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于神宗年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高中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六年。
天启二年洪承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因为才识不凡,善于识人举荐,被朝廷所器重,两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
又过两年即天启七年,洪承畴升陕西督粮参政。
朱由检登基元年七月,陕地爆发农民大起义。
朝廷令三边总督杨鹤“剿抚并用、不过以抚为主”。
次年,起义军王左挂、苗美率兵攻打(han)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洪承畴率兵出战。
有勇有谋的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han)城之围,一时间声名鹊起。
崇祯三年六月,洪承畴左迁延绥巡抚。王左挂因复叛,被洪承畴诛杀。
洪承畴本为杨鹤手下,按理说该支持招抚政策,可洪承畴反而大力剿匪。
洪承畴不仅剿匪,且杀降。
据史册记载被洪承畴杀掉的降寇达数万。
其实了解过明史就不难发现,李自成、张献忠曾多次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
明朝为何剿匪剿不灭,其实就是因为诈降。
当时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
不久与总兵杜文焕击败张献忠于清涧县。
崇祯四年,三边总督杨鹤罢官入狱,洪承畴继续左迁任陕西三边总督。
洪承畴上任后施行“全力清剿”、“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剿灭起义军。
次年春,陆续有起义军顶不住大军的压力,向庆阳方向突围。
洪承畴亲赴庆阳,坐镇指挥,与总兵曹文诏等一起围剿农民军。
双方激战数十次,起义军兵败损失惨重,不仅仅首领被斩杀,部将也多有投降。
投降的起义军中,洪承畴命令屠杀四百人,剩下皆遣。
崇祯六年冬,起义军转进至豫西楚北等薄弱地区,以郧阳为中心,进行流动作战。
明军一时间被弄的昏头转向,洪承畴只好改变战法,用重兵包围郧阳等地区,实施猛烈进攻,果不其然闯王高迎祥之后接连败北,损失惨重。
后高迎祥不得不转入西部山区。
崇祯七年十二月,朱由检洪承畴任陕西三边总督,并撤掉围剿不利的陈奇瑜。
且洪承畴还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共五省军务。
成为大明王朝剿灭起义军的最重要军事统帅。
此时,洪承畴指挥明军入陕,重新列阵围攻,起义军聚集在陕西的也有二十余万人,其中以闯王高迎祥,及其部属李自成的力量最为强大。
洪承畴让贺人龙、左光先等人左右夹击,高迎祥突围东逃,转进灵宝、汜水等地。
崇祯八年一月,洪承畴率大军西出潼关,在河南集结全部将领,想要对起义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
高迎祥与李自成二人见势不妙,分路奔还陕西。
张献忠然后趁机劫掠凤翔,与高迎祥汇合,围攻明朝副将艾万年、柳国镇。
二人皆战死!
此时曹文诏在宁州剿匪,参将曹变蛟在湫头镇大胜起义军,乘胜追击却遇击伏,洪承畴救援不及,曹文诏自刎而亡。
卢象升总理江北、河南,四川,湖南军务,管理关外明军,而洪承畴专管关内兵。
不久后,清军再次入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昌平等十六城,朱由检急速派遣卢象升率军驰援,起义军的压力减轻。
比如张献忠乘机联合罗汝才等部二十余万人,沿江东上,活动猖獗于蕲州、霍山一带。
崇祯十年,朱由检命熊文灿为五省总督,派遣禁军千余人,想要开始新的围剿。
李自成西进四川,迅速破城十余座,并攻克羌州,入七盘关。
不过李自成在返陕时,在洮河一带遭洪承畴及孙传庭军联合袭击,败走岷州。
与此同时,张献忠在南阳也被左良玉军击败,负重败逃谷城。
李自成率残部继续活动于川陕边境山区。
次年十月,李自成部在流窜途中,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
李自成挥师东下,曹变蛟趁机在潼关设伏攻击,李自成大败,损失惨重,仅剩十八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起义军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
崇祯十一年九月,后金大军分两路南下,京师戒严。
大明王朝急忙把洪承畴调入京,和孙传庭率军一起防卫京师。
是年秋,皇太极领兵攻占义州,然后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崇祯帝也极力加强对山海关和锦州的防守。
崇祯十二年初,洪承畴平调为蓟辽总督,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合兵。
又两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八个总兵所有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骑兵四万集结宁远,与清兵大战。
三月,皇太极发兵围困锦州,锦州危在旦夕。洪承畴希望慢慢逼近锦州,稳扎稳打,且战且守,步步逼近。
可兵部尚书陈新甲催促应战,再加上朱由检的双重压力下,洪承畴不得不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
八月,皇太极知道大明援兵已到,便亲率大军赶来赴援,驻扎在明军的南面。
济尔哈朗大军攻锦州外城,截断双方明军的联系,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归路。
此时,洪承畴想要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却想弃城撤离,最后众人集议背山突围。
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
崇祯十五年一月,洪承畴得知朝廷的援军赶到,继续派人马出城夜袭清军,后战败。
松山一直被围困了半年之久,城中粮食殆尽,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商议约降。
是年三月,清军在夏承德的配合下夜攻,果然大胜。
松山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等人皆被俘,而曹变蛟等将领被斩杀。
洪承畴被俘后,锦州守将祖大寿,率众出降。至此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大明王朝的锦宁防线已不复存在。
洪承畴被俘后,先是绝食数日,拒不肯降。
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
皇太极仍不死心,特命范文程这个奸贼前去劝降,看洪承畴是否有宁死不屈的决心。
范文程到后,洪承畴则厉声咆哮,大骂不至。
范文程却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暗中仔细观察洪承畴。
却说谈话之间,房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边说话,一边拂拭之。
范文程心中有数,告辞出来,回奏皇太极:“承畴不死矣。承畴对衣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等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
不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
皇太极则上去嘘寒问暖,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半月后,洪承畴降清,他降清后,皇太极命洪承畴领镶黄旗汉军,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却对洪承畴防范,令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
洪承畴在皇太极一朝,除被咨询外,就没有任以官职。
顺治元年,洪承畴跟随睿亲王多尔衮率军十万,浩浩荡荡南下攻明,十一日至辽河,得知大顺军已攻占北京,朱由检自缢。
多尔衮采用洪承畴之谋“出其不意,疾行而进,直趋北京”
清兵入京后,顺治对洪承畴器重无比,不仅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还让洪承畴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顺治二年五月,多铎率师攻占南京,多尔衮下的“剃头令”激起江南百姓的反抗。
危难之中,多尔衮于六月派洪承畴代替多铎,敕赐便宜行事。
顺治四年,洪承畴父丧,回乡守制一年。顺治五年四月奉召返京,再次入内院佐理机务。
摄政王多尔衮对其多有重赏,宠信有加,一连数日召见垂询各省应兴应革之事,所有建议,无不采纳。
顺治十年,孙可望、李定国在云、贵率领的几十万起义军归附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抗清出现新高潮。(注意,此次就是南明最后翻盘机会,可惜败了。)
是年五月,洪承畴,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事后报闻。
此时洪承畴已61岁,临行前,顺治帝设宴饯行,多尔衮赐宝马、宝刀。
顺治十二年五月,孙可望攻岳州,为洪承畴设伏所败,撤回贵州。
顺治十四年,桂王的永历政权内部发生矛盾,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的内战中失败,被迫请降。
顺治帝一边命洪承畴率所部伺机而动,一面命吴三桂自四川分道进兵贵州。
九月,清兵各路会师入云南。
顺治十六年正月,清军攻陷昆明,云南平定。
洪承畴上疏说,云南地方险远,少数民族众多,不易治理,要留兵驻镇,于是顺治以吴三桂为平西王留驻昆明。
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六年。
天启二年洪承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因为才识不凡,善于识人举荐,被朝廷所器重,两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
又过两年即天启七年,洪承畴升陕西督粮参政。
朱由检登基元年七月,陕地爆发农民大起义。
朝廷令三边总督杨鹤“剿抚并用、不过以抚为主”。
次年,起义军王左挂、苗美率兵攻打(han)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洪承畴率兵出战。
有勇有谋的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han)城之围,一时间声名鹊起。
崇祯三年六月,洪承畴左迁延绥巡抚。王左挂因复叛,被洪承畴诛杀。
洪承畴本为杨鹤手下,按理说该支持招抚政策,可洪承畴反而大力剿匪。
洪承畴不仅剿匪,且杀降。
据史册记载被洪承畴杀掉的降寇达数万。
其实了解过明史就不难发现,李自成、张献忠曾多次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
明朝为何剿匪剿不灭,其实就是因为诈降。
当时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
不久与总兵杜文焕击败张献忠于清涧县。
崇祯四年,三边总督杨鹤罢官入狱,洪承畴继续左迁任陕西三边总督。
洪承畴上任后施行“全力清剿”、“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剿灭起义军。
次年春,陆续有起义军顶不住大军的压力,向庆阳方向突围。
洪承畴亲赴庆阳,坐镇指挥,与总兵曹文诏等一起围剿农民军。
双方激战数十次,起义军兵败损失惨重,不仅仅首领被斩杀,部将也多有投降。
投降的起义军中,洪承畴命令屠杀四百人,剩下皆遣。
崇祯六年冬,起义军转进至豫西楚北等薄弱地区,以郧阳为中心,进行流动作战。
明军一时间被弄的昏头转向,洪承畴只好改变战法,用重兵包围郧阳等地区,实施猛烈进攻,果不其然闯王高迎祥之后接连败北,损失惨重。
后高迎祥不得不转入西部山区。
崇祯七年十二月,朱由检洪承畴任陕西三边总督,并撤掉围剿不利的陈奇瑜。
且洪承畴还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共五省军务。
成为大明王朝剿灭起义军的最重要军事统帅。
此时,洪承畴指挥明军入陕,重新列阵围攻,起义军聚集在陕西的也有二十余万人,其中以闯王高迎祥,及其部属李自成的力量最为强大。
洪承畴让贺人龙、左光先等人左右夹击,高迎祥突围东逃,转进灵宝、汜水等地。
崇祯八年一月,洪承畴率大军西出潼关,在河南集结全部将领,想要对起义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
高迎祥与李自成二人见势不妙,分路奔还陕西。
张献忠然后趁机劫掠凤翔,与高迎祥汇合,围攻明朝副将艾万年、柳国镇。
二人皆战死!
此时曹文诏在宁州剿匪,参将曹变蛟在湫头镇大胜起义军,乘胜追击却遇击伏,洪承畴救援不及,曹文诏自刎而亡。
卢象升总理江北、河南,四川,湖南军务,管理关外明军,而洪承畴专管关内兵。
不久后,清军再次入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昌平等十六城,朱由检急速派遣卢象升率军驰援,起义军的压力减轻。
比如张献忠乘机联合罗汝才等部二十余万人,沿江东上,活动猖獗于蕲州、霍山一带。
崇祯十年,朱由检命熊文灿为五省总督,派遣禁军千余人,想要开始新的围剿。
李自成西进四川,迅速破城十余座,并攻克羌州,入七盘关。
不过李自成在返陕时,在洮河一带遭洪承畴及孙传庭军联合袭击,败走岷州。
与此同时,张献忠在南阳也被左良玉军击败,负重败逃谷城。
李自成率残部继续活动于川陕边境山区。
次年十月,李自成部在流窜途中,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
李自成挥师东下,曹变蛟趁机在潼关设伏攻击,李自成大败,损失惨重,仅剩十八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起义军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
崇祯十一年九月,后金大军分两路南下,京师戒严。
大明王朝急忙把洪承畴调入京,和孙传庭率军一起防卫京师。
是年秋,皇太极领兵攻占义州,然后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崇祯帝也极力加强对山海关和锦州的防守。
崇祯十二年初,洪承畴平调为蓟辽总督,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合兵。
又两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八个总兵所有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骑兵四万集结宁远,与清兵大战。
三月,皇太极发兵围困锦州,锦州危在旦夕。洪承畴希望慢慢逼近锦州,稳扎稳打,且战且守,步步逼近。
可兵部尚书陈新甲催促应战,再加上朱由检的双重压力下,洪承畴不得不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
八月,皇太极知道大明援兵已到,便亲率大军赶来赴援,驻扎在明军的南面。
济尔哈朗大军攻锦州外城,截断双方明军的联系,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归路。
此时,洪承畴想要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却想弃城撤离,最后众人集议背山突围。
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
崇祯十五年一月,洪承畴得知朝廷的援军赶到,继续派人马出城夜袭清军,后战败。
松山一直被围困了半年之久,城中粮食殆尽,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商议约降。
是年三月,清军在夏承德的配合下夜攻,果然大胜。
松山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等人皆被俘,而曹变蛟等将领被斩杀。
洪承畴被俘后,锦州守将祖大寿,率众出降。至此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大明王朝的锦宁防线已不复存在。
洪承畴被俘后,先是绝食数日,拒不肯降。
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
皇太极仍不死心,特命范文程这个奸贼前去劝降,看洪承畴是否有宁死不屈的决心。
范文程到后,洪承畴则厉声咆哮,大骂不至。
范文程却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暗中仔细观察洪承畴。
却说谈话之间,房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边说话,一边拂拭之。
范文程心中有数,告辞出来,回奏皇太极:“承畴不死矣。承畴对衣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等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
不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
皇太极则上去嘘寒问暖,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半月后,洪承畴降清,他降清后,皇太极命洪承畴领镶黄旗汉军,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却对洪承畴防范,令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
洪承畴在皇太极一朝,除被咨询外,就没有任以官职。
顺治元年,洪承畴跟随睿亲王多尔衮率军十万,浩浩荡荡南下攻明,十一日至辽河,得知大顺军已攻占北京,朱由检自缢。
多尔衮采用洪承畴之谋“出其不意,疾行而进,直趋北京”
清兵入京后,顺治对洪承畴器重无比,不仅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还让洪承畴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顺治二年五月,多铎率师攻占南京,多尔衮下的“剃头令”激起江南百姓的反抗。
危难之中,多尔衮于六月派洪承畴代替多铎,敕赐便宜行事。
顺治四年,洪承畴父丧,回乡守制一年。顺治五年四月奉召返京,再次入内院佐理机务。
摄政王多尔衮对其多有重赏,宠信有加,一连数日召见垂询各省应兴应革之事,所有建议,无不采纳。
顺治十年,孙可望、李定国在云、贵率领的几十万起义军归附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抗清出现新高潮。(注意,此次就是南明最后翻盘机会,可惜败了。)
是年五月,洪承畴,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事后报闻。
此时洪承畴已61岁,临行前,顺治帝设宴饯行,多尔衮赐宝马、宝刀。
顺治十二年五月,孙可望攻岳州,为洪承畴设伏所败,撤回贵州。
顺治十四年,桂王的永历政权内部发生矛盾,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的内战中失败,被迫请降。
顺治帝一边命洪承畴率所部伺机而动,一面命吴三桂自四川分道进兵贵州。
九月,清兵各路会师入云南。
顺治十六年正月,清军攻陷昆明,云南平定。
洪承畴上疏说,云南地方险远,少数民族众多,不易治理,要留兵驻镇,于是顺治以吴三桂为平西王留驻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