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这个说法不知何时出现。
但华夏自古以来,年终岁尾,新年之初都是喜庆大日子。
长安城里,李唐皇室在进行各种祭祀,天地宗庙一个不落。
再有便是朝臣使节入宫朝贺,此时虽没到李世民称天可汗,四夷臣服之盛世。
但好歹天朝泱泱大唐,四周的小国部落却也不敢不敬,纷纷派遣使臣前来朝贺。
皇帝李渊自然是心情大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更何况喜事不止一件。
除了年节与朝贺外,随着春天的脚步的临近,冰雪开始消融,困扰关中许久的冰雪天气逐渐好转。
火炕在关中大力推行,再无百姓冻死之惨剧。
在陈叔达、魏徵和杜如晦等人的努力下,柴米价格纷纷回落,较之平时虽仍旧居高,却已算是合理范畴。
关中的民生逐渐恢复正常,长安街市井然有序。
李渊长舒一口气,总算能安心过年了。
除夕夜,进行过各种祭祀活动后,李渊下诏将诸多儿孙宣入宫中,团圆夜宴。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几个虽然明争暗斗,但家宴之上却仍旧要装出一副兄友弟恭,手足情深的样子来。
觥筹交错间,似乎一切其乐融融,李渊亦是老怀大慰。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他们李唐皇室,最后一顿团圆饭……
……
樊川潏河畔,居安里的乡亲们则是张灯结彩,炖肉煮菜,准备除夕年夜饭。
有道是丰年足鸡豚,今岁居安里全村都赚了钱,家家户户都是大鱼大肉。
男人们难得打上几壶好酒,孩童们吃到了梦寐以求的蜜饯果子;
对于妇人们而言,扯上几尺布,做一身新衣裳,更是莫大的享受。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一两个月,全都成了现实。
而且他们相信,好日子才只是开始,往后会越来越好。
不说得人恩果千年记了,乡亲们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好日子都是拜陈鱼所赐。
于是乎,从除夕中午开始,陈家柴门小院就没断过客人。
乡亲们纷纷登门拜年道贺,明知陈家什么都不缺,还是会提上一两件小礼物,以表感谢与敬意。
陈鱼和许二叔少不得要迎来送往,直到傍晚时分才得空闲。
天色已经不早,年夜饭得抓紧时间。
身为一个北方人,除夕夜没有饺子是不行的。
面团早就醒好,哑巴婶娘是擀面的好手,当陈鱼描述清楚形状薄厚,不一会儿,一堆胶皮就出现在眼前。
陈鱼专心致志在准备饺子馅,羊肉馅和猪肉馅都有。
可惜的是没有韭菜,这个季节只有骊山温泉或许能见到,专属皇家。
不过不打紧,等明年搞个大棚,冬天什么绿菜都能吃到。
眼下没有韭菜,大葱和菘菜馅也不错,加上调料,就开始包饺子。
不多一会,一个个小巧精致的水饺就成型了。
家里人对陈鱼捣鼓新奇玩意早已见怪不怪,蓉娘更是翘首以盼,小丫头的吃货属性完全被激发了。
一锅水饺,几道精致菜肴,陈家年夜饭算不上格外丰盛,一家人却也吃的其乐融融。
尤其是饺子,面皮里包裹肉馅,符合北方人惯常口味,再赋予一层团员之意后,甚得喜爱。
连素来饮食清淡的母亲陈氏都吃了不少,蓉娘更是撑的肚子圆鼓鼓。
大唐的除夕夜很简单,富贵之家或许还有丝竹歌舞助兴,或是家眷族人间行酒令,诗酬唱贺。
平民小户之家,尤其是人口不多的情况下,一顿团圆饭后,便显得有些乏味冷清。
陈鱼站在门口,看着暗沉沉的天空,以及远处隐见光辉的长安城,有些惆怅。
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之夜,难免有些想念春晚,想念春联,想念噼啪作响的鞭炮,想念曾经的亲人。
可惜时空相隔,永远见不着了。
不过还好,来到大唐之后,无论母亲陈氏,还是许二叔一家,都给予自己足够多的关怀。
家的温暖,始终都在。
时间已经临近子时,哑巴婶娘在洗刷碗筷,蓉娘则在摆放蜜饯果子和羹汤,为守岁做准备。
陈鱼瞧见,许二叔拿了些许香烛,在院子边点燃,默默朝着东南方向祭拜。
祭祖吗?
在后世,陈鱼也见过这种“路祭”方式。
流落在外的游子,不能回到祖籍祠堂或祖宗坟茔处祭奠,便在路边点了香烛纸钱遥祭,也算对先人尽一份孝心和思念。
许二叔大抵也是如此,瞧他面向东南,是祖籍东南吗?
这种时候,陈鱼没有多问,也没有打扰。
不想走近厅堂,母亲陈氏也在做相似的事情,她正在神龛前上香。
瞧见陈鱼,招手道:“小鱼儿,来上柱香,磕个头,祭拜先祖!”
“好!”
应尽义务,陈鱼当即上千,从母亲手中接过香烛。
可将香烛插入香炉的那一刻,目光落到神龛处,陈鱼不禁诧异,狐疑。
神龛之处,只放着一块牌位,上面只有简单一行字——列祖列宗之灵位。
这也忒草率了吧?
上面竟然没有姓氏称谓,没有任何标识信息。
而且,这等只摆一块牌位的做法也很奇怪。
即便是经历隋末战乱,家谱传承或有中断遗失,不慎遗失陈家历代先祖牌位。
但最起码,最近两三代先祖的名讳应该记得。
这年头,考科举入仕途等许多场合,至少要查问籍贯与祖上三代。
可是,神龛处空空如也。
甚至连早亡老爹的灵位都不曾见到。
陈鱼不禁心生疑窦,来到大唐许久,身为儿子,连父亲的名讳都不知晓。
小鱼儿残存的记忆里,也找不到相关信息。
印象里,好似小鱼儿幼时还被人嘲笑是没爹的野孩子……
至于重生后的这一两个月,母亲陈氏似乎也很少提到父亲。
对了!
陈鱼后知后觉地发现一件事,自己好似是——随母姓。
在古代父系社会,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还有,母亲的称谓…
古代女子出嫁,都会冠夫姓称某某氏,可母亲却单称陈氏。
父亲姓陈,母亲不知姓氏,直接从夫姓?
还是父亲是入赘陈家,所以自己随母姓?
抑或者……
陈鱼心中立即冒出几种推测,却难有定论。
思来想去,与其毫无根据地胡乱猜疑,倒不如直接询问。
“娘,我爹是谁?”
这个说法不知何时出现。
但华夏自古以来,年终岁尾,新年之初都是喜庆大日子。
长安城里,李唐皇室在进行各种祭祀,天地宗庙一个不落。
再有便是朝臣使节入宫朝贺,此时虽没到李世民称天可汗,四夷臣服之盛世。
但好歹天朝泱泱大唐,四周的小国部落却也不敢不敬,纷纷派遣使臣前来朝贺。
皇帝李渊自然是心情大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更何况喜事不止一件。
除了年节与朝贺外,随着春天的脚步的临近,冰雪开始消融,困扰关中许久的冰雪天气逐渐好转。
火炕在关中大力推行,再无百姓冻死之惨剧。
在陈叔达、魏徵和杜如晦等人的努力下,柴米价格纷纷回落,较之平时虽仍旧居高,却已算是合理范畴。
关中的民生逐渐恢复正常,长安街市井然有序。
李渊长舒一口气,总算能安心过年了。
除夕夜,进行过各种祭祀活动后,李渊下诏将诸多儿孙宣入宫中,团圆夜宴。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几个虽然明争暗斗,但家宴之上却仍旧要装出一副兄友弟恭,手足情深的样子来。
觥筹交错间,似乎一切其乐融融,李渊亦是老怀大慰。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他们李唐皇室,最后一顿团圆饭……
……
樊川潏河畔,居安里的乡亲们则是张灯结彩,炖肉煮菜,准备除夕年夜饭。
有道是丰年足鸡豚,今岁居安里全村都赚了钱,家家户户都是大鱼大肉。
男人们难得打上几壶好酒,孩童们吃到了梦寐以求的蜜饯果子;
对于妇人们而言,扯上几尺布,做一身新衣裳,更是莫大的享受。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一两个月,全都成了现实。
而且他们相信,好日子才只是开始,往后会越来越好。
不说得人恩果千年记了,乡亲们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好日子都是拜陈鱼所赐。
于是乎,从除夕中午开始,陈家柴门小院就没断过客人。
乡亲们纷纷登门拜年道贺,明知陈家什么都不缺,还是会提上一两件小礼物,以表感谢与敬意。
陈鱼和许二叔少不得要迎来送往,直到傍晚时分才得空闲。
天色已经不早,年夜饭得抓紧时间。
身为一个北方人,除夕夜没有饺子是不行的。
面团早就醒好,哑巴婶娘是擀面的好手,当陈鱼描述清楚形状薄厚,不一会儿,一堆胶皮就出现在眼前。
陈鱼专心致志在准备饺子馅,羊肉馅和猪肉馅都有。
可惜的是没有韭菜,这个季节只有骊山温泉或许能见到,专属皇家。
不过不打紧,等明年搞个大棚,冬天什么绿菜都能吃到。
眼下没有韭菜,大葱和菘菜馅也不错,加上调料,就开始包饺子。
不多一会,一个个小巧精致的水饺就成型了。
家里人对陈鱼捣鼓新奇玩意早已见怪不怪,蓉娘更是翘首以盼,小丫头的吃货属性完全被激发了。
一锅水饺,几道精致菜肴,陈家年夜饭算不上格外丰盛,一家人却也吃的其乐融融。
尤其是饺子,面皮里包裹肉馅,符合北方人惯常口味,再赋予一层团员之意后,甚得喜爱。
连素来饮食清淡的母亲陈氏都吃了不少,蓉娘更是撑的肚子圆鼓鼓。
大唐的除夕夜很简单,富贵之家或许还有丝竹歌舞助兴,或是家眷族人间行酒令,诗酬唱贺。
平民小户之家,尤其是人口不多的情况下,一顿团圆饭后,便显得有些乏味冷清。
陈鱼站在门口,看着暗沉沉的天空,以及远处隐见光辉的长安城,有些惆怅。
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之夜,难免有些想念春晚,想念春联,想念噼啪作响的鞭炮,想念曾经的亲人。
可惜时空相隔,永远见不着了。
不过还好,来到大唐之后,无论母亲陈氏,还是许二叔一家,都给予自己足够多的关怀。
家的温暖,始终都在。
时间已经临近子时,哑巴婶娘在洗刷碗筷,蓉娘则在摆放蜜饯果子和羹汤,为守岁做准备。
陈鱼瞧见,许二叔拿了些许香烛,在院子边点燃,默默朝着东南方向祭拜。
祭祖吗?
在后世,陈鱼也见过这种“路祭”方式。
流落在外的游子,不能回到祖籍祠堂或祖宗坟茔处祭奠,便在路边点了香烛纸钱遥祭,也算对先人尽一份孝心和思念。
许二叔大抵也是如此,瞧他面向东南,是祖籍东南吗?
这种时候,陈鱼没有多问,也没有打扰。
不想走近厅堂,母亲陈氏也在做相似的事情,她正在神龛前上香。
瞧见陈鱼,招手道:“小鱼儿,来上柱香,磕个头,祭拜先祖!”
“好!”
应尽义务,陈鱼当即上千,从母亲手中接过香烛。
可将香烛插入香炉的那一刻,目光落到神龛处,陈鱼不禁诧异,狐疑。
神龛之处,只放着一块牌位,上面只有简单一行字——列祖列宗之灵位。
这也忒草率了吧?
上面竟然没有姓氏称谓,没有任何标识信息。
而且,这等只摆一块牌位的做法也很奇怪。
即便是经历隋末战乱,家谱传承或有中断遗失,不慎遗失陈家历代先祖牌位。
但最起码,最近两三代先祖的名讳应该记得。
这年头,考科举入仕途等许多场合,至少要查问籍贯与祖上三代。
可是,神龛处空空如也。
甚至连早亡老爹的灵位都不曾见到。
陈鱼不禁心生疑窦,来到大唐许久,身为儿子,连父亲的名讳都不知晓。
小鱼儿残存的记忆里,也找不到相关信息。
印象里,好似小鱼儿幼时还被人嘲笑是没爹的野孩子……
至于重生后的这一两个月,母亲陈氏似乎也很少提到父亲。
对了!
陈鱼后知后觉地发现一件事,自己好似是——随母姓。
在古代父系社会,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还有,母亲的称谓…
古代女子出嫁,都会冠夫姓称某某氏,可母亲却单称陈氏。
父亲姓陈,母亲不知姓氏,直接从夫姓?
还是父亲是入赘陈家,所以自己随母姓?
抑或者……
陈鱼心中立即冒出几种推测,却难有定论。
思来想去,与其毫无根据地胡乱猜疑,倒不如直接询问。
“娘,我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