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边界要怎么找比较快呢
如果这是一个二维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应该是向着场景入口金属巨门的相反方向去探索。
然而,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维世界,又深埋于5500米的地面之下,所以肖阳不假思索地将探索的方向定位在了z轴的底部边界。
进入最近的明治神宫前站地下铁,他顺着安全通道拾级而下,一路走到地下三层的站台。
宛如白昼的灯光,可触摸式的宽屏轨道交通图,整齐摆放的垃圾桶,空荡荡的座位,甚至还有几台自动贩卖机,播放着冈本001的广告片…
在这噪音等级20db以下的环境里,广告里的欢声笑语音量大到有些失真。
没有了人类的都市,就是这样的寂寥吗
不客气地说,如果此刻待在这里的是闫雄他们三人,恐怕已经被吓得落荒而逃了。
但是肖阳却丝毫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
一肘子砸开一台自动贩卖机,拧开一罐sapporonectar的桃子沙瓦,非常干脆地一饮而尽。
然后闭上眼睛,调整呼吸,专注地感受着周边的温度和湿度。
无论这个场景是不是闫雄口中的一级庇护所改造的,地下5500米都可以算是超深级别的建筑了。
毫无疑问,每一座超深建筑的设计和规划都是非常复杂的:有独立封闭的空气循环系统,而不是直接与地面大气相通,否则,五千米以上的深度产生的高气压将使人感到严重不适;还必须有一套足够强大的冷却系统,以隔绝地幔近160摄氏度的高温。
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小世界的边界,肯定会有配套的环境阻隔机制,比如说,厚度惊人的水循环隔热层。
做一个大胆的推测,这种小城市级别的超深建筑,它的水循环隔热层极有可能会跟某一条地下活水直接联通,然后利用源源不断的水流来达到隔热降温的目的。
如果上述推测成立,这个抗压隔热层的位置,应该就在地下三层站台的下方不远处。
按照热学层面的边界效应,不管用什么级别的材料,阻隔层两边的对流温差都会使得边界的温度和湿度指标与空间的其他区域存在一些差异。
“实时体感温度大概是37.1摄氏度,湿度很高,至少达到了70%。”
一滴豆大的汗珠从肖阳的额头滑落,紧闭的双眼微微地颤动着。
“闷热,潮湿,空气混浊,跟地面完全不同…撇去边界效应的影响因子,地下铁里的环境似乎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糟糕的。”
“试想一下,如果刚刚我不是怀着探索边界的明确目的下来,能坚持来到这儿吗”
肖阳缓缓地睁开眼睛,向站台的边缘走去。
“估计大多数玩家走不到一半就会热到不行,然后得出空调没开或坏了的结论,从而暂时放弃搜索这块区域。”
站台的边缘就是地铁轨道了,没有停站的车子,左右各望一眼,轨道一直延绵到一团深邃无际的黑暗里,看不出什么不同。
“欲盖弥彰…有趣。”
不自觉地甩动着胸前的子弹,他的玩家情绪似乎被激发了。
“暂时还不能确定地铁站下面就是场景的底部边界,但是这个令人厌恶的环境明显大有文章!”
接着刚刚的思路,如果一个玩家得出空调没开或者坏了的结论,最常见的反应是暂时放弃搜索(回避问题),那么不常见的反应又有哪些呢
像他这样,不受影响地继续探索吗(无视问题)
当然可以算一种。
但还有一种不常见却也符合逻辑的反应——空调没开就去开,空调坏了就去修啊(解决问题)!
巴菲特有一句风趣的名言:“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同理,困难摆在面前的时候,谁在退缩,谁来解决
肖阳据此分析,地下铁里的关键剧情大概率跟空调有关,场景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筛选出玩家中的problemsolver!
按照站台上电子地图的指引,他回到了地下二层,沿着通往2号口的路标一直走到尽头,这一站的中央控制室恰好就在自动扶梯的右侧——一个标记了“当心触电”的小屋。
小屋的门没有上锁,一推就开了。屋内左侧一整墙壁排满了红红绿绿的按钮,有的常亮,有的常暗,有的呼吸般闪烁着。
“如果我有存档的权限,现在一定会用上一次。”找到中央空调的控制开关,肖阳犹豫了两三秒后,按了下去。
“轰隆隆!”
一声巨响,大地开始颤动,顷刻间,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地震了!!!!!
天花板,墙壁,门窗,四周的一切建筑实体都被巨大的力量撕扯着,崩塌的声音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传来…
中央控制室里,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哇呜哇呜”地狂响着,墙壁上的很多指示灯都开始急剧地闪烁起来,意味着地铁站里的各项安保措施正在被恐怖的天灾肆虐地破坏着,剧烈的摇晃中,肖阳能做的只有抱头蹲下,龟缩在小屋的角落里。
“不愧是难度五星的场景,随便触发一个剧情都tm这么刺激!”
在这种级别的灾难里,1-2级的玩家基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抵抗力,他紧紧地闭着眼睛,在心里疯狂地吐槽着:【真要玩这么大吗那地震完了应该还有海啸啊,别藏着掖着了,一起端出来吧!】
“哗啦啦”
湍急的水流声从地下传来,海啸有没有还不清楚,但是地下铁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涌入未知来源的大量水流!
很明显,随着他这个problemsolver角色的出现,场景的节奏开始加快,那些没有被剧情选中的玩家骤然遇到这样的天灾,不管身处何地,死亡率应该都惊人的高。
而problemsolver受到剧情的庇护,躲在为了应付各种灾害而特别加固的中央控制室里,可以100%的保证安全。
可惜,这个安全的时效性有限,随着水流大量地涌入地下铁,如果problemsolver不能迅速逃生的话,结局仍旧是gameover。
“厉害啊,一环接着一环…”
十几秒后,随着震动的逐渐舒缓,肖阳利索地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一只小巧精致的笔式手电筒,那是他刚刚在控制室角落里捡到的。
【可以帮我鉴定一下这个物品吗】带着好奇,他直接通过l芯的专有信道问因菲尼特。
【没问题。信用度-3。】
名称:镰田浩毅的笔式手电筒
类型:工具
品质:普通
功能:照明
状态:良,电量77%,预计可以持续使用6-8小时
备注:镰田教授每天包里必备三样天灾救生物品:高热量易保存食物、500毫升水、笔式手电筒 4节7号干电池。教授说如果发生地震时自己位于地铁或地下街道,那么最好先到外面来,因海啸等因素易导致水进到地下,地上的人有可能会把地下的人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必要时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上来。这时笔式手电筒和4节干电池就能派上用场了,此物能连续使用8小时,足够有时间让我们自己从车站里爬出来。
“嘿,还真是地震加海啸啊!”
肖阳有些无语地摇摇头,打开手电筒,一拳砸开了因为扭曲而卡住了的屋门。
门外,果然是漆黑一片。
水流造成了主要供电线路的短路,地铁站里断电了。
顺着手电的微光扫视四周。
刚刚的强震威力惊人,好几面厚实的承重主体墙都开裂了,几乎所有的建筑附体都受损严重,距离最近的自动扶梯甚至被扭成了麻花。
大块的涂料,瓷砖碎片,水泥块,钢化玻璃渣不断地从高处落下,空气中充斥着大量的粉尘,既干扰呼吸,又影响视线。
“地震在东京应该很常见…但是这个级别的地震,我好像全无印象啊。”
肖阳捂着嘴巴,谨慎地穿行在地下二层的断瓦残垣里。
前樱花国的几个岛都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所以他们的建筑大多都是按照8.0以上的抗震系数建造的,而地铁这种重要的公共设施,建造时的抗震措施,更是远超一般建筑。
而且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方法主要是地面运动引发的惯性力,而地铁本身位于地下,所有的质量都在地面以下,也就是说,不会有维持惯性的那一部分地面以上的质量。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简单说,体波就是在地壳内部传输的机械波,而面波就是在地壳表面传输的机械波。
事实上,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绝大多数贡献都是面波。而地铁因为在地面以下,所以受面波的影响大幅减小。
一句话总结,地铁本身就对地震有很高比率的减伤效果,如果连地铁都在某次地震中损失严重,那么该次地震对于中高层和高层建筑的破坏…
可能会大到不可思议。
如果这是一个二维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应该是向着场景入口金属巨门的相反方向去探索。
然而,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维世界,又深埋于5500米的地面之下,所以肖阳不假思索地将探索的方向定位在了z轴的底部边界。
进入最近的明治神宫前站地下铁,他顺着安全通道拾级而下,一路走到地下三层的站台。
宛如白昼的灯光,可触摸式的宽屏轨道交通图,整齐摆放的垃圾桶,空荡荡的座位,甚至还有几台自动贩卖机,播放着冈本001的广告片…
在这噪音等级20db以下的环境里,广告里的欢声笑语音量大到有些失真。
没有了人类的都市,就是这样的寂寥吗
不客气地说,如果此刻待在这里的是闫雄他们三人,恐怕已经被吓得落荒而逃了。
但是肖阳却丝毫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
一肘子砸开一台自动贩卖机,拧开一罐sapporonectar的桃子沙瓦,非常干脆地一饮而尽。
然后闭上眼睛,调整呼吸,专注地感受着周边的温度和湿度。
无论这个场景是不是闫雄口中的一级庇护所改造的,地下5500米都可以算是超深级别的建筑了。
毫无疑问,每一座超深建筑的设计和规划都是非常复杂的:有独立封闭的空气循环系统,而不是直接与地面大气相通,否则,五千米以上的深度产生的高气压将使人感到严重不适;还必须有一套足够强大的冷却系统,以隔绝地幔近160摄氏度的高温。
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小世界的边界,肯定会有配套的环境阻隔机制,比如说,厚度惊人的水循环隔热层。
做一个大胆的推测,这种小城市级别的超深建筑,它的水循环隔热层极有可能会跟某一条地下活水直接联通,然后利用源源不断的水流来达到隔热降温的目的。
如果上述推测成立,这个抗压隔热层的位置,应该就在地下三层站台的下方不远处。
按照热学层面的边界效应,不管用什么级别的材料,阻隔层两边的对流温差都会使得边界的温度和湿度指标与空间的其他区域存在一些差异。
“实时体感温度大概是37.1摄氏度,湿度很高,至少达到了70%。”
一滴豆大的汗珠从肖阳的额头滑落,紧闭的双眼微微地颤动着。
“闷热,潮湿,空气混浊,跟地面完全不同…撇去边界效应的影响因子,地下铁里的环境似乎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糟糕的。”
“试想一下,如果刚刚我不是怀着探索边界的明确目的下来,能坚持来到这儿吗”
肖阳缓缓地睁开眼睛,向站台的边缘走去。
“估计大多数玩家走不到一半就会热到不行,然后得出空调没开或坏了的结论,从而暂时放弃搜索这块区域。”
站台的边缘就是地铁轨道了,没有停站的车子,左右各望一眼,轨道一直延绵到一团深邃无际的黑暗里,看不出什么不同。
“欲盖弥彰…有趣。”
不自觉地甩动着胸前的子弹,他的玩家情绪似乎被激发了。
“暂时还不能确定地铁站下面就是场景的底部边界,但是这个令人厌恶的环境明显大有文章!”
接着刚刚的思路,如果一个玩家得出空调没开或者坏了的结论,最常见的反应是暂时放弃搜索(回避问题),那么不常见的反应又有哪些呢
像他这样,不受影响地继续探索吗(无视问题)
当然可以算一种。
但还有一种不常见却也符合逻辑的反应——空调没开就去开,空调坏了就去修啊(解决问题)!
巴菲特有一句风趣的名言:“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同理,困难摆在面前的时候,谁在退缩,谁来解决
肖阳据此分析,地下铁里的关键剧情大概率跟空调有关,场景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筛选出玩家中的problemsolver!
按照站台上电子地图的指引,他回到了地下二层,沿着通往2号口的路标一直走到尽头,这一站的中央控制室恰好就在自动扶梯的右侧——一个标记了“当心触电”的小屋。
小屋的门没有上锁,一推就开了。屋内左侧一整墙壁排满了红红绿绿的按钮,有的常亮,有的常暗,有的呼吸般闪烁着。
“如果我有存档的权限,现在一定会用上一次。”找到中央空调的控制开关,肖阳犹豫了两三秒后,按了下去。
“轰隆隆!”
一声巨响,大地开始颤动,顷刻间,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地震了!!!!!
天花板,墙壁,门窗,四周的一切建筑实体都被巨大的力量撕扯着,崩塌的声音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传来…
中央控制室里,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哇呜哇呜”地狂响着,墙壁上的很多指示灯都开始急剧地闪烁起来,意味着地铁站里的各项安保措施正在被恐怖的天灾肆虐地破坏着,剧烈的摇晃中,肖阳能做的只有抱头蹲下,龟缩在小屋的角落里。
“不愧是难度五星的场景,随便触发一个剧情都tm这么刺激!”
在这种级别的灾难里,1-2级的玩家基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抵抗力,他紧紧地闭着眼睛,在心里疯狂地吐槽着:【真要玩这么大吗那地震完了应该还有海啸啊,别藏着掖着了,一起端出来吧!】
“哗啦啦”
湍急的水流声从地下传来,海啸有没有还不清楚,但是地下铁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涌入未知来源的大量水流!
很明显,随着他这个problemsolver角色的出现,场景的节奏开始加快,那些没有被剧情选中的玩家骤然遇到这样的天灾,不管身处何地,死亡率应该都惊人的高。
而problemsolver受到剧情的庇护,躲在为了应付各种灾害而特别加固的中央控制室里,可以100%的保证安全。
可惜,这个安全的时效性有限,随着水流大量地涌入地下铁,如果problemsolver不能迅速逃生的话,结局仍旧是gameover。
“厉害啊,一环接着一环…”
十几秒后,随着震动的逐渐舒缓,肖阳利索地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一只小巧精致的笔式手电筒,那是他刚刚在控制室角落里捡到的。
【可以帮我鉴定一下这个物品吗】带着好奇,他直接通过l芯的专有信道问因菲尼特。
【没问题。信用度-3。】
名称:镰田浩毅的笔式手电筒
类型:工具
品质:普通
功能:照明
状态:良,电量77%,预计可以持续使用6-8小时
备注:镰田教授每天包里必备三样天灾救生物品:高热量易保存食物、500毫升水、笔式手电筒 4节7号干电池。教授说如果发生地震时自己位于地铁或地下街道,那么最好先到外面来,因海啸等因素易导致水进到地下,地上的人有可能会把地下的人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必要时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上来。这时笔式手电筒和4节干电池就能派上用场了,此物能连续使用8小时,足够有时间让我们自己从车站里爬出来。
“嘿,还真是地震加海啸啊!”
肖阳有些无语地摇摇头,打开手电筒,一拳砸开了因为扭曲而卡住了的屋门。
门外,果然是漆黑一片。
水流造成了主要供电线路的短路,地铁站里断电了。
顺着手电的微光扫视四周。
刚刚的强震威力惊人,好几面厚实的承重主体墙都开裂了,几乎所有的建筑附体都受损严重,距离最近的自动扶梯甚至被扭成了麻花。
大块的涂料,瓷砖碎片,水泥块,钢化玻璃渣不断地从高处落下,空气中充斥着大量的粉尘,既干扰呼吸,又影响视线。
“地震在东京应该很常见…但是这个级别的地震,我好像全无印象啊。”
肖阳捂着嘴巴,谨慎地穿行在地下二层的断瓦残垣里。
前樱花国的几个岛都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所以他们的建筑大多都是按照8.0以上的抗震系数建造的,而地铁这种重要的公共设施,建造时的抗震措施,更是远超一般建筑。
而且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方法主要是地面运动引发的惯性力,而地铁本身位于地下,所有的质量都在地面以下,也就是说,不会有维持惯性的那一部分地面以上的质量。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简单说,体波就是在地壳内部传输的机械波,而面波就是在地壳表面传输的机械波。
事实上,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绝大多数贡献都是面波。而地铁因为在地面以下,所以受面波的影响大幅减小。
一句话总结,地铁本身就对地震有很高比率的减伤效果,如果连地铁都在某次地震中损失严重,那么该次地震对于中高层和高层建筑的破坏…
可能会大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