
即便是别无选择,石越也不相信,潘照临会用自己的生命来压注这样的事情。
这不是他所了解的那个潘照临会做的事情。
石越摇了摇头,再次坚定的否决了这种可能:“况且,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用兵之事,终非他所长。这绝对不会是潘潜光做出那种选择的理由!”
“可潘先生临死前对学生说了‘将军’……”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潘潜光虽然不是败给了纯父,但终结他这盘棋局的最后一颗棋子,却终究是纯父落下的,以潘潜光的高傲性子,他会服气么?”想着潘照临的心情,石越嘴角竟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带着苦涩又带着怀念的笑意,“别人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潘潜光,临死也不想服输,他故意小小的做弄你一下,只是想提醒我,他这盘棋,不是输给了纯父你,而是因为我而输的!”
司马梦求怔住了,但他回味着石越所说的话,却又觉得无法反驳,心中不由百感交集,各般滋味,难以言说。
但石越却是满脸的苦涩:“是我让他一败涂地,满盘皆输的!以他的性子,又如何会活着去面对皇帝,去面对纯父你?他根本不觉得是你们赢了他。纯父,潘潜光这个人,只是看着象个纵横家罢了!他的骨子里,和纯父你一样,其实都是东周时代的贵族,是真正的国士!他看透世情人性,但自己,却是绝对不肯苟且的!”
司马梦求痴痴的听着,心里突然再度涌起难以言说的难过与悲伤,这一次的悲伤,仿佛是从心底的深处涌出来的,完全无法阻挡。
他拼命忍住泪水,抬头去看石越,却见石越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
“潘潜光不是用他的死在算计我,不是用他的生命来逼迫我和皇帝决裂。他是走投无路了,所以,才向我以死明志,他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他从来没有算计过我,他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心底里认为是对我好的,对这个国家好的事情!他是在告诉我,他从来没有算计过我啊!从来没有……”说到此处,从来都沉稳冷静的石越,已是泣不成声。
司马梦求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也是低声抽泣起来。
当石越回到汴京之时,城中正是骤雨方停,华灯初上。
司马梦求在进城之前,对石越说另有他事,便告辞离去,当马车回到左丞相府时,车上已只有石越一人。他和石鉴刚迈进大门,便有家人来报,来传旨召见的内侍,已经先后来了五波,范纯仁和韩忠彦府上,也分别派了人来相请。石越正奇怪又出了什么事情,唐康府上又有心腹的家人,匆匆赶来求见,并告诉石越,入内省的童贯童供奉,悄悄到唐府告诉他们——殿中侍御史杨畏自内东门上密奏,弹劾石越密遣门客潘照临至雄州,谕令吴从龙与辽国私自议和,皇帝正在暴怒之中!
石越这才知道皇帝为何这么急着召见他。
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在石越看来,这根本就不算是事。潘照临的死讯,让悲痛的石越,心情十分的烦躁,他很想做点什么去回应潘照临,虽然将潘照临之死归咎于赵煦并不公允,然而,石越在此时,亦很难做到不迁怒于人。
做桓温就做桓温吧!
石越的心里,反复的闪过这样的念头。如果那是潘照临宁可死,也希望他做的事情,那做了如何?反正,若是没有潘照临,他可能早在熙宁四年白水潭之狱时,便已然将一切搞砸,即便那一次幸运过关,在熙宁初年的步步风波中,他也必定会在某一次倒下……那么,他石越也好,宋朝也好,也就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没有潘照临,是不会有今日的一切的。
就算还给他的也可以!
答应皇帝再次去做率臣,如果皇帝变卦,就将此事泄露出去,朝野的清议一定会站在自己这边,劝说皇帝和朝廷立即任命他为率臣的奏章,会如雪片一样飞向赵煦,将他淹没在这巨大的声浪中。到时候,除非任命范纯仁或者韩忠彦为率臣,否则赵煦不会再有其他办法平息这风暴,而范纯仁和韩忠彦同样也会面临着不容一丝失败的巨大压力,石越只需要设法说服他们二人就行。一但争取到范、韩的支持,今年虚岁才十八岁的皇帝,没有足够的理由,是绝对抵挡不住来自整个朝野的压力的。
但赵煦不可能找到足够的理由。
安平之捷后,石越没有一丝犹豫的回朝缴还兵权,已经足够让天下人相信他。
而潘照临的事情,不要说无法公开,就算公开,经过司马梦求这一番修饰,也没有任何证据再指向潘照临和石越,反而只会让朝野同情石越,抨击赵煦刻薄寡恩、猜忌忠臣……
当石越开始认真考虑争取北伐率臣的位置之时,他突然惊觉,也许,司马梦求也是对的,在这件事情上,他一开始想错了。
潘照临既是用自己的死,在向他传递着只有石越才能听懂的遗言。但同时,他也的确是在用他的死,让他的这盘棋局,保留了继续进行下去的可能。
他将最后的选择权交到了自己手里。
一如既往,他不动声色的帮石越踢开了所有的绊脚石,让石越自己来做最后的抉择!
而从牟山下来后,石越胸中,就有一股郁郁之气,一直翻涌不息。
他的确很想放纵一次,不去考虑任何的结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快意,做一件快意事,去回应潘照临的期待!
哪怕因此将自己想要守护一切,全部葬送。
处在如此心情中的石越,根本没有心情去安抚小皇帝的大惊小怪。
久等石越不至,赵煦又派庞天寿亲自登门传旨。但石越甚至不想见庞天寿,他让石鉴回复庞天寿,他出门遭遇风雨,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只能告病,并请庞天寿转告皇帝,他已知道皇帝因何要召见他,但潘照临与此事无关,是他尚在做宣抚使时,亲自给吴从龙下的命令,他也并未与辽人“议和”,而只是派吴从龙与辽使“接洽”,所有一切,明日他自将明上奏章,条上本末,详细说明,到时皇帝若仍以为不妥,他愿意辞相负责。
吃了个闭门羹的庞天寿只能无奈回宫。
得到如此回复的赵煦更是大怒,却又无可奈何。石越的所谓“明上奏章”,意思就是他的奏章会走通进银台司,并且奏章不会“实封”,该司官员与给事中都会先读上一遍,做好摘要,再进呈皇帝。以这年头省探们的活跃程度,石越的意思,就是打算让全天下都知道此事。即便赵煦以事涉军国机密禁止报纸报道,但他阻止不了给事中们上书对此事发表意见,而给事中们是绝对不会上什么密奏的,他们只会恨不得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所以,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北伐和战是所有人都关注的事情,得到这个机会,凡是有资格发表意见的宋朝官员,都不会自甘寂寞。
赵煦已经可以预见到,汴京朝廷,马上将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而最后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局面,已不是他所能控制。
这是石越接过棋局后,下出的第一手棋。他要先将北伐的事情,捅到整个朝廷上,打破御前会议的垄断。御前会议对于顾全大局有利,但如果打算和皇帝博弈,现在的局面,石越在宰执以外的官员之中,会有更多的支持者,与更强大的力量!
此时,司马梦求正在自己的书房中,轻抚七弦,弹着一曲《古风操》。
相传是周文王创作的《古风操》,是一首颂扬“太古淳风”,表达对上古时代人们“甘食乐居”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首曲子。这是一首很难弹的琴曲,弹此琴时,首尾前后,缓急轻重,都要不急不徐,许多弹琴名家都弹不来这首《古风操》,因为这是一首弹不快意的琴曲,若弹琴时,心态不能始终中正平和,琴曲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意味。
司马梦求一生都没有弹好过这首《古风操》,他平时更擅长弹慷慨激昂情绪激烈如《广陵散》那样的曲子——那是讲叙刺客聂政的故事。
这应该是他一生中,《古风操》弹得最好的一次。起承转合,呼唤照应,有节有顿,有正有引,有放有收,轻重位次,井然不紊,每节每句,都恰到好处。
惟一可惜的是,如此完美的演奏,却没有听众。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听众,司马梦求才能如此完美的弹奏出一曲中正平和的《古风操》。
与此刻的心情不同,司马梦求今天过得并不平静。
从牟山回来后,司马梦求其实没有什么要事,他下了石越的马车后,便去了白水潭,一个人在白水潭漫无目的的走着,看着白水潭的学子,有人在酒楼里醉酒吟诗,有人在操场拉弓射柳,有人在蹴鞠场上横冲直撞,还有人在摆满了算筹的讲堂内讨论着他完全听不懂的话题……这一切,都将司马梦求带回到二十多年前的熙宁五年,他虽然没做过白水潭的学生,但那个时候,他似乎也是如此,热血而年轻,在白水潭,也有许多他的回忆,他第一次和石越说话,便是在白水潭……
离开白水潭后,他又去了会仙楼喝酒,那应该是他第一次和石越见面的地方。哪个时候,在会仙楼,有许多的至交好友,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都想用自己的一生,来改变这个国家,让大宋朝变得更好。他记性很好,甚至记起了当时还是个捕头的田烈武……谁又能想到,当年开封府的一个捕头,如今竟然会贵为阳信侯,正统率着二十万大军,屯兵幽州城下呢?
司马梦求走了很多很多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他过去的回忆。
最后,他回到家中,从书房中,翻出了被他深藏在箱底的一本《三代之治》,一本《历代政治得失》,还有一份泛黄的邸报,邸报的内容,是关于青苗法改良的。这些,就是他当年离开成都,来到汴京开封府,寻找石越的原因。
他就是从这里,看到了改变大宋朝积弊的一线希望。于是,他抱着这样的希望,出剑阁,下江南,又来到了汴京,找到了石越。
二十多年过去了,便如他对潘照临说的,石越做的,比他当年预想的多得多,好得多。
司马梦求怀抱着济世救民的理想,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极为务实的人,他从来不会有不切实际的希望,他是真的没想过要让在大宋朝变成一个理想中的世界,便如《古风操》中所描绘的那样的世界,他想要的很少,他只希望大宋朝能够今日变得比昨日更好就行。永远别放弃大宋朝可以变得更好,也值得变得更好的理念就够了,但也不必操之过急。
只要方向是对的,并且在向前走,走得慢点也没关系,哪怕偶尔需要停下来歇一歇也可以。
也许是因为在石越出现之前,司马梦求原本对现实就已经不抱希望,他从来不认为凭着自己就有能力改变现状,甚至有过遁世的念头,所以,司马梦求比旁人更容易感到满足。
这二十多年来,石越所带来的改变,他已经很满足。他愿意付出一切去守护这份成就,而绝不希望看到大宋朝突然改变方向。
但他翻着封皮已然全黄的《三代之治》,脑海里,却始终回响着潘照临死前的那句“将军”!
他并不相信石越所说的,潘照临只是因为骄傲而做弄一下他。
那个人,是潘照临,潘潜光!
就算是胜券在握,但在他面前,只要稍稍大意一点点,就可能前功尽弃的人。
司马梦求对此,有着如此苦涩的体验。
他怎么还敢提以轻心?
在从牟山归来的马车上,他也感觉到了石越对潘照临的愧疚、自责,还有胸中的愤懑。
石越说得是对的,潘照临之所以一败涂地,是因为他输给了石越。
这世间,也惟有石越才能让他一败涂地。
因为,潘照临和自己一样,所有的抱负,都系于石越,需要通过石越,才能实现。
潘照临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也要让他的棋局继续。
而在马车上,司马梦求也做出了同样的决断。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既然如此,就当是还给潘照临好了,他用生命坚持着他的棋局,我也用生命,来终结他的这一局棋。
在那一刻,司马梦求的心中,冒出了一个词。
“死谏”!
只要是还活着,就会一直对潘照临抱着愧疚、自责之心,就没有办法好好去解开他设下的困局。事到如今,这已是他惟一能想到的,对潘照临的回应。
而在白水潭、会仙楼……种种地方的旧地重游,让司马梦求更坚信,这是值得的。
所以,回到家中,弹起从未弹好过的《古风操》时,他的心情,格外的宁静,便如雨歇风停后,那无声的落。
琴尽之后,香烬灰落,司马梦求又重新燃上新香,轻轻研墨,开始写给妻儿的遗书,当然会很不舍,但不如此,又如何守护这份安宁?乱世若起,公卿之家,便能安稳么?写完给家人的遗书,又写给皇帝的遗表。最后,是给石越的谏书,反反复复,写了好几次,又点燃烧掉,最终只写了短短一页纸,便放下笔来,静待墨干,将纸折好,封入信封,又在信封上写上“石丞相启”四个字,这才一切安顿完毕。
然后,司马梦求挨个走过妻儿的房间,看了已然熟睡的妻儿最后一眼,给踢掉被子的幼女轻轻盖上被衿,方又回到书房,看了一眼剑架上的昆吾剑,走到书柜前,拉开一个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上了锁的玉盒,开锁打开玉盒,里面放着一颗圆净的丹药。
他捏起丹丸,轻轻放入嘴中。
7
次日,清晨。因为深夜又下了一场大雨,到寅末时分方停,雨后的清晨,水光潋滟,残滴悬枝,远山媚楚,整个天地,都格外清新。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宋·大结局(全15册),新宋·大结局(全15册)最新章节,新宋·大结局(全15册)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宋·大结局(全15册),新宋·大结局(全15册)最新章节,新宋·大结局(全15册)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