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轰鸣的炮火声愈发清晰,鲁道夫一行抵达了肖普朗城前线,预想中横渡莱塔河的战斗并没有爆发,这一次,总参谋部拿出了最快的速度,命令近处的驻防部队快速占据了河流两岸,并建立了桥头堡阵地。陆军部和战争部也一改往日的拖沓,快速集结并调动了野战部队。
眼见河流防线无法构建匈牙利叛军只能就近驻守在了肖普朗城,扼守着进入大平原的要道。
战斗已经爆发,战争的节奏仍在参谋部的掌握之中。
为使帝国的巴尔干策略不致流于纸上谈兵,康拉德于一九零六年后重拟了奥匈帝国作战计划。针对为人侵匈牙利而拟定的u计划,并为此增补了三个可能情况:i计划(i指意大利)、b计划(b指巴尔干)、r计划(r指俄罗斯)。
三个衍生计划路人皆知,可最为基本的u计划,鲁道夫也仅仅在后世听说过,甚至一度认为它是假的。但在在相关的军事部署和命令下达后,它的真实性也就得到了证实。
第一次踏上刀光剑影的战场,鲁道夫的心情是说不出的激动。作为核平时代的热血青年,刺刀见红的战争离他实在是有些遥远,虽然不至于叫嚷着带头冲锋,但是他也盼望着亲临前线。
自从来到前线后,鲁道夫的部队已经修整了两天,如果战事顺利,他可能就没有体验战争的机会了。战火之中,鲁道夫的情感异于常人,却又如大多数的军校毕业生那样,既对时刻出现的危险而感到惴惴不安,又对未来怀着一种复杂的期待。
幸好融合了前生留下的军事素养,否则,鲁道夫不会怀疑,自已会做出多么贻笑大方的举动。那将会如同当年哈布斯堡那些十几岁的名誉将军,不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连面对鲜血的勇气都极度匮乏。
并没有让鲁道夫等待多久,当天下午,前线总司令奥古斯塔大公的命令就来了。鲁道夫奉命率军前往南线战场,那里的通讯在不久前断绝了,匈牙利人做出了破釜沉舟的举动,在前线,他们的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士兵不断倒戈,在外界,他们迟迟收不到来自意大利边境国防军同胞的响应。绝境中,匈牙利人爆发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在开拔的途中,眼前的溃兵在不断增多。鲁道夫让手下拉来了几个军衔较高的逃兵,还等不及鲁道夫发问,那几位军官就开始求饶,
“匈牙利人打过来了,部队被冲散了,少校,我们也没办法,大家都在逃命,我们实在是守不住了。”
鲁道夫没有理会,自顾自地问道:“前线的情况怎样,匈牙利人来了多少?”
一位满脸烟灰的中尉回答了他,“我们是25团的,当时我们正准备进攻,就看到前面的人撤了回来,然后就是那些匈牙利的骠骑兵,他们见人就砍,到了放线也不停。我们来不及防御,只能撤退。”
“撤退?连枪都能丢了。行了,把道让开。”
溃兵越来越多,甚至阻塞了道路。不等鲁道夫做出反应,第四营营长哈维尔就先下达了命令。哈维尔是一位中年捷克人,将近十年的军旅生活,虽然没有经历什么载入史册的战役,但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不是鲁道夫这种院校生可以比拟的。
哈维尔用德语命令着那些逃兵散开,他的手下不断地鸣枪示警。在枪声,呼喊声,叫骂声中,那些逃兵散开至了两旁的田野。
鲁道夫立即下令,全团急行军前进,这时,司令部的后续命令恰巧也来了。肖普朗城的主战场,奥匈军队的主力节节胜利,推进到了城市外围。但叛军主力并不在此处死守,匈牙利人以两个骑兵师开道,集结了主力从南部进攻。鲁道夫被命令进行侦查,并就地固守待援。
鲁道夫勒住了缰绳,下令部队在附近田埂的高处挖掘战壕,组织防御。鲁道夫派出了侦察兵,叫来营连指挥官。
鲁道夫此时十分紧张,前方不知会有多少敌人。可能自己今天就会丧命于匈牙利人的马刀之下,鲁道夫完全可以逃跑,作为身世显赫的贵族,他最多会被开除军籍。但这会令家族受辱,会令皇室蒙羞,这更对不起自己的良知。
鲁道夫为自己鼓气,命运给了他机遇,不是让他来苟且偷生的。鲁道夫清了清嗓子,沉重地下达着命令:
“诸位,我们的任务守住这里,对面是敌军主力,援军不知何时才来。认识你们的时间不长,但我们有幸一同战斗。告诉你们的士兵,我,鲁道夫冯哈布斯堡,将恪守家族的荣誉,战斗到最后一刻。”
说罢,鲁道夫举起军刀。
“皇帝之国万岁!”
诸位军官举刀指向军旗。
“皇帝万岁!”
“戈麦斯少校,给我留下一个连,带着剩下的人构筑侧翼阵地。”
“是。”
“哈维尔少校,拿六挺机枪,构筑正面防线,多挖几层战壕。”
“是,四个连的人,是不是有点太分散了。”
鲁道夫想了想,“六挺机枪,够了。机枪多配几个补给兵。”
“是。”
鲁道夫身骑白马,巡视着阵地。一边给士兵做着最后的动员,一边在心里推演,盘算着。
走到了阵地边界,鲁道夫发现这里竟然没有布置机枪。鲁道夫回头一看,惊奇地发现主阵地上,六挺机枪在一条直线上等距排列着。呃,这是要重演索姆河百米一挺机枪的战术吗?可关键是,没有那么多机枪来挥霍。一战都快爆发了,可这支部队还不知道机枪是在两翼进行压制的。
鲁道夫没有办法,只能亲自指挥,他将两挺机枪布置在了靠近侧翼阵地的左边,一挺放在稍靠后方的右边,剩下的三挺,在中间组成交叉火力。
鲁道夫又去巡视了侧翼阵地,不愧是年轻军官,火力布置还算是差强人意。三台机枪分居两线,安置在高处,可以保障充足的火力。
眼见河流防线无法构建匈牙利叛军只能就近驻守在了肖普朗城,扼守着进入大平原的要道。
战斗已经爆发,战争的节奏仍在参谋部的掌握之中。
为使帝国的巴尔干策略不致流于纸上谈兵,康拉德于一九零六年后重拟了奥匈帝国作战计划。针对为人侵匈牙利而拟定的u计划,并为此增补了三个可能情况:i计划(i指意大利)、b计划(b指巴尔干)、r计划(r指俄罗斯)。
三个衍生计划路人皆知,可最为基本的u计划,鲁道夫也仅仅在后世听说过,甚至一度认为它是假的。但在在相关的军事部署和命令下达后,它的真实性也就得到了证实。
第一次踏上刀光剑影的战场,鲁道夫的心情是说不出的激动。作为核平时代的热血青年,刺刀见红的战争离他实在是有些遥远,虽然不至于叫嚷着带头冲锋,但是他也盼望着亲临前线。
自从来到前线后,鲁道夫的部队已经修整了两天,如果战事顺利,他可能就没有体验战争的机会了。战火之中,鲁道夫的情感异于常人,却又如大多数的军校毕业生那样,既对时刻出现的危险而感到惴惴不安,又对未来怀着一种复杂的期待。
幸好融合了前生留下的军事素养,否则,鲁道夫不会怀疑,自已会做出多么贻笑大方的举动。那将会如同当年哈布斯堡那些十几岁的名誉将军,不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连面对鲜血的勇气都极度匮乏。
并没有让鲁道夫等待多久,当天下午,前线总司令奥古斯塔大公的命令就来了。鲁道夫奉命率军前往南线战场,那里的通讯在不久前断绝了,匈牙利人做出了破釜沉舟的举动,在前线,他们的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士兵不断倒戈,在外界,他们迟迟收不到来自意大利边境国防军同胞的响应。绝境中,匈牙利人爆发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在开拔的途中,眼前的溃兵在不断增多。鲁道夫让手下拉来了几个军衔较高的逃兵,还等不及鲁道夫发问,那几位军官就开始求饶,
“匈牙利人打过来了,部队被冲散了,少校,我们也没办法,大家都在逃命,我们实在是守不住了。”
鲁道夫没有理会,自顾自地问道:“前线的情况怎样,匈牙利人来了多少?”
一位满脸烟灰的中尉回答了他,“我们是25团的,当时我们正准备进攻,就看到前面的人撤了回来,然后就是那些匈牙利的骠骑兵,他们见人就砍,到了放线也不停。我们来不及防御,只能撤退。”
“撤退?连枪都能丢了。行了,把道让开。”
溃兵越来越多,甚至阻塞了道路。不等鲁道夫做出反应,第四营营长哈维尔就先下达了命令。哈维尔是一位中年捷克人,将近十年的军旅生活,虽然没有经历什么载入史册的战役,但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不是鲁道夫这种院校生可以比拟的。
哈维尔用德语命令着那些逃兵散开,他的手下不断地鸣枪示警。在枪声,呼喊声,叫骂声中,那些逃兵散开至了两旁的田野。
鲁道夫立即下令,全团急行军前进,这时,司令部的后续命令恰巧也来了。肖普朗城的主战场,奥匈军队的主力节节胜利,推进到了城市外围。但叛军主力并不在此处死守,匈牙利人以两个骑兵师开道,集结了主力从南部进攻。鲁道夫被命令进行侦查,并就地固守待援。
鲁道夫勒住了缰绳,下令部队在附近田埂的高处挖掘战壕,组织防御。鲁道夫派出了侦察兵,叫来营连指挥官。
鲁道夫此时十分紧张,前方不知会有多少敌人。可能自己今天就会丧命于匈牙利人的马刀之下,鲁道夫完全可以逃跑,作为身世显赫的贵族,他最多会被开除军籍。但这会令家族受辱,会令皇室蒙羞,这更对不起自己的良知。
鲁道夫为自己鼓气,命运给了他机遇,不是让他来苟且偷生的。鲁道夫清了清嗓子,沉重地下达着命令:
“诸位,我们的任务守住这里,对面是敌军主力,援军不知何时才来。认识你们的时间不长,但我们有幸一同战斗。告诉你们的士兵,我,鲁道夫冯哈布斯堡,将恪守家族的荣誉,战斗到最后一刻。”
说罢,鲁道夫举起军刀。
“皇帝之国万岁!”
诸位军官举刀指向军旗。
“皇帝万岁!”
“戈麦斯少校,给我留下一个连,带着剩下的人构筑侧翼阵地。”
“是。”
“哈维尔少校,拿六挺机枪,构筑正面防线,多挖几层战壕。”
“是,四个连的人,是不是有点太分散了。”
鲁道夫想了想,“六挺机枪,够了。机枪多配几个补给兵。”
“是。”
鲁道夫身骑白马,巡视着阵地。一边给士兵做着最后的动员,一边在心里推演,盘算着。
走到了阵地边界,鲁道夫发现这里竟然没有布置机枪。鲁道夫回头一看,惊奇地发现主阵地上,六挺机枪在一条直线上等距排列着。呃,这是要重演索姆河百米一挺机枪的战术吗?可关键是,没有那么多机枪来挥霍。一战都快爆发了,可这支部队还不知道机枪是在两翼进行压制的。
鲁道夫没有办法,只能亲自指挥,他将两挺机枪布置在了靠近侧翼阵地的左边,一挺放在稍靠后方的右边,剩下的三挺,在中间组成交叉火力。
鲁道夫又去巡视了侧翼阵地,不愧是年轻军官,火力布置还算是差强人意。三台机枪分居两线,安置在高处,可以保障充足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