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高原。
赶走翟戎主力之后,秦君赢嘉和两位公子带领军队继续向东追缴塬上残余的戎狄势力。
夏五月,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秦君赢嘉率领的秦国大军跨过渭水来到秦岭脚下,一座大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秦君赢嘉指着面前的大山问赢恬、赢载两位公子道:“你们可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两位公子望着对面的大山摇摇头,这座山太平常了,我怎么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秦君赢嘉又问身边的将军们:“你们中有谁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将军们同两位公子一样满脸茫然,端详着对面的大山发愣。
对面的大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算高、也不青翠,更不秀美;而且半座山出现了塌陷的痕迹吗,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
从西犬丘一路过来,秦人见过的山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不知道国君为何单单对这座山感兴趣。
“哎---”
秦君赢嘉轻叹一声!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跳下马,来到山前,站定后又往后退了两步,“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对着大山虔诚的磕了三个头。
“拿酒来--”
属下把酒倒进樽里,递给国君。
秦君赢嘉双手端起酒樽,高高举过头顶,嘴里默默的念道,“秦国的列祖列宗,不肖子孙赢嘉祭拜你们了。”
说完再次拜到。
磕完头后,秦君赢嘉虔诚的把酒洒在山前。
见国君如此虔诚,诸将士可坐不住了,纷纷下马,跪在国君身后,祭拜眼前的大山。
如此又拜了三次之后,秦君赢嘉这才起身,众人发现国君的眼睛湿润了。
秦君赢嘉声音哽咽着对诸位将士说道,“诸位,你们可记住了,这座山的名字叫岐山。”
岐山?
这座山就是岐山?
赢恬、赢载以及诸位将士再次回身注视着眼前的这座大山。
岐山?这就是岐山?
岐山啊岐山,你可真是秦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几百年来,秦人为了真正拥有周平王对秦人的封赐的岐山以西的土地,已经有数不清的将士还有多位国君死在了与戎狄的战斗中。
踏着秦人先祖的皑皑白骨,踏着翟戎将士的咕咕鲜血,踏着无数的风霜雨雪,今天他们终于打到了岐山脚下。拿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土地。
岐山啊岐山!
赢恬望着这座大山哭了,赢载也哭了!诸位将士都跟着哭了起来。
这是悲伤地哭泣,这是胜利的哭泣,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哭泣;总之,当秦人真正占领属于自己的土地时,他们竟然没有了高兴、没了兴奋,有的只是悲伤地哭泣。
他们太苦了,苦到了骨子里。
不过这胜利也终于来了。
许久,秦人的声音越来越小,终于停止了哭泣,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秦君赢嘉身上。
秦君赢嘉低沉着声音,“今夜在此安营扎寨。”
“诺---”
这一夜出奇的安静,平时那种胜利时的欢呼雀跃没有了,兴奋狂妄没有,他们静静坐在帐篷里,默默的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想着秦人先祖一步一步走来的艰辛。
秦人的先祖并不是没有打到岐山,可每一次都占据的时间不长,这一次他们的铁骑再次来到山脚下,能不能长期占据,可就要看他们的智慧了。
第二天,秦君赢嘉命人将都城平阳的文武大臣、占卜算命、太史内侍等全都请到了岐山脚下。
今天他要做一件大事了。
夏日的风吹在秦岭北麓的岐山脚下,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
秦国的国君以及文武大臣再次来到岐山前。
今天他们除了要祭拜这座对秦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大山之外,还要在这里占卜秦人未来的命运。
众人站定后,秦君赢嘉走上前去,带领着文武百官再次祭拜岐山,以表示对这座山的崇高敬仰之情。
拜完之后,秦君赢嘉转过身对众人道,“诸位,今天召集你们来此,除了向大家表明我们秦国已经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国土之外,还有一件大事要告诉大家,那就是我们要迁都了。”
“迁都?”
“怎么,国君要迁都,迁往哪里?”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秦人进入关中以来,本就没有几个几座城池,虽然现在的都城平阳地处渭水河谷,要想扩大城池很受限制,但比起汧渭之会和汧邑来,平阳已经是最大的城池了,他们不知道国君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众人吃惊的表情下,一个人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就是曹叔,从国君的话里,他看到一个有抱负的国君形象。
都城平阳地势狭窄,若不是当年秦人在关中难以立足,没办法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在此建都。
现在国君已经在北塬之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是该重新考虑在塬上立足的问题了。
但是在春秋时期,可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进行占卜的,都需要得到神的昭示。
“请方士--”
先秦的方士也就是后世的算命先生,是链接神与人的关键人物,他们的话往往会被当做神的旨意。
方士拿着龟甲来到早就准备好的火堆前。
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始把龟甲放在火上进行烧烤,不一会儿,就听到了龟甲被火烤裂的的声音。
方士拿起龟甲,仔细的端详着。
“结果如何?”秦君赢嘉紧张的问道,
方士神情凝重的望着被烧裂的龟甲,似乎不相信龟甲上的裂纹。
“请问先生,神到底是什么昭示?”身边的人也禁不住问道。
看了又看之后,方士对秦君赢嘉再次拜了拜,“国君,卦象大吉。”
“大吉?”
“对,大吉;从卦象上看,秦人若能在渭水以北建立新都的话,秦人的后代子孙就可以拿此地为依托向东发展,直至饮马大河。”
秦君赢嘉大喜,连连问道,“果真如此,果真如此吗?”
方士点点头,“下臣本也不信会有如此大吉的卦象,经过再三查看,确实如此。”
“好,太好了,由此可见秦人的好日子该来了。”
“恭喜国君,贺喜国君。”众臣祝贺道。
祝贺完毕之后,曹叔上前道,“国君,秦人迁都乃是上天昭示的结果,但是国君有没有想到,我们应该迁往何处?都城选的好了,今后秦人将会顺风顺水,如果选不好的话,到了秋冬时节,戎狄就会再次返回北塬,到那时,肯定又会少不了战斗。”
曹叔的话提醒的很是及时,别看秦人现在把翟戎赶出了北塬,这里面除了战斗上的胜利之外,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春夏时节正是戎狄放牧的时候,他们从自身角度考虑也要向北迁徙放牧。
所以说,别看今天秦人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能不能守得住,还是一个大问题。
听完曹叔的话,秦君赢嘉问道:“曹叔,我走之后,你调集的劳力有多少?”
“不下二十万,如果顺利的话,三个月建成一座中等城池,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曹叔说道。
如果用这二十万人只是单纯的筑城,三个月的时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可如果要把一座城池的所有设施都建设齐全,三个月的时间可就很紧张了。
一想到这里,刚才还很兴奋的秦君赢嘉立马焦急起来,恨不得立即就开始筑城,至少他要赶在翟戎人南迁之前,把城筑起来。
事不宜迟,占卜祭祀完之后,他就带着曹叔、赵骥还有两个孩子以及方士,渡过渭水上了北塬。
秦国新都城到底应该建在哪里?谁的心里都没底。
赶走翟戎主力之后,秦君赢嘉和两位公子带领军队继续向东追缴塬上残余的戎狄势力。
夏五月,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秦君赢嘉率领的秦国大军跨过渭水来到秦岭脚下,一座大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秦君赢嘉指着面前的大山问赢恬、赢载两位公子道:“你们可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两位公子望着对面的大山摇摇头,这座山太平常了,我怎么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秦君赢嘉又问身边的将军们:“你们中有谁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将军们同两位公子一样满脸茫然,端详着对面的大山发愣。
对面的大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算高、也不青翠,更不秀美;而且半座山出现了塌陷的痕迹吗,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
从西犬丘一路过来,秦人见过的山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不知道国君为何单单对这座山感兴趣。
“哎---”
秦君赢嘉轻叹一声!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跳下马,来到山前,站定后又往后退了两步,“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对着大山虔诚的磕了三个头。
“拿酒来--”
属下把酒倒进樽里,递给国君。
秦君赢嘉双手端起酒樽,高高举过头顶,嘴里默默的念道,“秦国的列祖列宗,不肖子孙赢嘉祭拜你们了。”
说完再次拜到。
磕完头后,秦君赢嘉虔诚的把酒洒在山前。
见国君如此虔诚,诸将士可坐不住了,纷纷下马,跪在国君身后,祭拜眼前的大山。
如此又拜了三次之后,秦君赢嘉这才起身,众人发现国君的眼睛湿润了。
秦君赢嘉声音哽咽着对诸位将士说道,“诸位,你们可记住了,这座山的名字叫岐山。”
岐山?
这座山就是岐山?
赢恬、赢载以及诸位将士再次回身注视着眼前的这座大山。
岐山?这就是岐山?
岐山啊岐山,你可真是秦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几百年来,秦人为了真正拥有周平王对秦人的封赐的岐山以西的土地,已经有数不清的将士还有多位国君死在了与戎狄的战斗中。
踏着秦人先祖的皑皑白骨,踏着翟戎将士的咕咕鲜血,踏着无数的风霜雨雪,今天他们终于打到了岐山脚下。拿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土地。
岐山啊岐山!
赢恬望着这座大山哭了,赢载也哭了!诸位将士都跟着哭了起来。
这是悲伤地哭泣,这是胜利的哭泣,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哭泣;总之,当秦人真正占领属于自己的土地时,他们竟然没有了高兴、没了兴奋,有的只是悲伤地哭泣。
他们太苦了,苦到了骨子里。
不过这胜利也终于来了。
许久,秦人的声音越来越小,终于停止了哭泣,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秦君赢嘉身上。
秦君赢嘉低沉着声音,“今夜在此安营扎寨。”
“诺---”
这一夜出奇的安静,平时那种胜利时的欢呼雀跃没有了,兴奋狂妄没有,他们静静坐在帐篷里,默默的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想着秦人先祖一步一步走来的艰辛。
秦人的先祖并不是没有打到岐山,可每一次都占据的时间不长,这一次他们的铁骑再次来到山脚下,能不能长期占据,可就要看他们的智慧了。
第二天,秦君赢嘉命人将都城平阳的文武大臣、占卜算命、太史内侍等全都请到了岐山脚下。
今天他要做一件大事了。
夏日的风吹在秦岭北麓的岐山脚下,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
秦国的国君以及文武大臣再次来到岐山前。
今天他们除了要祭拜这座对秦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大山之外,还要在这里占卜秦人未来的命运。
众人站定后,秦君赢嘉走上前去,带领着文武百官再次祭拜岐山,以表示对这座山的崇高敬仰之情。
拜完之后,秦君赢嘉转过身对众人道,“诸位,今天召集你们来此,除了向大家表明我们秦国已经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国土之外,还有一件大事要告诉大家,那就是我们要迁都了。”
“迁都?”
“怎么,国君要迁都,迁往哪里?”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秦人进入关中以来,本就没有几个几座城池,虽然现在的都城平阳地处渭水河谷,要想扩大城池很受限制,但比起汧渭之会和汧邑来,平阳已经是最大的城池了,他们不知道国君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众人吃惊的表情下,一个人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就是曹叔,从国君的话里,他看到一个有抱负的国君形象。
都城平阳地势狭窄,若不是当年秦人在关中难以立足,没办法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在此建都。
现在国君已经在北塬之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是该重新考虑在塬上立足的问题了。
但是在春秋时期,可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进行占卜的,都需要得到神的昭示。
“请方士--”
先秦的方士也就是后世的算命先生,是链接神与人的关键人物,他们的话往往会被当做神的旨意。
方士拿着龟甲来到早就准备好的火堆前。
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始把龟甲放在火上进行烧烤,不一会儿,就听到了龟甲被火烤裂的的声音。
方士拿起龟甲,仔细的端详着。
“结果如何?”秦君赢嘉紧张的问道,
方士神情凝重的望着被烧裂的龟甲,似乎不相信龟甲上的裂纹。
“请问先生,神到底是什么昭示?”身边的人也禁不住问道。
看了又看之后,方士对秦君赢嘉再次拜了拜,“国君,卦象大吉。”
“大吉?”
“对,大吉;从卦象上看,秦人若能在渭水以北建立新都的话,秦人的后代子孙就可以拿此地为依托向东发展,直至饮马大河。”
秦君赢嘉大喜,连连问道,“果真如此,果真如此吗?”
方士点点头,“下臣本也不信会有如此大吉的卦象,经过再三查看,确实如此。”
“好,太好了,由此可见秦人的好日子该来了。”
“恭喜国君,贺喜国君。”众臣祝贺道。
祝贺完毕之后,曹叔上前道,“国君,秦人迁都乃是上天昭示的结果,但是国君有没有想到,我们应该迁往何处?都城选的好了,今后秦人将会顺风顺水,如果选不好的话,到了秋冬时节,戎狄就会再次返回北塬,到那时,肯定又会少不了战斗。”
曹叔的话提醒的很是及时,别看秦人现在把翟戎赶出了北塬,这里面除了战斗上的胜利之外,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春夏时节正是戎狄放牧的时候,他们从自身角度考虑也要向北迁徙放牧。
所以说,别看今天秦人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能不能守得住,还是一个大问题。
听完曹叔的话,秦君赢嘉问道:“曹叔,我走之后,你调集的劳力有多少?”
“不下二十万,如果顺利的话,三个月建成一座中等城池,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曹叔说道。
如果用这二十万人只是单纯的筑城,三个月的时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可如果要把一座城池的所有设施都建设齐全,三个月的时间可就很紧张了。
一想到这里,刚才还很兴奋的秦君赢嘉立马焦急起来,恨不得立即就开始筑城,至少他要赶在翟戎人南迁之前,把城筑起来。
事不宜迟,占卜祭祀完之后,他就带着曹叔、赵骥还有两个孩子以及方士,渡过渭水上了北塬。
秦国新都城到底应该建在哪里?谁的心里都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