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寻冷冷的说:“他可真是疯了!”
夙潇思索着,想起关于这位王姬的传闻。
听说这位王姬并非楚王亲女,乃是景氏的嫡女,因为身体不好,从小便在府外养着,八年前,景氏的那位老祖宗不知怎的,想起这个在外养着的孙女,想要见一见,景臣便把她接了回来。
这个女儿没有见到那位老祖宗,不知怎的倒是见到了当今的王,听说楚王一见这女儿便特别欢喜,立即便收为义女,当时年纪还小,在楚宫住了三年,被楚王亲自教养,就是亲生的女儿也没有这般尊荣。后来,为了一个封号甚至在朝堂之上对朝臣大发雷霆,用五帝的帝号为她择了一个封号,又因是景氏的女儿,便封号帝景。
帝景王姬,虽不是楚王所出,可那尊贵荣华,就连亲女都不及其万分之一。
夙潇曾经见过这位王姬,就在他们到郢都的第三年,那时候哥哥的眼睛已经好了,在韩叔的帮助下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
那时,自己央求韩叔去拜见荀卿的时候带着自己,不料,楚王竟也在荀卿处。
而这位王姬,在享誉天下的荀卿面前,被楚王置于膝上,很是规矩,很是安静。
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而今,已经过了,五年之久。
景臣同夙寻还在说着话,可夙潇的思绪已经飘飞很远了。
夙寻的眼风扫过来,含着余怒未消的冷冽。
她有些不解:“哥哥,帝景是王姬,又是景臣的妹妹,她,几乎没什么不好。你为何这般生气?”
夙寻目光投向窗外,良久,才说:“她是没什么不好,于她来说,也许,唯一的不好,就是我不会娶她。”
夙潇还想问,夙寻已经打断了她:“你也不会同那昭陵成亲,我是不会同意的。你要嫁,也要嫁个自己喜欢的。韩叔,可真是太多事了。”
“多事什么?你们兄妹两个说话,我来的可是不巧?”门外传来一道凉凉的声音,这声音如半路飞烟,夹着丝丝冰霜,直直让夙潇一惊。
她抬眼看去,便见景臣被人推着进来,一袭月白衣衫,发上竖着白玉的冠,嘴角漾着微薄的笑,虽身体有疾,但那风骨不减半分。
夙寻过去,亲自将景臣推了进来:“你今日怎的也过来了,外面的雪这样大。”
“可不是我要过来,是朝儿听说你今天回来,欢喜的不得了,硬要让我亲自过来一趟看看你好不好。”
夙潇问道:“帝景,她似乎从没来过长符?”
景臣依然笑得温和:“你这么一说,倒也是。今日本想着带她一起,却不料楚王派人过来,说几日不见朝儿,思念的紧,派人接她进了宫。”
夙寻淡淡道:“王姬算来也是楚王一手养大,如今离了宫,这情分却依旧深厚。”
景臣含笑:“朝儿喜欢你,你以后当着她的面可莫要叫她王姬,这般生份让她难过。”
夙寻神色一凛,但没有反驳。
景臣看向夙潇,含笑说道:“潇潇,听闻昭陵前来提亲,你可有意同他结那秦晋之好。”
夙潇轻笑:“我想着,那昭陵倒是还好,只不过,我算着景臣也二十有三了吧,那娶亲总是在我之前的。”
景臣看着自己一双腿,依旧朗月风轻的说道:“我已身残,何苦带累了别家好好的女儿。”
夙潇看着他那副模样,想了想,竟果真点了点头:“嗯。你说的不错。”
夙潇看着夙寻脸色一点点变得奇怪,想了想,又说道:“可惜了你生的这样一副好皮囊。”
听到这话,景臣也不见半分恼怒,嘴角含笑:“想来,上天总是公平的,他夺走了我好好一双腿,也该让我生的好些。”
夙潇听了这话,眼神定在了夙寻右手小指处,夙寻察觉她异样的神色,将手又收了几分。
夙潇又想起那日光景。
自己坐在床上悠悠醒来,记忆一片空白,茫然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门被人推开,进来一个少年,盛世容颜,一身清华。
他笑容清雅,出尘若莲,声音却冷的出奇:“我救了你们,你哥哥伤了眼睛,大概要一年多才能好,他梦中喊着小曦,这可是你的名字?”
她心中涌起奇异的感觉,却说不清,只能呆呆点头。
其实,她不记得自己叫什么。
她看到哥哥断了半截的右指,心中有一股陌生的情绪在涌动,类似于疼痛的感觉。
当时,景臣的腿还未残。他告诉自己,那失掉的半截小指,是为了保护自己被砍,还有身上那惊心的伤口,无一不是为了自己所留。
她才知道,自己忘了的,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后来,见到了韩叔,那个在七国享有声誉的韩非。
往事已经太过久远,她抬起眼眸,恢复了眼底的清明。
景臣看着她:“此番广白为你敛了这胎纹,你也好动身前往大梁。”
夙寻听着这话,皱了皱眉,问道:“大梁?”
夙潇解释说:“嗯。大梁。”
“大梁,要你去那大梁做什么?”夙寻出声看向夙潇。
景臣笑言:“潇潇这些年在这长符,如今出去走一走也好,更何况韩叔让她去,定是有他的道理。最多也就是一年时间,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我只是不放心让她一人孤身在外,要不我给韩叔说说,同你一起去?”夙寻出声询问。
景臣听到这话,摇了摇头,好笑的说:“夙寻啊夙寻,你怕是不知道,这一年你不在,朝唐之上都快要翻天了,你若是再走一年,你倒是猜猜,到时会是怎样的光景?”
果真,夙寻沉默着,再没有多言。
夙潇出声:“我一人便好,我会带着终古,就算遇到危险,他们还能伤我不成?若我真被人所伤,我习这么多年的剑,也委实丢人,是怨不得别人的。”
夙寻开口:“这一路我同广白一起,路过广陵城时,他说要去故地看看,让我先走,他三日后辰时便来。”
“那便三日后吧,敛了这胎纹,总归让人安心些。”夙潇声音漠然。
景臣看着她做这般颜色,一手放在下颌,食指轻点,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浮现点点笑意。
夙潇察觉他神色柔和,问道:“你笑这样做什么?”
“只是觉得你没了这胎纹一定很有意思。”
景臣玩笑说:“你能生成这样,也委实不易,若是一下子便把那胎纹敛了,也确实有些可惜,我想,三日后,我带朝儿过来,她一直嚷着要见你,你们年岁相仿,应该能玩到一起。”
夙潇想了想,很平静的说:“我虽未见过帝景,却委实不觉得我同她能玩到一起。你们府上离长符也近,我出不得府,你有时也日日过来同我说话,她却不曾来过。这么些年,若是我真同她有些缘份,早该相识了,这般想来,我同她,是没有这个缘份的。”
景臣笑得肆意,连连点头:“你说的,却是不错。不过,我总得带她过来,同你见上一见。”
末了,眼神看向夙寻,问道:“这八年,你怎么将她养成这副性子的?”
夙寻得意的挑眉:“大概是我教的好。”
“教的好?嗯……你教的?”最后一句尾音上扬,夙寻没有答话,只是得意的笑着。
景臣走时,夙寻脸上浮现倦色,他斟了杯茶,独自饮着。
夙潇看着他眼底渐渐浮出的青灰,有些不忍:“你还坐在这里吗?要不你睡一会吧,我不出声,就坐在这。”
“我见到你高兴,不想睡,你过来,你想听什么,我都可以给你讲。”
“可是我现在不想听,你这一路行来,一定很累,又陪着我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等你睡醒了再说吧。”
夙寻放下茶杯,歪倒在榻上:“那我就在这儿睡,醒来之后我们一起用膳。”
夙潇点了点头,看见夙寻入睡,她便坐在一旁,果真不曾出声。
夙寻这一觉睡得沉,醒来时,屋内已经昏暗,依稀可见燃着的烛火点点光亮。
他声音有些哑:“潇潇?”
他呆了半晌,才发觉屋内没有人,下了床榻,移至院内,雪已经积了半尺厚,一脚踏下去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旁边不知何时过来一人,恭敬的喊道:“少爷,左边斥候申时来报,秦王离开咸阳,秘密前往大梁。”
“申时?消息传到这儿,再快也已有七天了吧。”
那侍卫恭敬的站着,没再说话。
天色已黑,夙寻站在无尽夜色中,慢慢眯起双眼,眼神迸出寒光,眸中墨色翻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夙潇思索着,想起关于这位王姬的传闻。
听说这位王姬并非楚王亲女,乃是景氏的嫡女,因为身体不好,从小便在府外养着,八年前,景氏的那位老祖宗不知怎的,想起这个在外养着的孙女,想要见一见,景臣便把她接了回来。
这个女儿没有见到那位老祖宗,不知怎的倒是见到了当今的王,听说楚王一见这女儿便特别欢喜,立即便收为义女,当时年纪还小,在楚宫住了三年,被楚王亲自教养,就是亲生的女儿也没有这般尊荣。后来,为了一个封号甚至在朝堂之上对朝臣大发雷霆,用五帝的帝号为她择了一个封号,又因是景氏的女儿,便封号帝景。
帝景王姬,虽不是楚王所出,可那尊贵荣华,就连亲女都不及其万分之一。
夙潇曾经见过这位王姬,就在他们到郢都的第三年,那时候哥哥的眼睛已经好了,在韩叔的帮助下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
那时,自己央求韩叔去拜见荀卿的时候带着自己,不料,楚王竟也在荀卿处。
而这位王姬,在享誉天下的荀卿面前,被楚王置于膝上,很是规矩,很是安静。
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而今,已经过了,五年之久。
景臣同夙寻还在说着话,可夙潇的思绪已经飘飞很远了。
夙寻的眼风扫过来,含着余怒未消的冷冽。
她有些不解:“哥哥,帝景是王姬,又是景臣的妹妹,她,几乎没什么不好。你为何这般生气?”
夙寻目光投向窗外,良久,才说:“她是没什么不好,于她来说,也许,唯一的不好,就是我不会娶她。”
夙潇还想问,夙寻已经打断了她:“你也不会同那昭陵成亲,我是不会同意的。你要嫁,也要嫁个自己喜欢的。韩叔,可真是太多事了。”
“多事什么?你们兄妹两个说话,我来的可是不巧?”门外传来一道凉凉的声音,这声音如半路飞烟,夹着丝丝冰霜,直直让夙潇一惊。
她抬眼看去,便见景臣被人推着进来,一袭月白衣衫,发上竖着白玉的冠,嘴角漾着微薄的笑,虽身体有疾,但那风骨不减半分。
夙寻过去,亲自将景臣推了进来:“你今日怎的也过来了,外面的雪这样大。”
“可不是我要过来,是朝儿听说你今天回来,欢喜的不得了,硬要让我亲自过来一趟看看你好不好。”
夙潇问道:“帝景,她似乎从没来过长符?”
景臣依然笑得温和:“你这么一说,倒也是。今日本想着带她一起,却不料楚王派人过来,说几日不见朝儿,思念的紧,派人接她进了宫。”
夙寻淡淡道:“王姬算来也是楚王一手养大,如今离了宫,这情分却依旧深厚。”
景臣含笑:“朝儿喜欢你,你以后当着她的面可莫要叫她王姬,这般生份让她难过。”
夙寻神色一凛,但没有反驳。
景臣看向夙潇,含笑说道:“潇潇,听闻昭陵前来提亲,你可有意同他结那秦晋之好。”
夙潇轻笑:“我想着,那昭陵倒是还好,只不过,我算着景臣也二十有三了吧,那娶亲总是在我之前的。”
景臣看着自己一双腿,依旧朗月风轻的说道:“我已身残,何苦带累了别家好好的女儿。”
夙潇看着他那副模样,想了想,竟果真点了点头:“嗯。你说的不错。”
夙潇看着夙寻脸色一点点变得奇怪,想了想,又说道:“可惜了你生的这样一副好皮囊。”
听到这话,景臣也不见半分恼怒,嘴角含笑:“想来,上天总是公平的,他夺走了我好好一双腿,也该让我生的好些。”
夙潇听了这话,眼神定在了夙寻右手小指处,夙寻察觉她异样的神色,将手又收了几分。
夙潇又想起那日光景。
自己坐在床上悠悠醒来,记忆一片空白,茫然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门被人推开,进来一个少年,盛世容颜,一身清华。
他笑容清雅,出尘若莲,声音却冷的出奇:“我救了你们,你哥哥伤了眼睛,大概要一年多才能好,他梦中喊着小曦,这可是你的名字?”
她心中涌起奇异的感觉,却说不清,只能呆呆点头。
其实,她不记得自己叫什么。
她看到哥哥断了半截的右指,心中有一股陌生的情绪在涌动,类似于疼痛的感觉。
当时,景臣的腿还未残。他告诉自己,那失掉的半截小指,是为了保护自己被砍,还有身上那惊心的伤口,无一不是为了自己所留。
她才知道,自己忘了的,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后来,见到了韩叔,那个在七国享有声誉的韩非。
往事已经太过久远,她抬起眼眸,恢复了眼底的清明。
景臣看着她:“此番广白为你敛了这胎纹,你也好动身前往大梁。”
夙寻听着这话,皱了皱眉,问道:“大梁?”
夙潇解释说:“嗯。大梁。”
“大梁,要你去那大梁做什么?”夙寻出声看向夙潇。
景臣笑言:“潇潇这些年在这长符,如今出去走一走也好,更何况韩叔让她去,定是有他的道理。最多也就是一年时间,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我只是不放心让她一人孤身在外,要不我给韩叔说说,同你一起去?”夙寻出声询问。
景臣听到这话,摇了摇头,好笑的说:“夙寻啊夙寻,你怕是不知道,这一年你不在,朝唐之上都快要翻天了,你若是再走一年,你倒是猜猜,到时会是怎样的光景?”
果真,夙寻沉默着,再没有多言。
夙潇出声:“我一人便好,我会带着终古,就算遇到危险,他们还能伤我不成?若我真被人所伤,我习这么多年的剑,也委实丢人,是怨不得别人的。”
夙寻开口:“这一路我同广白一起,路过广陵城时,他说要去故地看看,让我先走,他三日后辰时便来。”
“那便三日后吧,敛了这胎纹,总归让人安心些。”夙潇声音漠然。
景臣看着她做这般颜色,一手放在下颌,食指轻点,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浮现点点笑意。
夙潇察觉他神色柔和,问道:“你笑这样做什么?”
“只是觉得你没了这胎纹一定很有意思。”
景臣玩笑说:“你能生成这样,也委实不易,若是一下子便把那胎纹敛了,也确实有些可惜,我想,三日后,我带朝儿过来,她一直嚷着要见你,你们年岁相仿,应该能玩到一起。”
夙潇想了想,很平静的说:“我虽未见过帝景,却委实不觉得我同她能玩到一起。你们府上离长符也近,我出不得府,你有时也日日过来同我说话,她却不曾来过。这么些年,若是我真同她有些缘份,早该相识了,这般想来,我同她,是没有这个缘份的。”
景臣笑得肆意,连连点头:“你说的,却是不错。不过,我总得带她过来,同你见上一见。”
末了,眼神看向夙寻,问道:“这八年,你怎么将她养成这副性子的?”
夙寻得意的挑眉:“大概是我教的好。”
“教的好?嗯……你教的?”最后一句尾音上扬,夙寻没有答话,只是得意的笑着。
景臣走时,夙寻脸上浮现倦色,他斟了杯茶,独自饮着。
夙潇看着他眼底渐渐浮出的青灰,有些不忍:“你还坐在这里吗?要不你睡一会吧,我不出声,就坐在这。”
“我见到你高兴,不想睡,你过来,你想听什么,我都可以给你讲。”
“可是我现在不想听,你这一路行来,一定很累,又陪着我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等你睡醒了再说吧。”
夙寻放下茶杯,歪倒在榻上:“那我就在这儿睡,醒来之后我们一起用膳。”
夙潇点了点头,看见夙寻入睡,她便坐在一旁,果真不曾出声。
夙寻这一觉睡得沉,醒来时,屋内已经昏暗,依稀可见燃着的烛火点点光亮。
他声音有些哑:“潇潇?”
他呆了半晌,才发觉屋内没有人,下了床榻,移至院内,雪已经积了半尺厚,一脚踏下去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旁边不知何时过来一人,恭敬的喊道:“少爷,左边斥候申时来报,秦王离开咸阳,秘密前往大梁。”
“申时?消息传到这儿,再快也已有七天了吧。”
那侍卫恭敬的站着,没再说话。
天色已黑,夙寻站在无尽夜色中,慢慢眯起双眼,眼神迸出寒光,眸中墨色翻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