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京城。
内阁五阁老,高拱、胡宗宪、李春芳、海瑞、朱衡,于紫禁城觐见。
一如上次欧罗巴大陆出现重大变故,法兰西王国为西班牙帝国觐见一般,时隔数月,萧皇贵妃娘娘也要分娩了。
事关龙嗣,圣上龙驾腾移,重返紫禁城,但在朝廷中,关注度显然没有皇后分娩那么大。
皇后、皇贵妃,一步之差,但境地却天差地别。
皇后,是皇帝正妻,后宫之首,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母仪天下。
皇贵妃,则是皇帝侧室中地位最高者,高于其他妃嫔,但始终低于皇后。
皇后,是皇帝嫡妻,所生皇子为嫡皇子,在“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的正统继承中,占据着绝对优势。
皇贵妃,是皇帝侧室中最高等级,相当于副后,可也只是相当于,所生皇子与其他妃嫔所生皇子均为庶出,地位永远低于嫡皇子。
皇后统领后宫,管理后宫所有事务,而皇贵妃,则只有皇后不在,或皇后不便时,才能代理皇后管理后宫。
就如先前,皇后孕晚,这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务,就暂时先交给了皇贵妃沈氏。
在服饰上,皇后与皇帝一样,能穿明黄色服饰,在朝冠上,镶有三百二十颗明珠,皇贵妃却只能穿金黄色服饰,在朝冠上,明珠不过一百九十二颗。
皇后年俸禄千两,皇贵妃年俸禄八百两。
皇后去世称崩,葬礼规格与帝格无二,可与皇帝合葬帝宫,皇贵妃去世称薨,葬礼规格低于皇后,多葬于妃园墓。
在永陵的万年吉壤中,已经葬下了圣上的原配皇后,孝洁肃皇后陈氏,孝烈皇后方氏两位仙逝皇后。
如果今朝皇后不遭废后,也能葬入永陵万年吉壤中,但萧皇贵妃却大可能葬入妃园墓中。
另外,皇后最特殊的方面,便是能与皇帝同受百官朝贺,拥有与玉玺印章几乎相同的皇后之玺,尽管太祖高皇帝规定,“后宫不得干政”,可皇后却从法理上拥有单独处理政务的权力,圣上所降旨意,为圣旨,而皇后所降旨意,是懿旨。
而这份权力,皇贵妃却没有半分。
所以,文武百官对此次萧皇贵妃分娩,反应平平,哪怕降下龙子,也是庶皇子。
在此之前,大明朝已经有八位嫡、庶皇子降生,今所留的,两位庶皇子,废裕王朱载垕,景王朱载圳两人。
论嫡庶,萧皇贵妃所生,是庶皇子,论长幼,废裕王不提,景王可还在大明朝南面活动着呢。
非嫡非长,贤与不贤,尚是未知之数,萧皇贵妃与皇后,都属于民间之女,在皇后分娩时,朝野内外无数人士巴结逢迎,要不是国丈、国舅铸下大错,即便皇后所生太平公主,一位大明朝侯爵就呼之欲出了。
但萧皇贵妃分娩,从朝廷到地方,都没有向萧家巴结逢迎的迹象。
论现实,这天底下,恐怕没有官场更现实了。
人走茶凉,在官场,人有时候还没走,茶就已经凉了。
萧皇贵妃分娩,远比皇后顺利,阁臣们还走在紫禁城中,便听到太监、宫女的高喊称颂,“萧皇妃娘娘诞下龙子”。
阁臣们的脚步都不由得顿了下,喜悦之余,又不免有几分复杂。
不管怎么说,大明朝又多了位皇子,以后圣上龙驭归天,皇位总不至于再在废裕王、景王之间选择,多了个选择。
复杂的是,数月前,万众期盼的嫡子降生该多好。
“福王,可以出京就藩了。”海瑞开口道。
高、胡、李、朱俱是一愣,差点忘了,景王朱载圳先被逐国、裕王朱载垕再被废逐国后,其子,也是皇孙的朱翊钧,被迫留在京城,以备不测。
初住在海瑞府上,封王后迁回原裕王府,今福王府,海瑞与李妃约定,两家结为了儿女亲家。
一转眼,福王朱翊钧都快四岁了,皇家早慧,据说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萧皇贵妃诞子,众人复杂,无人注意的角落,海瑞率先想起了自己的亲王女婿。
京城是个牢笼,至少对于福王朱翊钧来说是这样的,能早日跳出去,也能多为自己活一日。
高拱走在最前,声音却能无误传到最后的朱衡耳中,说道:“萧妃子初诞,福王离京就藩之事,不必那么急吧?”
作为传统文臣,高拱的想法很简单,在京的龙子龙孙越多越好,一来,江山社稷传承无忧,二来,夺嫡之争,向来对文官之首有利,左右逢源,火中取栗。
这份险恶用心,倒是不难想,海瑞立刻反驳道:“几年前,元辅曾是裕王府下的中流砥柱,后因严嵩、徐阶之流,和前裕王朱载垕绝了情义,与前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共同倒严、倒徐,以致前裕王走投无路,误入歧途,上演子逼父宫的闹剧,裕王被废被逐,福王以国本在京数年,难道,元辅顾念往日旧情,欲辅皇孙上位?”
诛心之言。
别说福王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就是立为储君,在朝的高拱,在野的张居正,都会日夜坐立不安,毕竟,朱载垕逼宫失败,被废逐国,二位国之栋梁也是出了一分力气的。
那福王,从出生之日不久,就住在海家,受海母影响,受海瑞教导,别看小小年纪,“君父”二字,早已深入内心。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是严嵩、徐阶、张居正、高拱,说白了严嵩内阁最常说的话,但说归说,想可未必。
海瑞认为“君父亦会犯错”,却发自内心,至诚至孝。
如果福王朱翊钧成为储君,再成为大明皇帝,必将迎回废裕王,尊为太上皇,到那时候,一旦反攻倒算,他和张居正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辅皇孙上位,决然不可能!
不愿辅人上位,却留人在京,再说下去,就把“无耻”二字刻在头上了,高拱默然闭上了嘴。
胡宗宪、李春芳、朱衡全程眼观鼻鼻观心,对同僚斗法,皇家事务不感兴趣。
慈宁宫,到了。
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
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
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
宫闱之中,常有诵经礼佛之声,以排遣妃嫔心中的孤寂,萧皇贵妃居于此地,则单纯为佛前信徒。
民间广禁山门,但在宫廷中,道、佛俱存,却无人敢于说什么。
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
面阔七间,当中五间各开四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
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四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
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四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此宫殿建于嘉靖十五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的。
在全国选妃后,萧皇贵妃便住在了这里,而另一位王氏皇贵妃,则住进了同等序列改清宁宫的慈庆宫。
红墙绿瓦,端是恢宏。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黄锦将五位阁老引入了大佛堂。
而大佛堂的楹联,赫然是“人生哪有多如意,只求万事半秤心”。
这与杭州府灵隐寺的楹联相同,看来,这位萧皇贵妃心仰之刹,便是灵隐寺了。
圣上未至,阁老们饶有兴趣地望着大佛堂的如来,慈祥、庄严。
“汝贤(海瑞字),出南平,起杭州,闲暇之余,可曾入灵隐寺一观?”李春芳望着海瑞问道。
在他的西游记中,充斥着道、佛斗法,难免也对这座千年古刹感兴趣。
等西游记修改完毕,珍藏也好,传说也罢,李春芳和门客吴承恩还想再写本志怪书。
吃了西游记的亏,李春芳不准备再写本朝背景,准备再向前写写,元忽略,就宋朝。
今见了这副楹联,想到了灵隐寺,李春芳脑海中多了不少构思。
这座始建于东晋的寺庙,距今己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著名的佛门胜地。
相传天竺神僧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
后由南朝梁武帝赐田扩建,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
延续至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已名满大江南北,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貌似有不少构思成书的地方。
“没有。”海瑞摇摇头道。
在杭州府时,不论是任淳安知县,还是任州知府,他都忙于政务,甚至是提着天子剑去砍人,虽说知道该寺中有些龌蹉,但还不到他出手的地方。
海妻倒是在锦衣卫护送下去过,敬香礼佛不久,就有了孕事,就是海瑞如今的儿子,子不语怪力乱神,海瑞不信这个,但海妻和海母却心怀敬意,准备等海瑞什么时候告老还乡,或者罢官去职,路过江南时,要再去拜一拜。
李春芳叹了口气,说道:“无趣。”
像海瑞这样的人,除了君父,便是百姓,岂止是目中无人,简直是目中无物。
搁在以前的朝廷,海瑞必然登临不了高位,更别说入阁拜相,哪怕被提拔,也是用完就扔。
为官啊,要和光同尘。
不过,心里的腹诽,却不可能说出来,口才、能力,海瑞都碾压他,真要在佛前辩论,只会自取其辱。
小小的插曲过后,安抚萧妃睡下,看过皇子的朱厚熜,便来到了大佛堂。
五位阁老不约而同地,微仰着头,迎着圣目,喜声道:“恭喜圣上诞下龙子,天佑大明!”
照例的迎喜。
朱厚熜点点头,吩咐道:“内阁回去之后,拟个王号,拟个爵位,呈进宫来。”
闻言。
阁臣们一惊。
那个爵位,不用猜想,就知道是给萧妃父亲的,皇后诞女都能值个侯爵,皇贵妃诞子,少说也能值个伯爵。
区区一个不能世袭的伯爵,这对内阁,对朝廷来说,算不得什么,封授了就封授了。
但那个王号,没猜错的话,是给小皇子拟的,刚出生就被封王,这在本朝是没有先例的,往前追溯,一直要追溯到唐朝。
王号代表了一年三万两雪花纹银不算什么,其代表的圣眷,才让阁臣、六部九卿大臣惊心,萧皇贵妃父亲那,又要有人烧热灶了。
“微臣遵旨!”
高拱领衔领旨。
一年之间,增加了一女、一儿,朱厚熜是欢喜的,望着内阁阁臣时,第一次没了仇雠的感觉,问道:“内阁有何事觐见?”
“回圣上,南亚次大陆传来消息,拉杰普塔纳邦战役大捷!”
高拱立刻禀告奏上,且第一次以战役明确大明朝对外战争。
高拱继续说道:“圣上,阁老王崇古率领二十多万海军战士,在以马尔瓦邦、拉杰普塔纳邦交界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对莫卧儿帝国新皇帝库斯洛所率领到八十万帝国精锐展开会战。
此役全歼莫卧儿帝国孔雀军团、王庭护卫军……等共六个军团三十五万余人,莫卧儿帝国军队出现大范围溃逃,彻底的失败已然无可避免……”
在某种程度上讲,莫卧儿帝国的成建制军团,甚至不如灰烬军队,大量的婆罗门教刹帝利将校混在军团中,为了活命,竟带头溃逃,本来只是一军、一地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全军的失败。
“至此,莫卧儿帝国军队在拉杰普塔纳邦的精锐军团丧失殆尽,恒河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被阁老王崇古引军纳入囊中,其莫卧儿帝国王城的德里,处于我朝海军战士的直接威胁之下,库斯洛逃回王城,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日益陷入土崩瓦解之中,无数婆罗门教婆罗门、刹帝利阶层贵族出逃王城,属于巴卑尔王朝的莫卧儿帝国,即将结束……”
内阁五阁老,高拱、胡宗宪、李春芳、海瑞、朱衡,于紫禁城觐见。
一如上次欧罗巴大陆出现重大变故,法兰西王国为西班牙帝国觐见一般,时隔数月,萧皇贵妃娘娘也要分娩了。
事关龙嗣,圣上龙驾腾移,重返紫禁城,但在朝廷中,关注度显然没有皇后分娩那么大。
皇后、皇贵妃,一步之差,但境地却天差地别。
皇后,是皇帝正妻,后宫之首,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母仪天下。
皇贵妃,则是皇帝侧室中地位最高者,高于其他妃嫔,但始终低于皇后。
皇后,是皇帝嫡妻,所生皇子为嫡皇子,在“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的正统继承中,占据着绝对优势。
皇贵妃,是皇帝侧室中最高等级,相当于副后,可也只是相当于,所生皇子与其他妃嫔所生皇子均为庶出,地位永远低于嫡皇子。
皇后统领后宫,管理后宫所有事务,而皇贵妃,则只有皇后不在,或皇后不便时,才能代理皇后管理后宫。
就如先前,皇后孕晚,这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务,就暂时先交给了皇贵妃沈氏。
在服饰上,皇后与皇帝一样,能穿明黄色服饰,在朝冠上,镶有三百二十颗明珠,皇贵妃却只能穿金黄色服饰,在朝冠上,明珠不过一百九十二颗。
皇后年俸禄千两,皇贵妃年俸禄八百两。
皇后去世称崩,葬礼规格与帝格无二,可与皇帝合葬帝宫,皇贵妃去世称薨,葬礼规格低于皇后,多葬于妃园墓。
在永陵的万年吉壤中,已经葬下了圣上的原配皇后,孝洁肃皇后陈氏,孝烈皇后方氏两位仙逝皇后。
如果今朝皇后不遭废后,也能葬入永陵万年吉壤中,但萧皇贵妃却大可能葬入妃园墓中。
另外,皇后最特殊的方面,便是能与皇帝同受百官朝贺,拥有与玉玺印章几乎相同的皇后之玺,尽管太祖高皇帝规定,“后宫不得干政”,可皇后却从法理上拥有单独处理政务的权力,圣上所降旨意,为圣旨,而皇后所降旨意,是懿旨。
而这份权力,皇贵妃却没有半分。
所以,文武百官对此次萧皇贵妃分娩,反应平平,哪怕降下龙子,也是庶皇子。
在此之前,大明朝已经有八位嫡、庶皇子降生,今所留的,两位庶皇子,废裕王朱载垕,景王朱载圳两人。
论嫡庶,萧皇贵妃所生,是庶皇子,论长幼,废裕王不提,景王可还在大明朝南面活动着呢。
非嫡非长,贤与不贤,尚是未知之数,萧皇贵妃与皇后,都属于民间之女,在皇后分娩时,朝野内外无数人士巴结逢迎,要不是国丈、国舅铸下大错,即便皇后所生太平公主,一位大明朝侯爵就呼之欲出了。
但萧皇贵妃分娩,从朝廷到地方,都没有向萧家巴结逢迎的迹象。
论现实,这天底下,恐怕没有官场更现实了。
人走茶凉,在官场,人有时候还没走,茶就已经凉了。
萧皇贵妃分娩,远比皇后顺利,阁臣们还走在紫禁城中,便听到太监、宫女的高喊称颂,“萧皇妃娘娘诞下龙子”。
阁臣们的脚步都不由得顿了下,喜悦之余,又不免有几分复杂。
不管怎么说,大明朝又多了位皇子,以后圣上龙驭归天,皇位总不至于再在废裕王、景王之间选择,多了个选择。
复杂的是,数月前,万众期盼的嫡子降生该多好。
“福王,可以出京就藩了。”海瑞开口道。
高、胡、李、朱俱是一愣,差点忘了,景王朱载圳先被逐国、裕王朱载垕再被废逐国后,其子,也是皇孙的朱翊钧,被迫留在京城,以备不测。
初住在海瑞府上,封王后迁回原裕王府,今福王府,海瑞与李妃约定,两家结为了儿女亲家。
一转眼,福王朱翊钧都快四岁了,皇家早慧,据说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萧皇贵妃诞子,众人复杂,无人注意的角落,海瑞率先想起了自己的亲王女婿。
京城是个牢笼,至少对于福王朱翊钧来说是这样的,能早日跳出去,也能多为自己活一日。
高拱走在最前,声音却能无误传到最后的朱衡耳中,说道:“萧妃子初诞,福王离京就藩之事,不必那么急吧?”
作为传统文臣,高拱的想法很简单,在京的龙子龙孙越多越好,一来,江山社稷传承无忧,二来,夺嫡之争,向来对文官之首有利,左右逢源,火中取栗。
这份险恶用心,倒是不难想,海瑞立刻反驳道:“几年前,元辅曾是裕王府下的中流砥柱,后因严嵩、徐阶之流,和前裕王朱载垕绝了情义,与前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共同倒严、倒徐,以致前裕王走投无路,误入歧途,上演子逼父宫的闹剧,裕王被废被逐,福王以国本在京数年,难道,元辅顾念往日旧情,欲辅皇孙上位?”
诛心之言。
别说福王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就是立为储君,在朝的高拱,在野的张居正,都会日夜坐立不安,毕竟,朱载垕逼宫失败,被废逐国,二位国之栋梁也是出了一分力气的。
那福王,从出生之日不久,就住在海家,受海母影响,受海瑞教导,别看小小年纪,“君父”二字,早已深入内心。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是严嵩、徐阶、张居正、高拱,说白了严嵩内阁最常说的话,但说归说,想可未必。
海瑞认为“君父亦会犯错”,却发自内心,至诚至孝。
如果福王朱翊钧成为储君,再成为大明皇帝,必将迎回废裕王,尊为太上皇,到那时候,一旦反攻倒算,他和张居正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辅皇孙上位,决然不可能!
不愿辅人上位,却留人在京,再说下去,就把“无耻”二字刻在头上了,高拱默然闭上了嘴。
胡宗宪、李春芳、朱衡全程眼观鼻鼻观心,对同僚斗法,皇家事务不感兴趣。
慈宁宫,到了。
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
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
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
宫闱之中,常有诵经礼佛之声,以排遣妃嫔心中的孤寂,萧皇贵妃居于此地,则单纯为佛前信徒。
民间广禁山门,但在宫廷中,道、佛俱存,却无人敢于说什么。
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
面阔七间,当中五间各开四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
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四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
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四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此宫殿建于嘉靖十五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的。
在全国选妃后,萧皇贵妃便住在了这里,而另一位王氏皇贵妃,则住进了同等序列改清宁宫的慈庆宫。
红墙绿瓦,端是恢宏。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黄锦将五位阁老引入了大佛堂。
而大佛堂的楹联,赫然是“人生哪有多如意,只求万事半秤心”。
这与杭州府灵隐寺的楹联相同,看来,这位萧皇贵妃心仰之刹,便是灵隐寺了。
圣上未至,阁老们饶有兴趣地望着大佛堂的如来,慈祥、庄严。
“汝贤(海瑞字),出南平,起杭州,闲暇之余,可曾入灵隐寺一观?”李春芳望着海瑞问道。
在他的西游记中,充斥着道、佛斗法,难免也对这座千年古刹感兴趣。
等西游记修改完毕,珍藏也好,传说也罢,李春芳和门客吴承恩还想再写本志怪书。
吃了西游记的亏,李春芳不准备再写本朝背景,准备再向前写写,元忽略,就宋朝。
今见了这副楹联,想到了灵隐寺,李春芳脑海中多了不少构思。
这座始建于东晋的寺庙,距今己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著名的佛门胜地。
相传天竺神僧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
后由南朝梁武帝赐田扩建,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
延续至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已名满大江南北,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貌似有不少构思成书的地方。
“没有。”海瑞摇摇头道。
在杭州府时,不论是任淳安知县,还是任州知府,他都忙于政务,甚至是提着天子剑去砍人,虽说知道该寺中有些龌蹉,但还不到他出手的地方。
海妻倒是在锦衣卫护送下去过,敬香礼佛不久,就有了孕事,就是海瑞如今的儿子,子不语怪力乱神,海瑞不信这个,但海妻和海母却心怀敬意,准备等海瑞什么时候告老还乡,或者罢官去职,路过江南时,要再去拜一拜。
李春芳叹了口气,说道:“无趣。”
像海瑞这样的人,除了君父,便是百姓,岂止是目中无人,简直是目中无物。
搁在以前的朝廷,海瑞必然登临不了高位,更别说入阁拜相,哪怕被提拔,也是用完就扔。
为官啊,要和光同尘。
不过,心里的腹诽,却不可能说出来,口才、能力,海瑞都碾压他,真要在佛前辩论,只会自取其辱。
小小的插曲过后,安抚萧妃睡下,看过皇子的朱厚熜,便来到了大佛堂。
五位阁老不约而同地,微仰着头,迎着圣目,喜声道:“恭喜圣上诞下龙子,天佑大明!”
照例的迎喜。
朱厚熜点点头,吩咐道:“内阁回去之后,拟个王号,拟个爵位,呈进宫来。”
闻言。
阁臣们一惊。
那个爵位,不用猜想,就知道是给萧妃父亲的,皇后诞女都能值个侯爵,皇贵妃诞子,少说也能值个伯爵。
区区一个不能世袭的伯爵,这对内阁,对朝廷来说,算不得什么,封授了就封授了。
但那个王号,没猜错的话,是给小皇子拟的,刚出生就被封王,这在本朝是没有先例的,往前追溯,一直要追溯到唐朝。
王号代表了一年三万两雪花纹银不算什么,其代表的圣眷,才让阁臣、六部九卿大臣惊心,萧皇贵妃父亲那,又要有人烧热灶了。
“微臣遵旨!”
高拱领衔领旨。
一年之间,增加了一女、一儿,朱厚熜是欢喜的,望着内阁阁臣时,第一次没了仇雠的感觉,问道:“内阁有何事觐见?”
“回圣上,南亚次大陆传来消息,拉杰普塔纳邦战役大捷!”
高拱立刻禀告奏上,且第一次以战役明确大明朝对外战争。
高拱继续说道:“圣上,阁老王崇古率领二十多万海军战士,在以马尔瓦邦、拉杰普塔纳邦交界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对莫卧儿帝国新皇帝库斯洛所率领到八十万帝国精锐展开会战。
此役全歼莫卧儿帝国孔雀军团、王庭护卫军……等共六个军团三十五万余人,莫卧儿帝国军队出现大范围溃逃,彻底的失败已然无可避免……”
在某种程度上讲,莫卧儿帝国的成建制军团,甚至不如灰烬军队,大量的婆罗门教刹帝利将校混在军团中,为了活命,竟带头溃逃,本来只是一军、一地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全军的失败。
“至此,莫卧儿帝国军队在拉杰普塔纳邦的精锐军团丧失殆尽,恒河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被阁老王崇古引军纳入囊中,其莫卧儿帝国王城的德里,处于我朝海军战士的直接威胁之下,库斯洛逃回王城,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日益陷入土崩瓦解之中,无数婆罗门教婆罗门、刹帝利阶层贵族出逃王城,属于巴卑尔王朝的莫卧儿帝国,即将结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最新章节,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最新章节,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