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谭平山的建议,栾实拨通了省纪委白丰收书记的电话,将平原的事情做了汇报,这似乎是应该做的事情,就像刘唐子上午一到办公室就给自己打电话一样,他也完全应该向省纪委及时汇报才是。这一段时间的心情太糟,加上事情的突然,弄的自己魂不守舍的,栾实深深地自责起来。
栾实放下电话,觉得舒服了很多,也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刚才的急躁和无以排遣的纷乱似乎得到了些许释放,而更大更多的疑惑却始终挥之不去。齐天翔嫖娼,或者强奸未遂,他不愿相信,而是根本就不信。
对齐天翔尽管他接触的不多,平时也只是工作上有些交往,但却对他印象很好,尤其是齐天翔身上那种文雅、谦逊的气度,以及低调、内敛的处事方法,甚至他说话不高的声调和不时吐露的诙谐,以及耐心倾听的专注神情,都使他身上有着不一样的清高和孤傲,使人有希望亲近的冲动。这样的人会做出这种鲁莽的事,而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不适宜的时间,的确是不可思议,又不合时宜。
由此也更加重了他无力无助的心态,以及心中的难以排解的苦闷,第一时间的冲动就想过打个电话给齐天翔问问情况,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一则他是当事人,很多事情不好说,也难以启齿。另外,齐天翔如今敏感的身份,贸然打电话也有曲意逢迎的意图,左右为难之际想到了谭平山,可电话却怎么也打不进去,一时间还真有种困兽的意思。
尽管转业已经几年,而且工作也几经变换,可栾实还是不适应地方的环境,怀念部队的生活和工作。他以前在省军区军事法庭做庭长,由于是专业干部,转业时部队要求地方对口安置,省军区政治部专门派人协调和联系,最终顶着阻力进了清河市中级人民法院,而且坐上了副院长的实职位置,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猜忌和妒忌,还有就是愤怒和仇视。他也知道自己的出现影响了某些人升迁的路径,甚至打乱了领导们原有的安排和单位的权利平衡格局,尤其是在院长即将退休,两位副院长中一位副院长挂职基层、另一位副院长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来自军队并可能有军界背景的他,就成为下一任院长位置最有利的竞争者。因此说什么的都有,他也感觉到处境的尴尬和人际关系的微妙,也想过低调和韬光养晦的策略,度过这一个敏感的时期,但自军队养成的雷厉风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以及相对单纯的处事原则,使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条件藏锋,尤其是分工分管经济和民事审判之后,很快就在中院获得了一个“黑脸包公”的绰号,这倒不是因为他黢黑的脸庞和不苟言笑的神情,而是他不讲情面、不听招呼、不看条子的“三不”原则,以及力主推出的多部门集中审案的方法,使得审案变得简单和透明,很快就得到了众多法官和干警的拥护,也得罪了很多方方面面的权贵。尤其是在受理一个外商投资企业与市内一家企业合资纠纷的案件,他坚持重事实、重证据的原则,顶住来自各方面的阻力,维护了市属企业及广大职工的权益,使得当时市里的主要领导很是不满,甚至在公开场合指责市中院不顾全大局,不维护市委的尊严,使得他在中院的处境更加被动,一度到了工作无法开展的地步。后来还是谭平山力派众议,将他从中院调到了市政法委,先是做二室主任,接着又任命为政法委副书记,并在市委换届时,全力推荐他任市纪委书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阻力,最后平衡的结果是市纪委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书记,也就意味着离市委常委仍有一步的距离,等于仍然戴着笼头在工作。
对于职位栾实似乎并不十分看重,尽管也渴望能走上一步,起码能够放开手脚做些工作,但似乎并不如他所愿,纪委的工作局面又回到了中院时的状态,而且更加的复杂和纠结。
“纪委工作是市委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是全市经济工作大局稳定的首要力量,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工作大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服务于大局,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谋划部门工作。”市委刘正书记和分管书记梁辉都不止一次地告诫忠告过他,尽管市委班子经过了换届,但更重要的工作是经济发展和相关数据,而不是反腐倡廉,制造轰动效应。他也曾将自己的苦恼毫无保留地说给谭平山,得到的也只是无奈的叹息。
“我们很多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意识中,反**就是抓贪官,而不是防范和监督,认为惩治**不是为了净化肌体,保证经济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而是对政绩的抹黑,是不光彩的事情。就像打黑除恶和整顿社会治安,就被认为是对繁荣的地方经济的一种制约,是对投资环境的一种压制或束缚,似乎无序的市场环境,散漫的社会秩序,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不是政治上的幼稚,就是助纣为虐的有意为之。”
尽管谭平山的话能够使他焦虑的心情得到一定的缓解,可过多的接触也会带来分管领导的不满,由此也更怀念在政法委工作的舒畅。他始终认为,在政法委工作的那段时间是转业到地方以后最舒心,最顺畅的时候,而近来,这种焦虑更是压迫着他的神经,原因是他部队的战友,一位好朋友自杀了。
在清河这样的中等城市,一位在职的副处级干部的自杀,当然不是一件小事,各种议论一时纷起,说什么的都有,但凡如今干部出事的几种可能都被提起,好几天不得消停,也只有盖棺论定的追悼会使议论烟消云散。
也只有栾实能清楚地知道他自杀的原因,因为他最后收到过朋友的遗书,而最痛的就是这原因居然连桌面也上不了,更别提什么神圣和崇高了。
无聊,这就是他自杀的原因,可这原因能被认可吗?一个四十多岁的市税务局副局长,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干部,因无聊而自杀,怎么说都有些无聊的意思。
可他确实是因为无聊而自杀,说得准确一些,是因为没有了目标而抑郁,因抑郁而自杀。这原因听来也让人不好理解,在如今下岗的下岗,低收入的低收入,物价飞涨、生计焦虑的时候,收入颇丰、职位稳定的他,会无聊的自杀,会没有目标。
但的的确确他没有了目标,这在他们多年的交往,以及交谈中清楚的表露着,而且也明白无误地说出了他的苦闷,与日常的焦虑不同,他的表现更多体现的是迷茫和困惑。
交谈中栾实也曾多次劝他麻木一些,中庸一些,但连自己都难以说服的言语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这些都是明白的,也清楚地记得他的苦闷,以及表情。刚转业时拼命三郎似的基层税务干部,作风正派、措施得力,特别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很快就带出了一支素质优良的队伍。做到了大市副局长位置以后的他,前几年还是依旧的意气风发、酬躇满志,但近几年却消沉了很多,人事关系的复杂,利益关系的纠葛,难以随波逐流的无奈,以及难以排解的苦闷和愤懑,加剧了他的郁闷和苦恼。原本想他也就是这样了,时间长了,心自然钝了,尽管他也表露出死的意思,但还是想他不过说说而已,万没想到他还是选择了这样的结局。
他没有过多的爱好,也没有过多的奢望和**,就是喜欢读书写文章,可渐渐也不写了。用他的话说:我不主管宣传,再写新闻稿件容易引起误解,写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还容易让人感觉不务正业,而且还真看不上那几个稿费。女人他是不沾的,道德和传统的底线他守得很牢,这也是他们能长期交往的原因之一,也是栾实佩服他的原因。钱他也是不缺的,他和妻子都在税务部门工作,又都是干部,收入应付支出太容易,也没必要受贿捞那几个钱。尽管也读书,但没有了目的,书也看的有气无力。
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没有了激情,有的只是抑郁,存在的意义不如盼丰收的农民,不如讨薪无着的打工者,不如在生存线上挣扎的贫困人群,他的结局除了自杀,还能有什么?
没有了物质富足不可怕,没有了信仰也不可怕,而没有了人生的目标,没有生存的动力才真正可怕,才是生存的悲哀,但如今说这些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朋友的自杀给栾实刺激很大,处理完朋友的后事之后,他专门约了谭平山喝了一场酒,将朋友去世,以及追悼会上都忍着的泪水和郁闷、苦恼,都一股脑地发泄了出来。
男子汉的眼泪不到最深最疼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流出的,这也是他始终坚信的,而最深最疼的时候竟然是无以言说的无奈,以及深深的苦闷和空寂。
那一晚谭平山静静听他说了很多,但能宽解他的却是心静等天凉的感触和劝导。
“心静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状态。也许只有深山道人或密林樵夫,才可以做到,或部分做到,因为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深山密林,节制**是生存的必须,也是心静的基础。
没有诱惑也就没有**,似乎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而没有诱惑或节制口舌之欲,心静似乎就有了基本的平台。
深山道人或密林樵夫,安贫乐道之余还会有更大的目标,道人不是为了受苦才走进深山道观的,也不是为了体验才清心寡欲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成仙所必须承受的;而樵夫砍柴不只是自用,也不是有趣或好玩,砍柴所得达到一定积累,或有一天走出大山密林,世俗也会使心绪纷杂无序。
所以,心静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也是很脆弱的。战火纷飞的年代,安定的生活环境,平静的社会秩序,就会使心宁静下来。饥寒交迫的时候,有个庇护的屋檐,有顿温饱的饮食,甚至一个馒头,都能使心如止水。而这一切又都是过程,久而久之心也就不会安静了。
说完了环境,说状态,而说完了状态,自然就要说现实了。
生活在城市,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和考验。且不说那些睁开眼就欠银行几百元的‘房奴’、‘车奴’,就说平头百姓的生活,出门就是多重的冲击,挤车时看着一辆辆私家车擦身而过,上班时等级和收入的距离,下班时灯红酒绿的饭局,休闲时琳琅满目的时尚,还有收入和支出的不相等,平衡谈何容易,更别提心静了。
摆在眼前的是这些,还有就是机关里当了科长想处长,想了处长盼局长;做生意的,日入百元想千元,有了千元想万元;上学的区重点之外有市重点,市重点之后还有省重点;本科读完有硕士,硕士之后有博士;怎能心静,又如何心静。
现实的诱惑如此巨大,而面临的考验又如此之多,似乎只能求得一时的心静了,有一户避风雨,有一衣御风寒,有一人共患难,已是难得,心静也就有了平衡。也许还不足以抵抗内心,健康时想想病患,温饱时想想饥寒,城市里想想乡下,心静或许就有了补偿。
安逸多了,平安就有些多余,阴雨少了,阳光就令人不满。心绪也是如此,有一想十,得陇望蜀,**如雨后野草,漫延只是因为缺少约束,而约束除了内心的修为,还有就是社会的力量。
十万元存款不多,可还有很多人没有;千万资产不少,前面还有很多亿万富豪;豪车豪宅,还有更多更好;这样的道理很多人明白,到还是抗不过世俗的诱惑。
酷暑难耐,任何的防暑手段都没有用,也改变不了现实,唯一可行的就是等待天凉,因为天凉是气候的变化,也是彻底解决的办法。心静不易,还得等待天凉。”
天凉能够带来清新,对气候,更对心情,因此栾实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起码应该尽力做才是,为了自己的职责,更为了自己的良心。想到这里,栾实走出了办公室,他要向梁辉汇报一下这件事,要听听他的看法,然后再决定是去平原还是到省城,他已经决定趟这条浑水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震动》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栾实放下电话,觉得舒服了很多,也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刚才的急躁和无以排遣的纷乱似乎得到了些许释放,而更大更多的疑惑却始终挥之不去。齐天翔嫖娼,或者强奸未遂,他不愿相信,而是根本就不信。
对齐天翔尽管他接触的不多,平时也只是工作上有些交往,但却对他印象很好,尤其是齐天翔身上那种文雅、谦逊的气度,以及低调、内敛的处事方法,甚至他说话不高的声调和不时吐露的诙谐,以及耐心倾听的专注神情,都使他身上有着不一样的清高和孤傲,使人有希望亲近的冲动。这样的人会做出这种鲁莽的事,而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不适宜的时间,的确是不可思议,又不合时宜。
由此也更加重了他无力无助的心态,以及心中的难以排解的苦闷,第一时间的冲动就想过打个电话给齐天翔问问情况,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一则他是当事人,很多事情不好说,也难以启齿。另外,齐天翔如今敏感的身份,贸然打电话也有曲意逢迎的意图,左右为难之际想到了谭平山,可电话却怎么也打不进去,一时间还真有种困兽的意思。
尽管转业已经几年,而且工作也几经变换,可栾实还是不适应地方的环境,怀念部队的生活和工作。他以前在省军区军事法庭做庭长,由于是专业干部,转业时部队要求地方对口安置,省军区政治部专门派人协调和联系,最终顶着阻力进了清河市中级人民法院,而且坐上了副院长的实职位置,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猜忌和妒忌,还有就是愤怒和仇视。他也知道自己的出现影响了某些人升迁的路径,甚至打乱了领导们原有的安排和单位的权利平衡格局,尤其是在院长即将退休,两位副院长中一位副院长挂职基层、另一位副院长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来自军队并可能有军界背景的他,就成为下一任院长位置最有利的竞争者。因此说什么的都有,他也感觉到处境的尴尬和人际关系的微妙,也想过低调和韬光养晦的策略,度过这一个敏感的时期,但自军队养成的雷厉风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以及相对单纯的处事原则,使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条件藏锋,尤其是分工分管经济和民事审判之后,很快就在中院获得了一个“黑脸包公”的绰号,这倒不是因为他黢黑的脸庞和不苟言笑的神情,而是他不讲情面、不听招呼、不看条子的“三不”原则,以及力主推出的多部门集中审案的方法,使得审案变得简单和透明,很快就得到了众多法官和干警的拥护,也得罪了很多方方面面的权贵。尤其是在受理一个外商投资企业与市内一家企业合资纠纷的案件,他坚持重事实、重证据的原则,顶住来自各方面的阻力,维护了市属企业及广大职工的权益,使得当时市里的主要领导很是不满,甚至在公开场合指责市中院不顾全大局,不维护市委的尊严,使得他在中院的处境更加被动,一度到了工作无法开展的地步。后来还是谭平山力派众议,将他从中院调到了市政法委,先是做二室主任,接着又任命为政法委副书记,并在市委换届时,全力推荐他任市纪委书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阻力,最后平衡的结果是市纪委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书记,也就意味着离市委常委仍有一步的距离,等于仍然戴着笼头在工作。
对于职位栾实似乎并不十分看重,尽管也渴望能走上一步,起码能够放开手脚做些工作,但似乎并不如他所愿,纪委的工作局面又回到了中院时的状态,而且更加的复杂和纠结。
“纪委工作是市委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是全市经济工作大局稳定的首要力量,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工作大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服务于大局,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谋划部门工作。”市委刘正书记和分管书记梁辉都不止一次地告诫忠告过他,尽管市委班子经过了换届,但更重要的工作是经济发展和相关数据,而不是反腐倡廉,制造轰动效应。他也曾将自己的苦恼毫无保留地说给谭平山,得到的也只是无奈的叹息。
“我们很多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意识中,反**就是抓贪官,而不是防范和监督,认为惩治**不是为了净化肌体,保证经济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而是对政绩的抹黑,是不光彩的事情。就像打黑除恶和整顿社会治安,就被认为是对繁荣的地方经济的一种制约,是对投资环境的一种压制或束缚,似乎无序的市场环境,散漫的社会秩序,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不是政治上的幼稚,就是助纣为虐的有意为之。”
尽管谭平山的话能够使他焦虑的心情得到一定的缓解,可过多的接触也会带来分管领导的不满,由此也更怀念在政法委工作的舒畅。他始终认为,在政法委工作的那段时间是转业到地方以后最舒心,最顺畅的时候,而近来,这种焦虑更是压迫着他的神经,原因是他部队的战友,一位好朋友自杀了。
在清河这样的中等城市,一位在职的副处级干部的自杀,当然不是一件小事,各种议论一时纷起,说什么的都有,但凡如今干部出事的几种可能都被提起,好几天不得消停,也只有盖棺论定的追悼会使议论烟消云散。
也只有栾实能清楚地知道他自杀的原因,因为他最后收到过朋友的遗书,而最痛的就是这原因居然连桌面也上不了,更别提什么神圣和崇高了。
无聊,这就是他自杀的原因,可这原因能被认可吗?一个四十多岁的市税务局副局长,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干部,因无聊而自杀,怎么说都有些无聊的意思。
可他确实是因为无聊而自杀,说得准确一些,是因为没有了目标而抑郁,因抑郁而自杀。这原因听来也让人不好理解,在如今下岗的下岗,低收入的低收入,物价飞涨、生计焦虑的时候,收入颇丰、职位稳定的他,会无聊的自杀,会没有目标。
但的的确确他没有了目标,这在他们多年的交往,以及交谈中清楚的表露着,而且也明白无误地说出了他的苦闷,与日常的焦虑不同,他的表现更多体现的是迷茫和困惑。
交谈中栾实也曾多次劝他麻木一些,中庸一些,但连自己都难以说服的言语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这些都是明白的,也清楚地记得他的苦闷,以及表情。刚转业时拼命三郎似的基层税务干部,作风正派、措施得力,特别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很快就带出了一支素质优良的队伍。做到了大市副局长位置以后的他,前几年还是依旧的意气风发、酬躇满志,但近几年却消沉了很多,人事关系的复杂,利益关系的纠葛,难以随波逐流的无奈,以及难以排解的苦闷和愤懑,加剧了他的郁闷和苦恼。原本想他也就是这样了,时间长了,心自然钝了,尽管他也表露出死的意思,但还是想他不过说说而已,万没想到他还是选择了这样的结局。
他没有过多的爱好,也没有过多的奢望和**,就是喜欢读书写文章,可渐渐也不写了。用他的话说:我不主管宣传,再写新闻稿件容易引起误解,写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还容易让人感觉不务正业,而且还真看不上那几个稿费。女人他是不沾的,道德和传统的底线他守得很牢,这也是他们能长期交往的原因之一,也是栾实佩服他的原因。钱他也是不缺的,他和妻子都在税务部门工作,又都是干部,收入应付支出太容易,也没必要受贿捞那几个钱。尽管也读书,但没有了目的,书也看的有气无力。
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没有了激情,有的只是抑郁,存在的意义不如盼丰收的农民,不如讨薪无着的打工者,不如在生存线上挣扎的贫困人群,他的结局除了自杀,还能有什么?
没有了物质富足不可怕,没有了信仰也不可怕,而没有了人生的目标,没有生存的动力才真正可怕,才是生存的悲哀,但如今说这些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朋友的自杀给栾实刺激很大,处理完朋友的后事之后,他专门约了谭平山喝了一场酒,将朋友去世,以及追悼会上都忍着的泪水和郁闷、苦恼,都一股脑地发泄了出来。
男子汉的眼泪不到最深最疼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流出的,这也是他始终坚信的,而最深最疼的时候竟然是无以言说的无奈,以及深深的苦闷和空寂。
那一晚谭平山静静听他说了很多,但能宽解他的却是心静等天凉的感触和劝导。
“心静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状态。也许只有深山道人或密林樵夫,才可以做到,或部分做到,因为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深山密林,节制**是生存的必须,也是心静的基础。
没有诱惑也就没有**,似乎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而没有诱惑或节制口舌之欲,心静似乎就有了基本的平台。
深山道人或密林樵夫,安贫乐道之余还会有更大的目标,道人不是为了受苦才走进深山道观的,也不是为了体验才清心寡欲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成仙所必须承受的;而樵夫砍柴不只是自用,也不是有趣或好玩,砍柴所得达到一定积累,或有一天走出大山密林,世俗也会使心绪纷杂无序。
所以,心静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也是很脆弱的。战火纷飞的年代,安定的生活环境,平静的社会秩序,就会使心宁静下来。饥寒交迫的时候,有个庇护的屋檐,有顿温饱的饮食,甚至一个馒头,都能使心如止水。而这一切又都是过程,久而久之心也就不会安静了。
说完了环境,说状态,而说完了状态,自然就要说现实了。
生活在城市,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和考验。且不说那些睁开眼就欠银行几百元的‘房奴’、‘车奴’,就说平头百姓的生活,出门就是多重的冲击,挤车时看着一辆辆私家车擦身而过,上班时等级和收入的距离,下班时灯红酒绿的饭局,休闲时琳琅满目的时尚,还有收入和支出的不相等,平衡谈何容易,更别提心静了。
摆在眼前的是这些,还有就是机关里当了科长想处长,想了处长盼局长;做生意的,日入百元想千元,有了千元想万元;上学的区重点之外有市重点,市重点之后还有省重点;本科读完有硕士,硕士之后有博士;怎能心静,又如何心静。
现实的诱惑如此巨大,而面临的考验又如此之多,似乎只能求得一时的心静了,有一户避风雨,有一衣御风寒,有一人共患难,已是难得,心静也就有了平衡。也许还不足以抵抗内心,健康时想想病患,温饱时想想饥寒,城市里想想乡下,心静或许就有了补偿。
安逸多了,平安就有些多余,阴雨少了,阳光就令人不满。心绪也是如此,有一想十,得陇望蜀,**如雨后野草,漫延只是因为缺少约束,而约束除了内心的修为,还有就是社会的力量。
十万元存款不多,可还有很多人没有;千万资产不少,前面还有很多亿万富豪;豪车豪宅,还有更多更好;这样的道理很多人明白,到还是抗不过世俗的诱惑。
酷暑难耐,任何的防暑手段都没有用,也改变不了现实,唯一可行的就是等待天凉,因为天凉是气候的变化,也是彻底解决的办法。心静不易,还得等待天凉。”
天凉能够带来清新,对气候,更对心情,因此栾实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起码应该尽力做才是,为了自己的职责,更为了自己的良心。想到这里,栾实走出了办公室,他要向梁辉汇报一下这件事,要听听他的看法,然后再决定是去平原还是到省城,他已经决定趟这条浑水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震动》随时随地轻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