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略显清冷的会同馆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肆意舞动。

  身为素攀武里国王子的那空膺,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汉语,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只见他双手递上一沓厚厚的宝钞说道:“大人,这点小意思,实在不成敬意。

  还望大人在贵国朝堂之上,多美言几句。

  我素攀武里国对大明向来敬仰有加,从先辈起便盼着能与大明永结同好,亲如一家。

  只是近来在贸易上,遇到了些许难题,实在是让我们愁眉不展啊……”

  会同馆大使微微皱眉,目光在那沓宝钞上短暂停留。

  他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旋即移开。

  只听会同馆大使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

  他神色严肃的说道:“王子殿下,这可使不得。

  我大明向来公正严明,对待友邦亦是一视同仁,绝不偏袒。

  贸易之事,自有一套严谨的规矩可循,岂是我一人能随意左右的?

  这关乎着两国的长远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

  那空膺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仍不死心。

  他向前凑近一步,压低声音,犹如怕被旁人听见一般说道:“大人,您在大明官场人脉广泛,声名远扬。

  只需稍稍通融通融,帮我们一把。

  若此事能成,日后我素攀武里国定有重谢,绝不让大人您白白费心。”

  会同馆大使心中有些动摇,这沓宝钞的确是不小的诱惑。

  可他也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稍有不慎,恐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会同馆大使眉头紧锁,思索片刻,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那空膺王子,我大明律法森严,容不得丝毫触犯。

  贪污达到60两银子,便是死罪。

  若贪污数额再多,那等待的将是凌迟、五马分尸、剔骨等惨绝人寰的极刑。

  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王子殿下可莫要将本官往那绝路上逼啊!”

  那空膺赶忙摆手,脸上笑容愈发殷切。

  他语气急切的解释道:“大人切莫误会,本王子绝无行贿之意。

  如今大明火器之名威震四方,战法之新颖令周边各国无不敬仰,我们素攀武里国更是如此。

  国内有诸多仰慕大明军事文化的贵族子弟,听闻贵国开办了一所洪武军事学院,皆渴望能进入其中。

  他们希望与贵国年轻将领深入交流,学习先进的军事知识。

  如今我手中这些大明宝钞,便是他们自愿奉上的学费,烦请大人帮忙转呈给贵国皇帝陛下。”

  说着那空膺一边仔细观察着会同馆大使的表情,眼中满是期待,希望能消除对方的疑虑。

  会同馆大使这才长舒一口气,脸上的紧张之色稍缓。

  只见他神情凝重的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需即刻上报礼部,再由礼部转呈陛下。

  这中间所需时日不少,还望王子殿下耐心等待。

  毕竟这涉及到两国邦交以及我大明的军事教育,每一步都得谨慎行事。”

  会同馆大使心中明白,这件事确实超出了自己的处理范畴。

  必须层层上报,容不得丝毫差错。

  那空膺忙不迭的点头,如同捣蒜一般。

  “为表诚意,我方愿开放多处商埠,为两国之间的民间贸易大开方便之门。

  如今大明宝钞在各国贸易中已经颇具威望,素攀武里愿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将大明宝钞定为两国贸易结算的指定货币。

  如此一来,两国贸易必将更加顺畅,情谊也会愈发深厚。”

  那空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表达自己的诚意,促成此事。

  实际上洪武军事学院这件事本身,与朱棡、朱标兄弟的谋画,以及会同馆内的洽谈均紧密相连。

  对于提出在大明开设洪武军事学院这一设想的朱棡来说,从当下局势来看,此事确有一定的可行性。

  然而前行之路,却布满了荆棘与挑战。

  如今火器在大明军事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其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巨大威力,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与北元的数次交锋中,火器的轰鸣让敌人闻风丧胆。

  可传统观念的束缚却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横亘在前行的道路上。

  朝堂之上不少官员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过于注重将领的品德修养和兵法谋略。

  他们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我大明以礼义仁信治天下,将领需德才兼备,兵法谋略乃克敌制胜之根本。

  那些奇技淫巧,不过是旁门左道,怎能登大雅之堂!”

  对具体的军事技术,尤其是火器这种被视为“奇技淫巧”的事物,不屑一顾。

  毕竟军事领域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骑射、冷兵器作战的传统,使得一些保守将领对火器和新式战法充满偏见。

  他们固执地认为火器威力不稳定、操作复杂,远不如传统武器可靠。

  就像老将陈亨,在朝堂上就曾大声疾呼:“那火器不过是一时之兴,战场上瞬息万变。

  若关键时刻火器出了岔子,岂不是要让我大明儿郎白白送命!

  还是刀枪剑戟,骑射功夫,才是我军立足之本!”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严重阻碍了军事学院的推广与发展。

  也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学员们对火器使用和新式战法学习的热情。

  但不可否认,大明也具备推行此事的诸多有利条件。

  当下大明手工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宛如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宝库。

  火器院在枪械制造方面,已积累了相当的技术,能够生产出如鸟嘴铳、洪武大炮等多种类型的火器。

  那些火器工匠们日夜钻研,不断改进工艺,为火器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这无疑为学院开展火器使用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仿佛为学员们搭建了一座通往先进军事技术的桥梁。

  同时朝廷也有能力,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

  那些在与北元、倭寇作战中身经百战的工匠、将领,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就像朱棡的岳父魏国公徐达,他不仅熟知兵法,更在战场上亲身体验过火器的威力,深知其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

  徐达曾对麾下将领说道:“时代在变,我们的战法也得变。

  火器虽有不足,但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我大明军队克敌制胜的神兵利器。”

  这些开明将军犹如一本本活生生的军事教科书,完全可以担任学院的教师,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倾囊相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最新章节,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