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奸臣千百种,却没有一个能比苏清朗更坏的。
用长安城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苏清朗其人,捏他一下,都能挤出来一坛子的黑水,坏得那叫一个干净彻底。
有人听了这样的话,心中不免有些疑惑,这个苏清朗到底是什么人,又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何以如此招人记恨?
这个事儿,还要从五年前的一桩逆案开始说起。
那个时候,苏清朗还不曾入朝为官,与朝廷中的几位同窗倒是亲密往来。
几个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又同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因此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年轻人么,一个比一个愣头青,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什么话都敢往外面说。
从当朝乱世议论到先辈圣贤,又从先辈圣贤商量到怎么除恶惩奸,每每说到兴致处,还忍不住拍案而起,看那个劲头,差点把店家的酒桌子都给掀了,俨然一个个正义凛然的好少年。
奈何好景不长,与他交好的那几个同窗出了事情,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他们得罪了当朝的丞相。
所谓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只手遮天,就连皇帝老子都得给他三分薄面。
于是这位只手遮天的丞相大人,稍微动动手指,就给他们安上了一个谋逆的罪名,一窝三个人全给端了,连同苏清朗也一起受到了牵连。
那三位大人被打入天牢以后,虽然经过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却依旧咬牙坚持,抵死不认,如此铁骨铮铮,就连当时负责办案的官员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然而身为他们好友的苏清朗,丝毫没有学习到同窗宁折不弯的崇高品行,反而一转眼就把他们几个给卖了。
他把罪过全都推到那三个同窗的身上,说自己年轻不懂事,是受人蛊惑的受骗者,巧言令色,几句话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也把自己的好友推入了死地。
朝廷一见苏清朗招得那么快,倒是给他们省去了不少麻烦,非但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因举报有功,赏给他一个大官儿做。
而这个苏清朗,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监斩了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以及那几位同窗好友的家人。
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三英逆反案,苏清朗也是因为这事儿才有机会进入朝堂,又因案子办得干净利落实在漂亮,在逆反案结束以后,深得皇帝和丞相的器重,短短五年的时间,这厮又连蹦了三级,成为朝廷中尊贵显赫的二品大员。
犹记得当年,凄风寒雨,落满长街,路边的杏花盛开,落英飘摇如雪。
护卫军押着三位大人的囚车缓缓驶过长街,长安城里的人们,无不出来送行,大人小孩站在长街的两侧,脸上全都带着尊崇敬慕的神情。
还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想到三位大人在位时为百姓们做出的种种贡献,再望着三位大人身上的血迹斑斑,两方对比明显,一时间,禁不住泪流满面。
而那位刚刚上任的苏大人,穿着朝廷新制的仙鹤补服,骑着丞相大人亲赐的香驹宝马,徐徐行在囚车的前面,明亮耀眼,风光无限。
总之这个事儿,苏清朗办得忒缺德,自此以后,从前的同窗好友都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他,苏清朗的恩师早些年在一次酒宴中,听到有人奉承他能教出来苏清朗这样的朝廷大员,老先生还当即跟人家翻脸,酒坛子一扔问道:“苏清朗?哪个是苏清朗?”
这其中做得最绝的,当属苏清朗的父亲苏浙善,直接把他的行李细软扔出了府墙外,声明自己这辈子从没生过儿子,苏清朗这个人,以后再也不能进入他的家门。
于是,苏大人现在只好住在城里重新置办的豪华府邸中,并且经常流连在醉仙楼的胭脂水粉温柔堆里。
醉生梦死,奢靡无度,朝着奸佞小人的道路越走越远,再也不回头。
醉仙楼里,珠帘翠幕,觥筹交错。
站在台上的美貌舞娘,一把纤腰细得跟垂杨柳似的,随着丝竹管弦的乐声旋转舞动,不知转花了多少公子少爷的眼。
还有坐在二楼弹琴的姑娘,一双素手白皙细嫩,堪比上好的羊脂美玉,弹出来的琴音犹如珠玉落盘,当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一位年轻公子坐在楼上,单手支颐,呵欠连天,一只脚踩在旁边的长凳上,十足的纨绔少爷样儿。
他漫不经心的望着楼下跳舞的花娘,抬手给自己斟了一杯水酒,放在唇边慢慢品尝,片刻后,又仰起头一饮而尽。
雪色衣衫,面容精致,肤似凝脂,唇若流丹,一双精细狭长的狐狸眼,带着些许轻佻,些许慵懒,半醉微醺中,一时间,竟让人有些移不开眼。
他只看了一会儿,便轻叹了口气,又索然无味的摇了摇头,之后听到不远处的酒桌上,一行七八个人正在嘀嘀咕咕说些什么,于是竖起耳朵撑着下颌,饶有兴致的听着。
只见一个水蓝衣衫的书生恭维道:“此次殿试,思齐兄应能夺得魁首。”
紧接着,一个看似“思齐兄”的锦衣书生摆摆手,连声推辞道:“哪里哪里,在下虽在乡试和会试中拔得头筹,但殿试之事,还是要看临场发挥,不到最后结果谁能说得准?”
他停顿一下,又意味深长的道:“不过今年的科举考试中,还有一个名叫梅柳生的书生,据说成绩也很不错,亦是此次殿试中的热门人选,不知诸位有谁认识?”
众人纷纷摇头说不认识,甚至还有一个书生叫嚣着:“什么梅柳生,之前连名字都不曾听过,八成也是哪个山窝窝里出来的人物,没见过什么世面,临到圣上跟前不知道怎么出丑呢,怎能比得上思齐兄家世显赫,三代官封,到了殿试自然游刃有余。”
这当官儿的就要拍马屁,不成想某些人还没有当官,马屁就已经拍得啪啪响。
白衣公子抿了一口清酒,忍不住摇头,又叹息着啧啧了一声。
那几个书生闻声看向他,只见此人气度不凡,衣着不凡,长相也不凡,却是个面生的脸孔,应该不是与他们一起同考的书生。
而且这人也没有望着他们,方才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应该不是冲着他们,反而像是品尝美酒多一点。
便不再理会,又有人接着道:“思齐兄若是此次高中状元,一定要请我等喝酒啊。”
思齐兄连连点头回答:“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话音刚落,又听不远处的白衣公子啧啧了一声。
贾思齐转过头,不解问:“这位兄台,可是嗓子不舒服,不若找位大夫看看?”
那位公子立即眉花眼笑,回答道:“多谢兄台挂怀,在下从小有个毛病,若是脾胃不舒服,就忍不住……啧啧。”
贾思齐又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怎么听怎么觉着这句话有些别扭。
仍是耐着性子,道:“这倒是十分奇怪的病症,兄台还是找个大夫看看比较好。”
白衣公子笑眯眯的摆手道:“无妨无妨,你们继续,让我吐出来就好了。”
顿了顿,又话锋一转道:“不过,在下心中有个疑问,不知兄台可否回答?”
贾思齐点点头,道:“请说。”
只见对方眉目间的笑意渐深,懒洋洋的问道:“听闻令尊大人昨夜,抄小路给礼部尚书家送了一份厚礼,不知兄台可曾见到尚书大人没有?”
用长安城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苏清朗其人,捏他一下,都能挤出来一坛子的黑水,坏得那叫一个干净彻底。
有人听了这样的话,心中不免有些疑惑,这个苏清朗到底是什么人,又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何以如此招人记恨?
这个事儿,还要从五年前的一桩逆案开始说起。
那个时候,苏清朗还不曾入朝为官,与朝廷中的几位同窗倒是亲密往来。
几个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又同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因此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年轻人么,一个比一个愣头青,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什么话都敢往外面说。
从当朝乱世议论到先辈圣贤,又从先辈圣贤商量到怎么除恶惩奸,每每说到兴致处,还忍不住拍案而起,看那个劲头,差点把店家的酒桌子都给掀了,俨然一个个正义凛然的好少年。
奈何好景不长,与他交好的那几个同窗出了事情,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他们得罪了当朝的丞相。
所谓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只手遮天,就连皇帝老子都得给他三分薄面。
于是这位只手遮天的丞相大人,稍微动动手指,就给他们安上了一个谋逆的罪名,一窝三个人全给端了,连同苏清朗也一起受到了牵连。
那三位大人被打入天牢以后,虽然经过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却依旧咬牙坚持,抵死不认,如此铁骨铮铮,就连当时负责办案的官员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然而身为他们好友的苏清朗,丝毫没有学习到同窗宁折不弯的崇高品行,反而一转眼就把他们几个给卖了。
他把罪过全都推到那三个同窗的身上,说自己年轻不懂事,是受人蛊惑的受骗者,巧言令色,几句话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也把自己的好友推入了死地。
朝廷一见苏清朗招得那么快,倒是给他们省去了不少麻烦,非但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因举报有功,赏给他一个大官儿做。
而这个苏清朗,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监斩了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以及那几位同窗好友的家人。
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三英逆反案,苏清朗也是因为这事儿才有机会进入朝堂,又因案子办得干净利落实在漂亮,在逆反案结束以后,深得皇帝和丞相的器重,短短五年的时间,这厮又连蹦了三级,成为朝廷中尊贵显赫的二品大员。
犹记得当年,凄风寒雨,落满长街,路边的杏花盛开,落英飘摇如雪。
护卫军押着三位大人的囚车缓缓驶过长街,长安城里的人们,无不出来送行,大人小孩站在长街的两侧,脸上全都带着尊崇敬慕的神情。
还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想到三位大人在位时为百姓们做出的种种贡献,再望着三位大人身上的血迹斑斑,两方对比明显,一时间,禁不住泪流满面。
而那位刚刚上任的苏大人,穿着朝廷新制的仙鹤补服,骑着丞相大人亲赐的香驹宝马,徐徐行在囚车的前面,明亮耀眼,风光无限。
总之这个事儿,苏清朗办得忒缺德,自此以后,从前的同窗好友都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他,苏清朗的恩师早些年在一次酒宴中,听到有人奉承他能教出来苏清朗这样的朝廷大员,老先生还当即跟人家翻脸,酒坛子一扔问道:“苏清朗?哪个是苏清朗?”
这其中做得最绝的,当属苏清朗的父亲苏浙善,直接把他的行李细软扔出了府墙外,声明自己这辈子从没生过儿子,苏清朗这个人,以后再也不能进入他的家门。
于是,苏大人现在只好住在城里重新置办的豪华府邸中,并且经常流连在醉仙楼的胭脂水粉温柔堆里。
醉生梦死,奢靡无度,朝着奸佞小人的道路越走越远,再也不回头。
醉仙楼里,珠帘翠幕,觥筹交错。
站在台上的美貌舞娘,一把纤腰细得跟垂杨柳似的,随着丝竹管弦的乐声旋转舞动,不知转花了多少公子少爷的眼。
还有坐在二楼弹琴的姑娘,一双素手白皙细嫩,堪比上好的羊脂美玉,弹出来的琴音犹如珠玉落盘,当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一位年轻公子坐在楼上,单手支颐,呵欠连天,一只脚踩在旁边的长凳上,十足的纨绔少爷样儿。
他漫不经心的望着楼下跳舞的花娘,抬手给自己斟了一杯水酒,放在唇边慢慢品尝,片刻后,又仰起头一饮而尽。
雪色衣衫,面容精致,肤似凝脂,唇若流丹,一双精细狭长的狐狸眼,带着些许轻佻,些许慵懒,半醉微醺中,一时间,竟让人有些移不开眼。
他只看了一会儿,便轻叹了口气,又索然无味的摇了摇头,之后听到不远处的酒桌上,一行七八个人正在嘀嘀咕咕说些什么,于是竖起耳朵撑着下颌,饶有兴致的听着。
只见一个水蓝衣衫的书生恭维道:“此次殿试,思齐兄应能夺得魁首。”
紧接着,一个看似“思齐兄”的锦衣书生摆摆手,连声推辞道:“哪里哪里,在下虽在乡试和会试中拔得头筹,但殿试之事,还是要看临场发挥,不到最后结果谁能说得准?”
他停顿一下,又意味深长的道:“不过今年的科举考试中,还有一个名叫梅柳生的书生,据说成绩也很不错,亦是此次殿试中的热门人选,不知诸位有谁认识?”
众人纷纷摇头说不认识,甚至还有一个书生叫嚣着:“什么梅柳生,之前连名字都不曾听过,八成也是哪个山窝窝里出来的人物,没见过什么世面,临到圣上跟前不知道怎么出丑呢,怎能比得上思齐兄家世显赫,三代官封,到了殿试自然游刃有余。”
这当官儿的就要拍马屁,不成想某些人还没有当官,马屁就已经拍得啪啪响。
白衣公子抿了一口清酒,忍不住摇头,又叹息着啧啧了一声。
那几个书生闻声看向他,只见此人气度不凡,衣着不凡,长相也不凡,却是个面生的脸孔,应该不是与他们一起同考的书生。
而且这人也没有望着他们,方才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应该不是冲着他们,反而像是品尝美酒多一点。
便不再理会,又有人接着道:“思齐兄若是此次高中状元,一定要请我等喝酒啊。”
思齐兄连连点头回答:“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话音刚落,又听不远处的白衣公子啧啧了一声。
贾思齐转过头,不解问:“这位兄台,可是嗓子不舒服,不若找位大夫看看?”
那位公子立即眉花眼笑,回答道:“多谢兄台挂怀,在下从小有个毛病,若是脾胃不舒服,就忍不住……啧啧。”
贾思齐又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怎么听怎么觉着这句话有些别扭。
仍是耐着性子,道:“这倒是十分奇怪的病症,兄台还是找个大夫看看比较好。”
白衣公子笑眯眯的摆手道:“无妨无妨,你们继续,让我吐出来就好了。”
顿了顿,又话锋一转道:“不过,在下心中有个疑问,不知兄台可否回答?”
贾思齐点点头,道:“请说。”
只见对方眉目间的笑意渐深,懒洋洋的问道:“听闻令尊大人昨夜,抄小路给礼部尚书家送了一份厚礼,不知兄台可曾见到尚书大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