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连长,成连长,听到请回答”成风耳麦里传来坦克连长的呼叫
【】
“01收到,请讲”成风答道。
“我们已经清除障碍,160和被击毁的战车已经拖离道路,现在可以继续前进,是不是按照预定计划前进?”坦克连长问道。
“161,161, 你作为全队首车一定要注意安全,让201, 202步兵战车尾随你前行。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在19点一定要到达指定区域”成风答道。
“好的,好的,那我们先走了”。随着坦克连长的话音,成风到前面161喷出一股烟尘,后面搭载步兵的装甲战车紧跟着,很快就消失在了视线里。
“全体上车,三排留下一台战车,五名人员照顾伤员,等待前指直升机接运伤员,同时等待七连,等七连到达后,移交阵地归建”成风布置完命令后一关车门。战车轰隆一声开始行进。
说真的,成风很喜欢现在乘坐的这个装甲战车,这个现代战场坐着那叫一个舒服,座位软软的,又宽大。车内还有空调系统,净风系统,不仅温度合适,就连空调催出来的风都是没有任何尘土味道的。
这可是和他们以前训练时候的那些老爷车完全不同,以前的那些老爷车没有空调系统坐在里面是冬天冷死,夏天热死,还有“嘎嘎嘎”的发动机声音,常常使人耳朵几天听不清楚声音,加之没有空气净化系统,一但通过泥土地,前面的车一走,后面就变成“吸尘器”一个运兵舱内都是黄灰,呛死人。
舱内狭窄的空间,让你拿上枪,就带不了炮,带上炮,又拿不下炮。小小的座椅,就能够兜住半个屁股。车载的通讯系统也就是能够保持15公里,而且没有任何抗干扰能力,别说是和敌人搞电子对抗了,就是谁没事在车里打开手机,车载电台都会“嗡嗡嗡”的怪叫。
这种东西别说上战场了,就是演习时搞不好也要“通讯过吼”的。发动机的功率低,耗油量大,一个装甲行程都顶不住,完全靠后勤油料车队跟着屁股跑,这要是在战时,后勤跟不上,那就变成废铁一堆了。薄薄的一层钢皮在外面,据说只能扛住762毫米的子射击,正面也就是能够扛住127的机枪,你说坐在里面能放心吗?谁不会怕?
可是现在的就完全不同了,有空调 的新式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一台650马力直喷式风冷增压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性能先进,结构可靠,其外形尺寸为长126米、宽1072米、高103米,干重900公斤,总排量25升,压缩比为32,标定功率650马力5000转分,燃油消耗率145克千瓦小时。
该发动机采用电起动,进气系统装有火焰加热塞,不需要附机冷起动装置,可在25摄氏度低温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此外,该发动机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和质量可靠等特点。同时结合国内最新的电池供电技术,战车还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比如夜间,或者是没有油料供应的时候采用电池提供动力,继续前进约一个装甲行程,如果油料和电池都耗尽,这个系统还可以采用自带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进行电能的补充,这样战车就可以基本不需供给的行进三个装甲行程。
新式步兵战车的车体为装甲钢制造的全封闭式浮壳结构,车体前部正面和两侧可防127毫米穿甲近距离射击和炮破片。车体内部分为驾驶舱、动力舱和战斗舱三部分。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安装有车辆操纵机构、观察仪器、检测仪表、线电台、车长和驾驶员座椅以及三防灭火控制盒等。
其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动力舱位于车体左部紧靠驾驶室后,其内装有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箱、传动轴、冷却系统、通风系统及灭火系统等。这种发动机布置方式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新式的这种结构有利于乘载员通过后门和侧门进出,也容易操作车辆。车长和驾驶员室位于车辆前部,用钢板与载员室隔开。
车长和驾驶员各有3具潜望镜,其驾驶员间那具潜望镜可以换成红外微光夜视仪,用于夜间驾驶。战斗舱位于动力舱之后,其左右两侧为乘员座椅。在动力室右侧有连接驾驶室和载员室的通道,通道的右侧有侧门,可供乘员和载员上、下车使用。车体两侧和后门上都有潜望镜和球形射击孔,可供载员乘车作战。新式步兵战车还可水陆两用,在车体尾部有2个桨舵合一的导管螺旋桨进装置,结构简单,操纵轻便,水上力大。
在动力室后方部的战斗室装有一座顶置式单人炮塔,这个炮塔可以在车内遥控使用,有三防性能,炮长位于炮塔右侧下方战斗室内。炮塔武器为一门zpt99式4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并列的06式762毫米机枪。
zpt99式40毫米机关炮采用双向供,它与电气控制系统、开门转换系统和供系统配合,可变换种、变换射速和射击方式。射手可根据不同目标快速地选择种射击方式有单发、3连发、5连发或连发,射速100发分或200发分。该炮的高低射界为8~52度,方向射界360度,药基数400发,其仓内有待发200发,另在炮塔内备有120发榴和80发穿甲。
使用脱壳穿甲时,直射距离为1500米。762毫米并列机枪与主炮同步俯仰,备1000发。炮塔装有余计数器和余报警装置,炮手可随时观察炮箱内的剩余数。在炮塔两侧各有4具76毫米烟幕发射器,单排布置,可进行2发、4发、8发齐射,能在前方100米处形成长120~150米、持续时间2~4分钟的烟幕,在有的战场内还可以根据战场的实际需求配置便携式防空导,或者便携式反坦克导。
【】
“01收到,请讲”成风答道。
“我们已经清除障碍,160和被击毁的战车已经拖离道路,现在可以继续前进,是不是按照预定计划前进?”坦克连长问道。
“161,161, 你作为全队首车一定要注意安全,让201, 202步兵战车尾随你前行。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在19点一定要到达指定区域”成风答道。
“好的,好的,那我们先走了”。随着坦克连长的话音,成风到前面161喷出一股烟尘,后面搭载步兵的装甲战车紧跟着,很快就消失在了视线里。
“全体上车,三排留下一台战车,五名人员照顾伤员,等待前指直升机接运伤员,同时等待七连,等七连到达后,移交阵地归建”成风布置完命令后一关车门。战车轰隆一声开始行进。
说真的,成风很喜欢现在乘坐的这个装甲战车,这个现代战场坐着那叫一个舒服,座位软软的,又宽大。车内还有空调系统,净风系统,不仅温度合适,就连空调催出来的风都是没有任何尘土味道的。
这可是和他们以前训练时候的那些老爷车完全不同,以前的那些老爷车没有空调系统坐在里面是冬天冷死,夏天热死,还有“嘎嘎嘎”的发动机声音,常常使人耳朵几天听不清楚声音,加之没有空气净化系统,一但通过泥土地,前面的车一走,后面就变成“吸尘器”一个运兵舱内都是黄灰,呛死人。
舱内狭窄的空间,让你拿上枪,就带不了炮,带上炮,又拿不下炮。小小的座椅,就能够兜住半个屁股。车载的通讯系统也就是能够保持15公里,而且没有任何抗干扰能力,别说是和敌人搞电子对抗了,就是谁没事在车里打开手机,车载电台都会“嗡嗡嗡”的怪叫。
这种东西别说上战场了,就是演习时搞不好也要“通讯过吼”的。发动机的功率低,耗油量大,一个装甲行程都顶不住,完全靠后勤油料车队跟着屁股跑,这要是在战时,后勤跟不上,那就变成废铁一堆了。薄薄的一层钢皮在外面,据说只能扛住762毫米的子射击,正面也就是能够扛住127的机枪,你说坐在里面能放心吗?谁不会怕?
可是现在的就完全不同了,有空调 的新式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一台650马力直喷式风冷增压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性能先进,结构可靠,其外形尺寸为长126米、宽1072米、高103米,干重900公斤,总排量25升,压缩比为32,标定功率650马力5000转分,燃油消耗率145克千瓦小时。
该发动机采用电起动,进气系统装有火焰加热塞,不需要附机冷起动装置,可在25摄氏度低温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此外,该发动机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和质量可靠等特点。同时结合国内最新的电池供电技术,战车还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比如夜间,或者是没有油料供应的时候采用电池提供动力,继续前进约一个装甲行程,如果油料和电池都耗尽,这个系统还可以采用自带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进行电能的补充,这样战车就可以基本不需供给的行进三个装甲行程。
新式步兵战车的车体为装甲钢制造的全封闭式浮壳结构,车体前部正面和两侧可防127毫米穿甲近距离射击和炮破片。车体内部分为驾驶舱、动力舱和战斗舱三部分。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安装有车辆操纵机构、观察仪器、检测仪表、线电台、车长和驾驶员座椅以及三防灭火控制盒等。
其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动力舱位于车体左部紧靠驾驶室后,其内装有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箱、传动轴、冷却系统、通风系统及灭火系统等。这种发动机布置方式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新式的这种结构有利于乘载员通过后门和侧门进出,也容易操作车辆。车长和驾驶员室位于车辆前部,用钢板与载员室隔开。
车长和驾驶员各有3具潜望镜,其驾驶员间那具潜望镜可以换成红外微光夜视仪,用于夜间驾驶。战斗舱位于动力舱之后,其左右两侧为乘员座椅。在动力室右侧有连接驾驶室和载员室的通道,通道的右侧有侧门,可供乘员和载员上、下车使用。车体两侧和后门上都有潜望镜和球形射击孔,可供载员乘车作战。新式步兵战车还可水陆两用,在车体尾部有2个桨舵合一的导管螺旋桨进装置,结构简单,操纵轻便,水上力大。
在动力室后方部的战斗室装有一座顶置式单人炮塔,这个炮塔可以在车内遥控使用,有三防性能,炮长位于炮塔右侧下方战斗室内。炮塔武器为一门zpt99式4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并列的06式762毫米机枪。
zpt99式40毫米机关炮采用双向供,它与电气控制系统、开门转换系统和供系统配合,可变换种、变换射速和射击方式。射手可根据不同目标快速地选择种射击方式有单发、3连发、5连发或连发,射速100发分或200发分。该炮的高低射界为8~52度,方向射界360度,药基数400发,其仓内有待发200发,另在炮塔内备有120发榴和80发穿甲。
使用脱壳穿甲时,直射距离为1500米。762毫米并列机枪与主炮同步俯仰,备1000发。炮塔装有余计数器和余报警装置,炮手可随时观察炮箱内的剩余数。在炮塔两侧各有4具76毫米烟幕发射器,单排布置,可进行2发、4发、8发齐射,能在前方100米处形成长120~150米、持续时间2~4分钟的烟幕,在有的战场内还可以根据战场的实际需求配置便携式防空导,或者便携式反坦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