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供精彩。
更新时间:2013-11-30
慈禧的丧事办的极为风光,陵寝名为定东陵,后世简称东陵。
丁云桐还记得,历史上慈禧死后,陵寝建设极尽奢华,前后耗银五百多万两,慈禧棺椁内的珍宝更是价值连城,据说超过五千万两白银,可称世界之最。但到民国时期,陵墓却被军阀孙殿英用炸药炸开,珍宝被洗劫一空,连慈禧的尸体也被抬出来,扔到外面五十几天,身体上都长了白毛。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不过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丁云桐的意见得到了慈安的首肯:国家艰难,须节省物力,丧事宜一切从简。
而且按照祖制,慈禧和慈安应该合葬一墓,历史上慈禧改了规矩,但现在由不得她了。
发丧的时候,丁云桐表现的极为得体稳重,一身重孝,跪在灵前,一顿嚎啕大哭。看看时辰差不多,马上又戛然而止。一路上更是陪着慈安,不断软语安慰。这一切给文武百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纷纷感慨:真是一个明君啊。都快忘了这个光绪皇帝还只是个儿童。
处理完丧事,丁云桐终于开始了他重生以来的谋划,他,要开始改变这个帝国了。
首先《中英烟台条约》现在还未签署,还处在双方拉锯的阶段,可以先放一放。
第二件事,历史上这一年有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成为驻英国大使,此人名叫郭嵩焘,是湘军的创建者之一。此人不当清廉正直,而且是清朝中极少数目光深远的人物,清醒的指出不改革政治,不发展工商业,光从洋人手里买枪炮,是毫无用处的。历史上这个人出使英国,写了一本日记《使西纪程》,因为宣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遭到所有人的谩骂围攻,回国后郁郁而终。
如今丁云桐成了光绪帝,就不能让这个人才白白浪费。这个人将成为未来的内阁核心大臣。
不过英国还是要让他去,因为自己将有一项秘密任务交给他,也只有郭嵩焘才能理解并接受这个任务。
第三件事,今年还将发生一件怪事,两江总督沈葆桢派了自己的道员盛宣怀,用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收购了英国人修筑的淞沪铁路,结果由于朝廷顽固派的攻击,不得不拆掉铁路,全搬到了台湾海滩上。这个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很重要,自己要把它保留下来。
最后一件事,就是那大名鼎鼎的袁世凯。这个时候袁世凯仅仅17岁,刚刚成了亲。历史上的袁世凯因为复辟帝制,被某些人口诛笔伐,事实上这是个极聪明,极能干的人物。
也是此人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了废除科举的意见。
环境和形势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袁世凯后来逼清帝退位,那已是历史的必然,他只是选择不愚忠到死而已。但只要自己这个光绪皇帝英明睿智,让袁世凯相信清朝有希望,他还是能保持忠诚的。历史上正是袁世凯的努力,使清朝一直牢牢掌控着朝鲜,直到甲午战败。
当然袁世凯在朝鲜的动作过于简单粗暴,让朝鲜两班贵族在感情上受伤害,开始倾向亲日的“开化党”,这对甲午的战败也有一定影响。不过这是后话了,自己应该不会让历史重演了。
现在的袁世凯只是布衣少年,自己施以恩惠,将其破格提拔,必能收其心为己用。
1876年四月的北京,正是春意盎然,此时年轻的袁世凯正在自家的书房里发呆,朝廷发来一道古怪的圣旨,让他立刻进宫见驾,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他此时年纪17,刚刚成亲,还没有参加乡试,也就是所谓“秋闱”,只是一个无名小辈,皇上怎么会知道他,还要见他?听说皇上还只是个孩子,见他又能有什么事呢?
但不管怎样,袁世凯告别了叔父刑部左侍郎袁保恒,随着太监来到养心殿西暖阁。
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就是: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
养心殿的东暖阁是慈安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西暖阁就成了丁云桐私下见大臣和办事的地方。
丁云桐见袁世凯进来磕头,点点头,让人给他赐坐。袁世凯受宠若惊,扭扭捏捏的坐了半个屁股。
丁云桐转过脸继续和旁边的一个人说话,这个人就是郭嵩焘。
“郭爱卿,此次你出使英国,朕有个任务交给你去做。”
“皇上放心,微臣即便肝脑涂地,也一定不辱使命。”
“呵呵,肝脑涂地倒也不必,朕是要你去英国进行金融投机?”
“金融投机?微臣愚钝,望皇上明示。”
“你可听说过国债?”
“这个,臣略有耳闻,只是这好像是洋人的词藻。”
“一个国家假如要办些大事,但钱不够,怎么办?就得去借钱,向老百姓借,向别的国家去借,这借来的钱就叫国债。假如是为打仗借债,就叫战争国债。这可是以国家的信誉做担保的,还不了政府就垮了。还的时候是要加上利息的,叫做利率。
朕知道,那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很快就将有一场大战。到时双方都会在那英国伦敦的金融交易市场大举发行国债,但价格利率会受战争胜负的影响而起伏,掌握时机进行买卖,便能赚取其中的差价。具体操作到时候朕会指点于你。”
看着郭嵩焘和袁世凯两人目瞪口呆的样子,丁云桐心里好笑:他们想不到自己熟知历史走向,竟然还能借此捞洋人一笔钱。
明年此时,俄国将与土耳其正式开战。鉴于之前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出兵帮助土耳其,使俄国蒙受惨败,割让土地。所以开战后,舆论普遍英国仍会出面干涉,导致伦敦市场上的俄国国债,几乎无人认购,其价格极低,利率又高。等到俄国打赢普列文战役,战局大转折,国债价格马上暴涨。然后俄土签署《圣士提法诺条约》,土耳其国债成了垃圾。然而形势又出现转折,欧洲列强一起出面干涉,强迫俄国签订《柏林条约》。这两个转折都是市场投机的好时机。
至于投机的资金,单靠从李莲英抄家得来的钱是远远不够的。不过丁云桐知道有个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人就是胡雪岩。历史上,左宗棠西征的部分军费都是这人借的外债。可以让他去找外国洋行,大举借外债来投机,反正稳赚不赔的。
当然这些现在不用讲,讲了郭嵩焘和袁世凯也接受不了。
接着,丁云桐又告诉郭嵩焘:“爱卿出使英国,所见所闻不必形诸文字,即便要写也不要给他人传阅,我之美酒,人之毒药啊。”郭嵩焘点头称是,若有所思。
丁云桐又让袁世凯替他拟旨,是给两江总督沈葆桢的,意思是让沈派道员盛宣怀,前往英商怡和洋行,告诉对方正在修筑的淞沪铁路,未经中国政府批准,乃违法所建。要么立刻拆除,要么继续修筑,但要转卖中国。
丁云桐认为铁路尚未修好,现在去买,价格能杀下来,远远不用二十八万五千两。
拟完旨,丁云桐盖上自己的同道堂印,命人送往慈安太后处盖印。这段时间,慈安明摆着要锻炼丁云桐,对他的文书都是照单全收,一字不改。
丁云桐又问袁世凯:“有何感想?”
袁世凯感慨:“皇上庙算深远,小民不解。”他还只是布衣平民,不能称臣。
丁云桐笑笑道:“你的长辈都曾为国家实心办事,我便赐你为刑部员外郎,随你的叔父历练,将来朕大有用你之处。”
袁世凯感激涕零,只觉得心里一股热血上涌。有皇帝的垂青,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是不用怀疑的了。他只觉得眼前的小皇帝真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了。
看着郭,袁二人磕头退出,丁云桐心想我该见见李鸿章了。事实上,他对李鸿章的了解甚至超过李鸿章自己了。现在有很多事情自己还不能做,可以让李鸿章先做些准备工作。
现在真的要抓紧,今年日本已经强迫朝鲜签了《江华条约》,手已经伸出来了,时间真的不多了。
更新时间:2013-11-30
慈禧的丧事办的极为风光,陵寝名为定东陵,后世简称东陵。
丁云桐还记得,历史上慈禧死后,陵寝建设极尽奢华,前后耗银五百多万两,慈禧棺椁内的珍宝更是价值连城,据说超过五千万两白银,可称世界之最。但到民国时期,陵墓却被军阀孙殿英用炸药炸开,珍宝被洗劫一空,连慈禧的尸体也被抬出来,扔到外面五十几天,身体上都长了白毛。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不过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丁云桐的意见得到了慈安的首肯:国家艰难,须节省物力,丧事宜一切从简。
而且按照祖制,慈禧和慈安应该合葬一墓,历史上慈禧改了规矩,但现在由不得她了。
发丧的时候,丁云桐表现的极为得体稳重,一身重孝,跪在灵前,一顿嚎啕大哭。看看时辰差不多,马上又戛然而止。一路上更是陪着慈安,不断软语安慰。这一切给文武百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纷纷感慨:真是一个明君啊。都快忘了这个光绪皇帝还只是个儿童。
处理完丧事,丁云桐终于开始了他重生以来的谋划,他,要开始改变这个帝国了。
首先《中英烟台条约》现在还未签署,还处在双方拉锯的阶段,可以先放一放。
第二件事,历史上这一年有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成为驻英国大使,此人名叫郭嵩焘,是湘军的创建者之一。此人不当清廉正直,而且是清朝中极少数目光深远的人物,清醒的指出不改革政治,不发展工商业,光从洋人手里买枪炮,是毫无用处的。历史上这个人出使英国,写了一本日记《使西纪程》,因为宣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遭到所有人的谩骂围攻,回国后郁郁而终。
如今丁云桐成了光绪帝,就不能让这个人才白白浪费。这个人将成为未来的内阁核心大臣。
不过英国还是要让他去,因为自己将有一项秘密任务交给他,也只有郭嵩焘才能理解并接受这个任务。
第三件事,今年还将发生一件怪事,两江总督沈葆桢派了自己的道员盛宣怀,用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收购了英国人修筑的淞沪铁路,结果由于朝廷顽固派的攻击,不得不拆掉铁路,全搬到了台湾海滩上。这个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很重要,自己要把它保留下来。
最后一件事,就是那大名鼎鼎的袁世凯。这个时候袁世凯仅仅17岁,刚刚成了亲。历史上的袁世凯因为复辟帝制,被某些人口诛笔伐,事实上这是个极聪明,极能干的人物。
也是此人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了废除科举的意见。
环境和形势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袁世凯后来逼清帝退位,那已是历史的必然,他只是选择不愚忠到死而已。但只要自己这个光绪皇帝英明睿智,让袁世凯相信清朝有希望,他还是能保持忠诚的。历史上正是袁世凯的努力,使清朝一直牢牢掌控着朝鲜,直到甲午战败。
当然袁世凯在朝鲜的动作过于简单粗暴,让朝鲜两班贵族在感情上受伤害,开始倾向亲日的“开化党”,这对甲午的战败也有一定影响。不过这是后话了,自己应该不会让历史重演了。
现在的袁世凯只是布衣少年,自己施以恩惠,将其破格提拔,必能收其心为己用。
1876年四月的北京,正是春意盎然,此时年轻的袁世凯正在自家的书房里发呆,朝廷发来一道古怪的圣旨,让他立刻进宫见驾,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他此时年纪17,刚刚成亲,还没有参加乡试,也就是所谓“秋闱”,只是一个无名小辈,皇上怎么会知道他,还要见他?听说皇上还只是个孩子,见他又能有什么事呢?
但不管怎样,袁世凯告别了叔父刑部左侍郎袁保恒,随着太监来到养心殿西暖阁。
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就是: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
养心殿的东暖阁是慈安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西暖阁就成了丁云桐私下见大臣和办事的地方。
丁云桐见袁世凯进来磕头,点点头,让人给他赐坐。袁世凯受宠若惊,扭扭捏捏的坐了半个屁股。
丁云桐转过脸继续和旁边的一个人说话,这个人就是郭嵩焘。
“郭爱卿,此次你出使英国,朕有个任务交给你去做。”
“皇上放心,微臣即便肝脑涂地,也一定不辱使命。”
“呵呵,肝脑涂地倒也不必,朕是要你去英国进行金融投机?”
“金融投机?微臣愚钝,望皇上明示。”
“你可听说过国债?”
“这个,臣略有耳闻,只是这好像是洋人的词藻。”
“一个国家假如要办些大事,但钱不够,怎么办?就得去借钱,向老百姓借,向别的国家去借,这借来的钱就叫国债。假如是为打仗借债,就叫战争国债。这可是以国家的信誉做担保的,还不了政府就垮了。还的时候是要加上利息的,叫做利率。
朕知道,那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很快就将有一场大战。到时双方都会在那英国伦敦的金融交易市场大举发行国债,但价格利率会受战争胜负的影响而起伏,掌握时机进行买卖,便能赚取其中的差价。具体操作到时候朕会指点于你。”
看着郭嵩焘和袁世凯两人目瞪口呆的样子,丁云桐心里好笑:他们想不到自己熟知历史走向,竟然还能借此捞洋人一笔钱。
明年此时,俄国将与土耳其正式开战。鉴于之前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出兵帮助土耳其,使俄国蒙受惨败,割让土地。所以开战后,舆论普遍英国仍会出面干涉,导致伦敦市场上的俄国国债,几乎无人认购,其价格极低,利率又高。等到俄国打赢普列文战役,战局大转折,国债价格马上暴涨。然后俄土签署《圣士提法诺条约》,土耳其国债成了垃圾。然而形势又出现转折,欧洲列强一起出面干涉,强迫俄国签订《柏林条约》。这两个转折都是市场投机的好时机。
至于投机的资金,单靠从李莲英抄家得来的钱是远远不够的。不过丁云桐知道有个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人就是胡雪岩。历史上,左宗棠西征的部分军费都是这人借的外债。可以让他去找外国洋行,大举借外债来投机,反正稳赚不赔的。
当然这些现在不用讲,讲了郭嵩焘和袁世凯也接受不了。
接着,丁云桐又告诉郭嵩焘:“爱卿出使英国,所见所闻不必形诸文字,即便要写也不要给他人传阅,我之美酒,人之毒药啊。”郭嵩焘点头称是,若有所思。
丁云桐又让袁世凯替他拟旨,是给两江总督沈葆桢的,意思是让沈派道员盛宣怀,前往英商怡和洋行,告诉对方正在修筑的淞沪铁路,未经中国政府批准,乃违法所建。要么立刻拆除,要么继续修筑,但要转卖中国。
丁云桐认为铁路尚未修好,现在去买,价格能杀下来,远远不用二十八万五千两。
拟完旨,丁云桐盖上自己的同道堂印,命人送往慈安太后处盖印。这段时间,慈安明摆着要锻炼丁云桐,对他的文书都是照单全收,一字不改。
丁云桐又问袁世凯:“有何感想?”
袁世凯感慨:“皇上庙算深远,小民不解。”他还只是布衣平民,不能称臣。
丁云桐笑笑道:“你的长辈都曾为国家实心办事,我便赐你为刑部员外郎,随你的叔父历练,将来朕大有用你之处。”
袁世凯感激涕零,只觉得心里一股热血上涌。有皇帝的垂青,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是不用怀疑的了。他只觉得眼前的小皇帝真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了。
看着郭,袁二人磕头退出,丁云桐心想我该见见李鸿章了。事实上,他对李鸿章的了解甚至超过李鸿章自己了。现在有很多事情自己还不能做,可以让李鸿章先做些准备工作。
现在真的要抓紧,今年日本已经强迫朝鲜签了《江华条约》,手已经伸出来了,时间真的不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最新章节,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最新章节,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