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几人把花全部移植完毕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天了,刚移植过来的植物还有点萎焉,很多原本已经快绽放的花苞可能因为换地的原因,还蜷缩在哪里,花儿还没开始真正的扎根在这里,姚重华从池塘里捞水上来小心的给它们浇上。
这天老弼擘过来,让姚重华神荼郁垒去弼擘窑看看,“这几天啊,我们又制作了几个水缸的模型,还有一些陶罐,就是木炭,我们也是按照你上次做的方法也做了一堆,今天就准备烧些小陶罐试试,上次重华小童说小陶罐烧四个时辰便可,所以特地来找你们一起去看看,毕竟你们才有经验。”
几人一听,也没有推脱,院子里剩下的亭顶茅草就让孔丁和木容去盖好了。
到了弼擘窑,巫祝已经在那里了,就等他们人齐了,就开始请窑神,然后就开始烧窑,其实这次没他们多少的事,经过了上次看到的神奇后,弼擘窑的弟子们皆是跃跃欲试,看样子用不着姚重华、神荼、郁垒几个小孩动手,他们就坐在台阶上,时不时的看着火的温度就行了。
巫祝做完法事,就过来一起坐在台阶上,问姚重华:“之前我听闻水缸之所以能做成,是因为窑神告诉了你方法?请问,确有此事吗?”
姚重华皱皱眉头,这个巫祝虽然年轻,但是但凡能当上巫祝的,在才学和见识方面都多于普通老百姓,甚至在智力上,都会高于蒙昧未开化的百姓。
姚重华很想跟巫师说不是,可是这跟之前他在百姓面前说的不一样,摆明了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脸,所以他又硬着头皮点点头,他有些后悔了,果然说一个谎话,需要用其他一百个谎言来圆谎。
“能告诉我,窑神是怎么跟你说的吗?”巫祝慢慢的开口,看向姚重华的眼里有一些期望。
这可把姚重华难住了,他也不知道神怎么说话,大概就是……“也没有怎么跟我说,就是在我看到木材的时候让我灵光一现,我就想到了可以用木材做木炭,在我看到窑炉的时候,让我明白窑炉后面需要在开一个口子。”
巫祝疑惑,这么简单就是神明的告之的办法?“就是这样?我侍奉神明这么多年,神明却从没有跟我说过话,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不够虔诚。”
“那什么,有时候神迹并不一定就是神明显现了真身,而是当你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让你灵光一现,为你排忧解难,那也可能是神明对你的指引,神明无处不在,你平时多思考,多游历,甚至多看看竹简,都有好处的,好的神明都会心疼百姓,一味的对他们跪拜而浪费了服务百姓的时间,他们也是不喜的。”可不是嘛,多读书,多思考,多一点经验,再难的问题也终会想到办法的,但是如果每天以为只要跪拜神就能什么事情都迎刃而解,那怎么可能?
“好的,谢谢你。”得到了姚重华的指点,巫祝沉思状的迈着步伐离开了,怪不得自己坐了法事,水缸却烧不出来,姚重华疏于做法的,却得到了神明的庇佑。
巫祝走了弼擘窑的弟子们来了,除了九窠都在,他们热情的向姚重华请教一些关于制作水缸的要领,如果今天的小陶罐烧成了,明天就直接继续要烧三个水缸,他们对于水缸的经验远远少于做陶罐的,问个清楚,以保明天万无一失。
这边,孔丁和木容在摆弄着茅草,准备编织好了就拿到亭顶上盖着,皋陶带着几个贵族进来了。
皋陶走在最前面,对贵族们说道:“几位大人,这洪灾的整治现在也到了一定的阶段了,我们终于可以稍稍的放宽心一些了。”
众人皆笑着点头,“是啊,近段时间,可是把大首领给累坏了。”
大臣伯闵却注意到了皋陶的神情:“大首领,这次治理洪灾的效果非常好,大大减少了东夷的伤亡和损失,为何您看上去却如此忧愁?”
皋陶叹了口气,“水患的事是解决了,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秦不虚是个眼明之人,他因为年纪比较小,所以皋陶为了多训练他,时常带着他做事,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大概懂得皋陶在想什么,“大首领说的可是仁政之下,百姓却依然难脱狼虎野兽的本性?仅仅是仁政似乎不能真正的感化和教化百姓。”
皋陶点头,又叹了一口气,才说:“是啊,我们以仁德感化的方法实施了又三年了,但是效果甚微,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我们越是想以温和的办法感化他们,他们却不接受我们的好意,反而更加的有恃无恐。”
在场的几人都沉默了,确实是这样,在平时开展工作的时候,很多部落的首领是认同他们的做法的,有一些则是当面表示赞成,背地里却阳奉阴违,只想着从中转空子,趁机从大首领这里捞取好处不算,甚至故意发动民众骚扰别的部落,让别的部落深受其害,别的部落首领告发到皋陶这里来,皋陶又想着仁德,而对他们从轻发落,这也让原本支持他仁政的部落首领也开始变得不支持了。
伯闵也担忧道:“这样确实也不是办法,大首领,我们得想办法尽快解决才能稳定东夷啊。”
“大首领可有想到什么法子?”
皋陶点点头,“是有一个法子,不过不是我想到的,是我的义子姚重华提醒了我。”
众人一听,顿时有些八卦,毕竟姚重华现在可是坊间最热议的一个人物了。
“哦?大首领,我们都知道那个聪明绝世的少年住在您的家,没想到现在已经是您的义子了,真是恭喜啊。”
“恭喜大首领,当初把重华小主救上来也没想这么多,但是他在龙山带的时间不久,却做了好几个大事呢。”
“重华小主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有人说他是圣人,其实在下也是信的,水煮之法,当街打权贵,提出模制水缸,改造窑炉和木炭,凡是知道的人都对他的才能感到不可思议啊。”
“你还少说了一点吧。”皋陶说道:“他还大不敬的没请神明就开窑,惹得众怒要拿他祭窑,我也只从这个冲突里看到了我们自以为教化的好的百姓,其实还是差强人意啊。”
秦不虚当时就在现场,他对此是深有体会啊,愤愤说道:“东夷废除以活人祭祀已有几十年,但是谁能想到他们的冲动,差点让这个要人命的陋习再次萌发。”
这事也让皋陶想想就有后怕,如果他晚一点赶到,说不定姚重华现在已经被割首而死了,“你们还不知道的是,重华之所以会掉入洪水之中,不是因为他没有跑过大洪水,而是被族人拿来祭祀河神的。”
大臣们听到皆惊讶,东夷竟然还有这等残忍的事情发生,真是太泯灭人性了,还是被族人这样对待,那得是多么险恶?!
伯闵道:“大首领,那小主提出的是什么法子?我们得赶紧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皋陶道:“他说仁政是正确的,但是同时也需要法治并行。”
“法治?何为法治?”
“就是制定典法,来约束百姓的行为,现在大家都是找到了我这个大首领,方能言公,但是有了典法,到时候我们在明堂下设执法大臣,百姓有冤屈,可以向执法大臣申诉,执法大臣按照典法,如果百姓犯法,我们可按照典法上的要求惩罚他们。”
大臣们一听,觉得合情合理,只是不敢现在就妄下定论,惩罚百姓能回让他们造反的,还得回去仔细琢磨一番。
皋陶有心改变现状,他觉得法治可行,于是又暗示了一下这些大臣:“大家看我家几个孩子移植来的植物,什么地方该放什么植物,什么颜色,多大的范围,他们已经被我的孩子设计好了,等这些花开放的时候才会好看,错落有致。你们也回去想想典法之事是否可行,如果大家觉得可以,我们就开始制定法典。”
大臣点头应是,他们看到这个院子里虽然被分为不规则的小块,细看却发现其中也是有一定规则的,而且现在即使没开着花,但是光光是这样的景致也让人赏心悦目,看来制定出规则来约束大家也会有好的结果,他们回去后定要好好思考这件事的利弊。
而弼擘窑里的小陶罐经过了大半天的烧制,现在是时候出窑了,巫祝也回来了,这回巫祝走进来,神情比早上放松多了,“刚才我听了你的话,出门边走边品味着,就这样走到了河边,几个小姑娘在用罐子舀水洗衣,陶罐太重了,她们洗的衣服又多,我想帮她们打水,但是我一个人根本帮不了全部人,于是我就沉下来想你说的话,我要多思考,就在这时,我看到旁边有几个干得不能吃被人丢弃的葫芦,我也灵光一闪,用石头把葫芦砸了一小半,竟也能舀起水来,这可比罐子轻多了,真是多谢重华小圣人的提示。”
那边巫祝兴奋的说着自己的事迹,这边姚重华才知道原来葫芦瓢的用法现在才被发现,难道他们以前都是只知道葫芦能吃?
出窑的仪式开始了,这跪来跪去的姚重华已经麻木了,心里没有一点负担的就跪了。
而刚刚烧出来的陶罐让众人更惊喜,他们之前烧陶罐的成功率只有三成,而这次时间这么短,成功率竟然能达到七成,而且陶罐的质地更紧密,更好看,激动的众人把姚重华高高的跑向天空,这人真的是他们的福星,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九窠从弼擘窑的门口往里看,远远的看着他们制陶成功的兴奋样子,师父说他心术不正,不愿意再教导他,让他不得再入弼擘窑,而大首领则是让龙山所有的窑厂不在收他,在龙山待不住了,他将要远行,只是不知道要去哪里。
这天老弼擘过来,让姚重华神荼郁垒去弼擘窑看看,“这几天啊,我们又制作了几个水缸的模型,还有一些陶罐,就是木炭,我们也是按照你上次做的方法也做了一堆,今天就准备烧些小陶罐试试,上次重华小童说小陶罐烧四个时辰便可,所以特地来找你们一起去看看,毕竟你们才有经验。”
几人一听,也没有推脱,院子里剩下的亭顶茅草就让孔丁和木容去盖好了。
到了弼擘窑,巫祝已经在那里了,就等他们人齐了,就开始请窑神,然后就开始烧窑,其实这次没他们多少的事,经过了上次看到的神奇后,弼擘窑的弟子们皆是跃跃欲试,看样子用不着姚重华、神荼、郁垒几个小孩动手,他们就坐在台阶上,时不时的看着火的温度就行了。
巫祝做完法事,就过来一起坐在台阶上,问姚重华:“之前我听闻水缸之所以能做成,是因为窑神告诉了你方法?请问,确有此事吗?”
姚重华皱皱眉头,这个巫祝虽然年轻,但是但凡能当上巫祝的,在才学和见识方面都多于普通老百姓,甚至在智力上,都会高于蒙昧未开化的百姓。
姚重华很想跟巫师说不是,可是这跟之前他在百姓面前说的不一样,摆明了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脸,所以他又硬着头皮点点头,他有些后悔了,果然说一个谎话,需要用其他一百个谎言来圆谎。
“能告诉我,窑神是怎么跟你说的吗?”巫祝慢慢的开口,看向姚重华的眼里有一些期望。
这可把姚重华难住了,他也不知道神怎么说话,大概就是……“也没有怎么跟我说,就是在我看到木材的时候让我灵光一现,我就想到了可以用木材做木炭,在我看到窑炉的时候,让我明白窑炉后面需要在开一个口子。”
巫祝疑惑,这么简单就是神明的告之的办法?“就是这样?我侍奉神明这么多年,神明却从没有跟我说过话,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不够虔诚。”
“那什么,有时候神迹并不一定就是神明显现了真身,而是当你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让你灵光一现,为你排忧解难,那也可能是神明对你的指引,神明无处不在,你平时多思考,多游历,甚至多看看竹简,都有好处的,好的神明都会心疼百姓,一味的对他们跪拜而浪费了服务百姓的时间,他们也是不喜的。”可不是嘛,多读书,多思考,多一点经验,再难的问题也终会想到办法的,但是如果每天以为只要跪拜神就能什么事情都迎刃而解,那怎么可能?
“好的,谢谢你。”得到了姚重华的指点,巫祝沉思状的迈着步伐离开了,怪不得自己坐了法事,水缸却烧不出来,姚重华疏于做法的,却得到了神明的庇佑。
巫祝走了弼擘窑的弟子们来了,除了九窠都在,他们热情的向姚重华请教一些关于制作水缸的要领,如果今天的小陶罐烧成了,明天就直接继续要烧三个水缸,他们对于水缸的经验远远少于做陶罐的,问个清楚,以保明天万无一失。
这边,孔丁和木容在摆弄着茅草,准备编织好了就拿到亭顶上盖着,皋陶带着几个贵族进来了。
皋陶走在最前面,对贵族们说道:“几位大人,这洪灾的整治现在也到了一定的阶段了,我们终于可以稍稍的放宽心一些了。”
众人皆笑着点头,“是啊,近段时间,可是把大首领给累坏了。”
大臣伯闵却注意到了皋陶的神情:“大首领,这次治理洪灾的效果非常好,大大减少了东夷的伤亡和损失,为何您看上去却如此忧愁?”
皋陶叹了口气,“水患的事是解决了,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秦不虚是个眼明之人,他因为年纪比较小,所以皋陶为了多训练他,时常带着他做事,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大概懂得皋陶在想什么,“大首领说的可是仁政之下,百姓却依然难脱狼虎野兽的本性?仅仅是仁政似乎不能真正的感化和教化百姓。”
皋陶点头,又叹了一口气,才说:“是啊,我们以仁德感化的方法实施了又三年了,但是效果甚微,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我们越是想以温和的办法感化他们,他们却不接受我们的好意,反而更加的有恃无恐。”
在场的几人都沉默了,确实是这样,在平时开展工作的时候,很多部落的首领是认同他们的做法的,有一些则是当面表示赞成,背地里却阳奉阴违,只想着从中转空子,趁机从大首领这里捞取好处不算,甚至故意发动民众骚扰别的部落,让别的部落深受其害,别的部落首领告发到皋陶这里来,皋陶又想着仁德,而对他们从轻发落,这也让原本支持他仁政的部落首领也开始变得不支持了。
伯闵也担忧道:“这样确实也不是办法,大首领,我们得想办法尽快解决才能稳定东夷啊。”
“大首领可有想到什么法子?”
皋陶点点头,“是有一个法子,不过不是我想到的,是我的义子姚重华提醒了我。”
众人一听,顿时有些八卦,毕竟姚重华现在可是坊间最热议的一个人物了。
“哦?大首领,我们都知道那个聪明绝世的少年住在您的家,没想到现在已经是您的义子了,真是恭喜啊。”
“恭喜大首领,当初把重华小主救上来也没想这么多,但是他在龙山带的时间不久,却做了好几个大事呢。”
“重华小主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有人说他是圣人,其实在下也是信的,水煮之法,当街打权贵,提出模制水缸,改造窑炉和木炭,凡是知道的人都对他的才能感到不可思议啊。”
“你还少说了一点吧。”皋陶说道:“他还大不敬的没请神明就开窑,惹得众怒要拿他祭窑,我也只从这个冲突里看到了我们自以为教化的好的百姓,其实还是差强人意啊。”
秦不虚当时就在现场,他对此是深有体会啊,愤愤说道:“东夷废除以活人祭祀已有几十年,但是谁能想到他们的冲动,差点让这个要人命的陋习再次萌发。”
这事也让皋陶想想就有后怕,如果他晚一点赶到,说不定姚重华现在已经被割首而死了,“你们还不知道的是,重华之所以会掉入洪水之中,不是因为他没有跑过大洪水,而是被族人拿来祭祀河神的。”
大臣们听到皆惊讶,东夷竟然还有这等残忍的事情发生,真是太泯灭人性了,还是被族人这样对待,那得是多么险恶?!
伯闵道:“大首领,那小主提出的是什么法子?我们得赶紧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皋陶道:“他说仁政是正确的,但是同时也需要法治并行。”
“法治?何为法治?”
“就是制定典法,来约束百姓的行为,现在大家都是找到了我这个大首领,方能言公,但是有了典法,到时候我们在明堂下设执法大臣,百姓有冤屈,可以向执法大臣申诉,执法大臣按照典法,如果百姓犯法,我们可按照典法上的要求惩罚他们。”
大臣们一听,觉得合情合理,只是不敢现在就妄下定论,惩罚百姓能回让他们造反的,还得回去仔细琢磨一番。
皋陶有心改变现状,他觉得法治可行,于是又暗示了一下这些大臣:“大家看我家几个孩子移植来的植物,什么地方该放什么植物,什么颜色,多大的范围,他们已经被我的孩子设计好了,等这些花开放的时候才会好看,错落有致。你们也回去想想典法之事是否可行,如果大家觉得可以,我们就开始制定法典。”
大臣点头应是,他们看到这个院子里虽然被分为不规则的小块,细看却发现其中也是有一定规则的,而且现在即使没开着花,但是光光是这样的景致也让人赏心悦目,看来制定出规则来约束大家也会有好的结果,他们回去后定要好好思考这件事的利弊。
而弼擘窑里的小陶罐经过了大半天的烧制,现在是时候出窑了,巫祝也回来了,这回巫祝走进来,神情比早上放松多了,“刚才我听了你的话,出门边走边品味着,就这样走到了河边,几个小姑娘在用罐子舀水洗衣,陶罐太重了,她们洗的衣服又多,我想帮她们打水,但是我一个人根本帮不了全部人,于是我就沉下来想你说的话,我要多思考,就在这时,我看到旁边有几个干得不能吃被人丢弃的葫芦,我也灵光一闪,用石头把葫芦砸了一小半,竟也能舀起水来,这可比罐子轻多了,真是多谢重华小圣人的提示。”
那边巫祝兴奋的说着自己的事迹,这边姚重华才知道原来葫芦瓢的用法现在才被发现,难道他们以前都是只知道葫芦能吃?
出窑的仪式开始了,这跪来跪去的姚重华已经麻木了,心里没有一点负担的就跪了。
而刚刚烧出来的陶罐让众人更惊喜,他们之前烧陶罐的成功率只有三成,而这次时间这么短,成功率竟然能达到七成,而且陶罐的质地更紧密,更好看,激动的众人把姚重华高高的跑向天空,这人真的是他们的福星,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九窠从弼擘窑的门口往里看,远远的看着他们制陶成功的兴奋样子,师父说他心术不正,不愿意再教导他,让他不得再入弼擘窑,而大首领则是让龙山所有的窑厂不在收他,在龙山待不住了,他将要远行,只是不知道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