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四零八章 前所未有的实训安排

小说: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虚 更新时间:2025-01-16 23:25:30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天工二十六年到了年尾,没有和往年年底一样变得格外冷清,甚至比平常时节更加的热闹。

  因为来年正月十七是朱简烜的五十岁生日,海外藩国君主全部拖家带口的来到了顺天府,在外实训的皇子们和宗室勋贵也在年末陆续赶回了顺天府。

  大明本土外地的官员,在过年前几天才回家,过完年就马不停蹄的赶紧赶回来,继续忙活庆典的事情。

  还有很多海外出身的官员,在本土已经没有真正的老家了,所以直接留在顺天府过年。

  除夕这天,朱简烜在新宫后宫正殿主持家宴,朱简烜的所有子孙家人全部到场,在宴会之前首先朝拜朱简烜这个大家长。

  朱简烜坐在御座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影,心中也是满怀着感慨。

  朱简烜自从二十岁开始,每个月四次召在受孕期的妃嫔侍寝,总体上以平均每年四个的速度生儿子。

  年龄到了四十岁之后,召妃嫔侍寝的频率缩减到了每个月两次,生育速度也稍微放慢了。

  到今年朱简烜马上五十岁了,已经有了总计一百零三个儿子。

  其中最大的几个儿子马上三十岁了,年满二十岁的也已经有四十个了,他们也已经有了几个到几十个儿子。

  朱简烜的孙子算起来已经有三百多个了。

  所以哪怕只让儿子和孙子们出来拜见,也已经是乌压压的一大片人了。

  等再过个十几年,朱简烜就真的有百子千孙了。

  这些孩子能起到什么作用,他们和他们的后代未来要怎么安置,都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朱简烜心里面想着事情,表面上倒没有什么变化。

  笑呵呵的受了子孙们的礼拜,稍微说了几句勉励叮嘱的话,让他们各自入座就餐了。

  然后现场开始歌舞表演,并通过广播电视直播表演的内容。

  有了电视直播之后,朱简烜就专门叮嘱过负责主持表演的官员,让艺人以全天下看电视的观众为目标。

  平时尽可能对着摄像机表演和说话,而不只是单纯对着现场的观众。

  主持人说话的时候也要提到电视观众。

  让皇宫的表演活动形式,慢慢的向后世的新年和春节电视晚会靠拢。

  家宴在晚上十点就结束了,现场的人员可以自行回去休息,不过表演还将继续直播到午夜。

  钟鼓楼在零点到来时敲响钟声,舞台主持人宣布新年到来。

  皇宫内外开始燃放烟花。

  在空前热闹的彻夜欢庆活动中,天工二十六年正式结束,天工二十七年到来。

  朱简烜一觉睡到早上六点,七点钟才起来洗漱完毕,八点钟在天宫殿升座,接受子孙、宗室、勋贵、藩君们的朝拜。

  朱简烜让长子朱靖坤站出来,宣布了一道惯例性的新年圣旨,就宣布朝会结束了,让他们各自去娱乐。

  然后一直到正月初十这天,朱简烜再次召了自己十二个年龄最长的儿子进宫开会。

  行礼之后,朱简烜开口一句话,就让这些人都愣住了:

  “等过完年,你们一起去广东,把广东省和广州府的主官全部换下来。

  “包括布政使、提点邢狱、按察使、都指挥使,以及广州知府、广州提刑官,还有所有的参政。

  “因为按照我定下的规矩,你们实训过的地方,在我选出太子之前,你们的直属上下级和同级官员,都不能进京任职。

  “现在你们都到了布政使、参政、知府这一级,你们的上级和同级官员有机会在十年内进京。

  “所以这一次就不让你们有普通官员当上级和同级官僚了。

  “我同时也是想要看看,你们这群人在没有普通官僚的协助的情况下,能不能稳妥的处理整个省份的高层事务。”

  现场的十二个皇子明显卡顿了半秒钟,然后才反应过来一起躬身领命:

  “儿臣遵旨……”

  此时他们的心中,仍然还在疯狂的转着圈,猜测自己父皇的真正意图。

  把十几个皇子集中到一起实训,这在以前还没有发生过,让十几个皇子直接负责一个地方的管理,也是前所未有。

  他们这些皇子之间是不是竞争身份?皇帝是不是要通过他们之间的直接对比来选出继承人?

  现在的勋贵藩君继承人筛选制度,就是在勋贵和藩君满六十岁的时候,从所有的儿子之中筛选。

  自己父皇现在五十岁了,应该也是准备在六十岁的时候选出继承人?

  但是,一个省的那么多官职,谁来当高级的主官?谁来当次级的佐贰官?谁又只能当低级官员和部门主官啊?

  关键是,当知府和参政的人,怎么和当布政使和提刑官的上级竞争啊?

  当布政使的能不能给知府下不可能完成的命令?当知府的能不能主动给布政使制造麻烦?

  如果做了这样的事情,如果被皇帝父亲发现了,会不会直接淘汰出局?

  在这种情况下,让地位没有本质差别的兄弟们,能够配合自己做事的能力,是不是也是一种脱颖而出的方式?

  甚至于,父皇就是想要考察这种能力吗?

  只要稍微动脑子想想就觉得非常的麻烦啊,皇子们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到应该怎么做。

  只能揣测自己这位特立独行的父皇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朱简烜看着儿子们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果然继续说明自己准备好的更加我详细的安排了:

  “老大当布政使,老二当提点邢狱使,老三当按察使,老四当都指挥使。

  “老五、老六、老七、老八你们四个,去给四司衙门的兄长当佐贰官,同时担任下属主要机构的主官。

  “老九、老十、老十一、老十二你们四个,首先挂布政使司参政的官衔,同时再兼任一个下属主要府的知府和提刑官。

  “老九你去当广州知府,老十当广州提刑官。

  “名义上的职务是这样安排的,但是你们这个职务负责的具体事务,不是你们自己决定的。

  “全部都要由你们兄弟内部协商讨论决定。

  “官衔最大的老大,也不能对广东政务一言而决,不能命令老九他们去做事。

  “只是在的朝廷各部衙门,需要广东布政使对接事务的时候,在广东下属各府州县,需要广东布政使决策的时候。

  “老大你再顶着布政使的官衔出来,将你们兄弟共同做出的决定拿出来,向上递交或者向下公布出来。

  “其他所有人的职务也都是一样的,担任的职务只是你们与外部对接的窗口和媒介,不是你们本人的真实权力分配方式。

  “你们所有人的权力都是完全一样的,广东省的所有事务由你们共同讨论决定。

  “而如果我直接找你们的时候,你们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回复我们,你们也要按时将你们的报告交给我。

  “你们的具体任务,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省事务的传统处理流程,同时探索以集体决议的形式处理衙门事务的方法和流程。

  “在这样的基础上,完成对广东省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

  “主要是广州府的规模太大了,在广东省内作战的比重也太大了,已经影响了广东省总体军政经济事务的均衡。

  “所以你们要在合理拆分广州府的同时,对广东其他各府州县的行政区划做出合理化的调整。

  “你们可以选择同心协力或者互相扯皮,我只看最终的结果如何。

  “如果我给你们安排的任务被你们搞砸了,那你们十二个人有可能全部淘汰出局。

  “若你们兄弟之中,有人莫名其妙的生病受伤,那你们全部淘汰出局。”

  朱简烜的细节和要求说完,现场的十二个兄弟都麻了。

  让他们学习掌握省级机构的运转流程没问题,他们接下来本来就应该去参与相应流程了。

  拆分广州府并调整广东行政区划的任务也很正常。

  这个时代的广州府的规模太大了,几乎囊括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全部土地。

  后世的清远、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东莞、深圳、香港、澳门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广州府辖区内。

  这片区域集中华南地区的大部分重要工业产业,这里不只是整个广东省的核心精华地区,也是华南地区的真正精华地区。

  广州府的地位实在太过重要,影响到了广东省官员和广州府官员的关系,存在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广州府具体要怎么拆分,朱简烜可以参考前世的区划,但也不准备照搬。

  神洲前世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后世的各个地级市,与明清时期的府,并不是一脉相承的。

  在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省和县之间的这级区划就基本没有稳定过。

  民国废省存道,废府存县,后来又有了行署、专区,地区,还把城区单独拆出来,学欧美搞过城市。

  这些区划反复的取消再设立,改名换姓再拆分,合并之后再拆分,拆分之后再合并,前前后后不知道折腾了不知道多少次。

  现在大明是在使用了数百年的广州府的基础上,直接完成工业化后的合理化拆分。

  不需要拆的像前世历史上那么散。

  不过朱简烜也没有直接安排好怎么拆,而是让自己的皇子们去调查讨论做计划。

  朱简烜最后再按照他的计划给出建议。

  对于这些皇子们而言,朱简烜给出的规则着实有点诡异。

  “以集体决议的形式处理衙门事务……”

  没有一个说话算话的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权力,要决定任何事情都要其他人都同意。

  如果有人故意扯皮的话,那所有事情全都办不成。

  如果有人不想参与竞争了,那是不是可以通过单纯的扯皮拖延,把这一批十二个兄弟全部拖下水?

  不过皇子们也都不是傻子,稍微动动脑子就明白老爹想要的是什么了。

  要让他们兄弟捏着鼻子合作,斗而不破。

  学会集体妥协,而不是捉对厮杀到你死我活,或者相互称臣效忠分阵营之后再厮杀。

  十二个兄弟酝酿了一小会儿,大皇子朱靖坤就直接举手询问:

  “父皇,如果一项事务,有的兄弟同意,有的兄弟不同意,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朱简烜理所当然的给了安排:

  “你们兄弟十二个投票,赞成人数超过三分之二的,直接执行并向通政司报备。

  “若是反对人数超过三分之二的,则直接不推行,但同样也要向通政司报备,送到我的办公室存档。

  “支持和反对的人数都不到三分之二的,那就在投票之后报给我做决定。”

  十二个皇帝们听完之后,心中立刻就泛起了各种各样的揣测。

  大部分皇子都下意识的觉得,父皇这次是要考验他们构建人脉圈的能力了。

  在没有额外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在所有人地位基本平等的情况下,让其他人支持自己。

  还要在这种情况下,把皇帝交代的事情事情也办好,想想就让人感觉头大。

  他们觉得这是父皇真的要上强度,来做比较认真的筛选了。

  大部分皇子的心态类似,都仍然是竞争性的。

  也有一些心态不同的皇子,此时心中泛起了些许不一样的想法。

  特别是朱靖坤,作为大皇子,本来已经觉得,自己大概率没有机会成为继承人了。

  现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对未来的期待的方向,也跟弟弟们稍微有点区别。

  朱靖坤有些不确定的揣测,自己父皇是不是想让皇子们去摸索,在不担任决策人员的时候怎么发挥作用呢?

  自己父皇的习惯,一向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

  而他的皇子们,完成了学业和实训之后,能力都是足够担任绝大部分官员,他们都是皇族的新一代精英成员。

  但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的绝大部分都当不上皇帝。

  在下一代皇帝继位之后,如果这些皇族精英们都赋闲话,那就实在是太过浪费了。

  朱靖坤把自己老爹的心态揣摩的大差不差。

  朱简烜跟大部分儿子的想法不一样,儿子们本能的觉得父皇就是要筛选出一个继承人,其他人都是等待淘汰的陪衬。

  但朱简烜安排的这次实训考核的是他们所有人,而不是为了筛选一个继承人。

  古代历史上典型的皇子夺嫡的流程,首先要有几个最有人望和能力的皇子,主动要站出来参与夺嫡。

  其他的普通皇子和臣子们,可能会选择追随其中的一个皇子,也就是要站队。

  皇子们站队完成之后,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厮杀了。

  朱简烜其实并不是不让他们互相争斗,那是没有办法完全规避的事情。

  朱简烜主要是想规避这个流程的第二点。

  不想让普通的皇子主动自贬身份,不想让他们以臣子身份自居,进而去追随和侍奉其他的兄弟。

  朱简烜未来也准备给所有皇子一定的本钱,让他们全都不需要强行站队。

  让皇子们在不站队的情况下做事。

  并试图让大明未来的政治决策制度逐渐倒向集体决策。

  大明神洲本土的地理环境情况,塑造了追求统一并信赖权威的社会文化。

  这个社会文化氛围之下,没办法直接实现平民共和,强行改过去的结果就是天下大乱。

  本土的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环境异常复杂,需要中央朝廷有充分的力量,统筹整个天下的发展和建设。

  与此同时,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这两次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战争后,皇帝的神圣性不断衰减。

  再加上基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百姓识字率不断上升,君权神授那一套早就无法让读书人真正信服了。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下,最合适的政治结构就是中央集权配合小集体决策。

  按照朱简烜自己的经验,一个人的思维判断能力是有极限的,难以统筹整个世界的规划并处理重要事务。

  但是如果有资格产育儿决策的人太多,就会导致互相扯皮和效率低下乃至政策反复。

  所以要采用少数人参与的小集体内部决策,决策之后共同执行。

  实际上,前世责任内阁制度的国家,大部分也是这样的决策逻辑,这是经过了时代检验的可行方案。

  在政策的延续性和效率上,比美式的直接民选总统负责制度更高。

  朱简烜准备选一个儿子当皇帝,作为未来的大明决策集体的核心,再找几个有能力的皇子参与决策。

  再让其他所有完成实训,有足够能力的皇子在外部监督。

  但如何让他们之间斗而不破,让他们之间不会自相残杀,是个需要继续仔细思量规划的问题。

  同时还要考虑,不能让过多的宗室成员占据朝堂要职,要给民间的普通人留出足够的上升空间,并共同维护这套制度。

  所以大部分皇子以后不能直接担任行政职务,而是尽可能以皇室财团职务和监督职务为主。

  议会?参议院?检察院?这些名义上的公开权力下面,还要有保障他们话语权和人身安全的基本盘产业和力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不革命,大明不革命最新章节,大明不革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