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看到云贵地区地瘠民苦,疏请发内帑赈济贫民,建议暂缓向逃亡缅甸的桂王余部进军,使战乱之后的云贵地区的社会秩序渐趋安定,生产开始恢复。
八月,洪承畴年老体衰、目疾加剧,请求回京;翌年正月,奉旨解任回京调理。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子玄烨嗣位。这时洪承畴业已69岁,仍任大学士,却感孤独,于五月疏乞休致。
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十八日,洪承畴卒于都门私邸,享年七十三岁,康熙恩赐祭奠如制、谥文襄公。
其主要成就:
一,围剿义军
二,计取中原
三,安定江南
四,完善制度
毫无疑问洪承畴是一个有重大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本是大明王朝的重臣,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官至三边总督、蓟辽总督。
但在松锦战役中,洪承畴受明兵部尚书陈新甲掣肘,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思路;
加上那时大明王朝已经十分腐败,崇祯帝也不能给洪承畴以支持,导致松锦战役失败,他自己也被清军所俘。
经过清帝皇太极的劝降,洪承畴审时度势,最后投降了清朝。
从大明的角度来看:洪承畴就是不折不扣的贰臣!
不过从大清观点来看洪承畴为清朝统一中国出谋划策,参与清朝中央佐理机务,在招抚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灵涂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劝降郑芝龙、得以顺利进军福建时,被誉为“开清第一功”。
从历史主义的观点看,洪承畴成为明朝的重臣,是从镇压农民起义军发家的,不值一提;
但他降清以后,成为清初的开国功臣,在促使清朝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都是于国家于民族有益的,是应给予肯定的。
孙传庭其他前面已介绍,现在主要提一下他的三大成就:
一,主持陕西军务
孙传庭在主持陕西军务期间,不断扩充自己的军力和粮饷。
西安周围原屯积军队2.4万,田地二万余顷,后来田地都归属于豪门,兵丁只是虚设在花名册上。
孙传庭接管这里后,经过治理,得士卒1.1万,年收税计银14.5万两,米麦1.35万石。
为尽早彻底剿灭农民起义军,明廷采纳了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四正六隅”的全面围剿方略。
并为此计划增兵12万,加派饷银280万两。
但孙传庭对此持有异议,他认为:因军兵屡战,多经溃乏受挫之苦,况且连年征战,民力疲竭,此举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
由于孙传庭料知他的计划不会被采纳,便着手清点私产,得银两4.8万,并招兵买马,自办围剿所需的人力及资财。
当明廷汇集各处上报的招兵募马的数额时,唯独孙传庭的奏疏未送到。
素与孙传庭有隙的杨嗣昌于是乘机发难,抱怨朝廷的军法在陕西竟行不通。
孙传庭对此上疏申辩道:“让我像其他抚,登记郡县民兵的上,于是对及额,就我先前所报屯兵已满额了。
何况还有招募练马步军,数目过一万,怎会不遵守部建议。
过了三个月,商、洛的讯问保持,我都不敢把。然而让敌人进入商、洛,但我不能抵御,则治臣的罪。
如果我住商、洛,而逾期不能够消灭寇贼,事情就一定不是我的错。”
二,围剿流寇击败高迎祥
高迎祥进入陕西以后,孙传庭,卢象升部官军齐集河南西部,堵住了高迎祥东出中原的路子,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消灭高迎祥的任务就落到了陕西官军的头上,具体来说是落到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头上。
高迎祥进入陕南后,洪承畴与孙传庭进行了工作分工,洪承畴重点对付陕北一带的李自成等部,孙传庭则重点对付高迎祥。
高迎祥部退入陕南山区之后,在荒山野岭无处觅食,人饥马乏。为摆脱困境,他决定走小路进攻西安,给官军来一个突然袭击。
孙传庭对此早有预料,在闯王必经之路周至县黑水峪设置伏兵,准备以逸击劳。
崇祯九年七月中旬,高迎祥部果然出现在周至黑水峪,进入了孙传庭的伏击圈,双方展开了四天的激战。
此时天降大雨,高迎祥部已经连续多日断粮,人马处于半饥饿状态,在大战中渐渐招架不住,官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关键时刻,高迎祥部下乾公鸡张二、一斗谷黄龙叛变。
混乱中,叛徒将高迎祥的部卒和坐骑拉走,高迎祥被官军包围无法脱身,只好脱下盔甲藏到草丛里,官军搜山时将其活捉。
俘杀高迎祥之后,孙传庭又乘胜打了两个大胜仗,一时声誉鹊起,威名甚至盖过了总督洪承畴。
高迎祥的败亡对农民军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两位首领张妙手、蝎子块(拓养坤)向明朝投降。
不久蝎子块复叛,被孙传庭安插的武大定杀死。
高迎祥是民军中实力最强的,蝎子块则是农民军中人数最多的,这两人都死于孙传庭之手,这对农民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三,转战陕豫
孙传庭折衷了兵部“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议定,派重兵扼守商洛一带的战略要地。
当天王率领的民军进袭宝鸡时,孙传庭迅速回师在合水将其击败。
崇祯十一年初,此时,唯河南民军对明廷仍具威胁。
革左五营联营广达数十里,待机进逼潼关。看到这种情况,孙传庭认为民军主力都在河南。
故率部而东,在阌乡、灵宝的山地间大败十三家兵马,民军窘境日甚,不得已向请求受降。
但以“主剿”著称的孙传庭未纳劝阻,执意要进攻民军,最终接到杨嗣昌的手书才停止进攻。
民军虽受诏归降,但并未解除武装,而是移兵易阵,伺机进袭商洛一带。
孙传庭令部将王文清等率部数战民军,民军余部波迫转移内乡、淅川。
孙传庭的评价:传庭死,关以内无坚城矣。
流贼蔓延中原,所恃以御贼者独秦兵耳。
傅宗龙、孙传庭远近相望,倚以办贼。
汪乔年、杨文岳奋力以当贼锋,而终于溃偾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
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
八月,洪承畴年老体衰、目疾加剧,请求回京;翌年正月,奉旨解任回京调理。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子玄烨嗣位。这时洪承畴业已69岁,仍任大学士,却感孤独,于五月疏乞休致。
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十八日,洪承畴卒于都门私邸,享年七十三岁,康熙恩赐祭奠如制、谥文襄公。
其主要成就:
一,围剿义军
二,计取中原
三,安定江南
四,完善制度
毫无疑问洪承畴是一个有重大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本是大明王朝的重臣,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官至三边总督、蓟辽总督。
但在松锦战役中,洪承畴受明兵部尚书陈新甲掣肘,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思路;
加上那时大明王朝已经十分腐败,崇祯帝也不能给洪承畴以支持,导致松锦战役失败,他自己也被清军所俘。
经过清帝皇太极的劝降,洪承畴审时度势,最后投降了清朝。
从大明的角度来看:洪承畴就是不折不扣的贰臣!
不过从大清观点来看洪承畴为清朝统一中国出谋划策,参与清朝中央佐理机务,在招抚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灵涂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劝降郑芝龙、得以顺利进军福建时,被誉为“开清第一功”。
从历史主义的观点看,洪承畴成为明朝的重臣,是从镇压农民起义军发家的,不值一提;
但他降清以后,成为清初的开国功臣,在促使清朝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都是于国家于民族有益的,是应给予肯定的。
孙传庭其他前面已介绍,现在主要提一下他的三大成就:
一,主持陕西军务
孙传庭在主持陕西军务期间,不断扩充自己的军力和粮饷。
西安周围原屯积军队2.4万,田地二万余顷,后来田地都归属于豪门,兵丁只是虚设在花名册上。
孙传庭接管这里后,经过治理,得士卒1.1万,年收税计银14.5万两,米麦1.35万石。
为尽早彻底剿灭农民起义军,明廷采纳了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四正六隅”的全面围剿方略。
并为此计划增兵12万,加派饷银280万两。
但孙传庭对此持有异议,他认为:因军兵屡战,多经溃乏受挫之苦,况且连年征战,民力疲竭,此举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
由于孙传庭料知他的计划不会被采纳,便着手清点私产,得银两4.8万,并招兵买马,自办围剿所需的人力及资财。
当明廷汇集各处上报的招兵募马的数额时,唯独孙传庭的奏疏未送到。
素与孙传庭有隙的杨嗣昌于是乘机发难,抱怨朝廷的军法在陕西竟行不通。
孙传庭对此上疏申辩道:“让我像其他抚,登记郡县民兵的上,于是对及额,就我先前所报屯兵已满额了。
何况还有招募练马步军,数目过一万,怎会不遵守部建议。
过了三个月,商、洛的讯问保持,我都不敢把。然而让敌人进入商、洛,但我不能抵御,则治臣的罪。
如果我住商、洛,而逾期不能够消灭寇贼,事情就一定不是我的错。”
二,围剿流寇击败高迎祥
高迎祥进入陕西以后,孙传庭,卢象升部官军齐集河南西部,堵住了高迎祥东出中原的路子,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消灭高迎祥的任务就落到了陕西官军的头上,具体来说是落到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头上。
高迎祥进入陕南后,洪承畴与孙传庭进行了工作分工,洪承畴重点对付陕北一带的李自成等部,孙传庭则重点对付高迎祥。
高迎祥部退入陕南山区之后,在荒山野岭无处觅食,人饥马乏。为摆脱困境,他决定走小路进攻西安,给官军来一个突然袭击。
孙传庭对此早有预料,在闯王必经之路周至县黑水峪设置伏兵,准备以逸击劳。
崇祯九年七月中旬,高迎祥部果然出现在周至黑水峪,进入了孙传庭的伏击圈,双方展开了四天的激战。
此时天降大雨,高迎祥部已经连续多日断粮,人马处于半饥饿状态,在大战中渐渐招架不住,官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关键时刻,高迎祥部下乾公鸡张二、一斗谷黄龙叛变。
混乱中,叛徒将高迎祥的部卒和坐骑拉走,高迎祥被官军包围无法脱身,只好脱下盔甲藏到草丛里,官军搜山时将其活捉。
俘杀高迎祥之后,孙传庭又乘胜打了两个大胜仗,一时声誉鹊起,威名甚至盖过了总督洪承畴。
高迎祥的败亡对农民军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两位首领张妙手、蝎子块(拓养坤)向明朝投降。
不久蝎子块复叛,被孙传庭安插的武大定杀死。
高迎祥是民军中实力最强的,蝎子块则是农民军中人数最多的,这两人都死于孙传庭之手,这对农民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三,转战陕豫
孙传庭折衷了兵部“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议定,派重兵扼守商洛一带的战略要地。
当天王率领的民军进袭宝鸡时,孙传庭迅速回师在合水将其击败。
崇祯十一年初,此时,唯河南民军对明廷仍具威胁。
革左五营联营广达数十里,待机进逼潼关。看到这种情况,孙传庭认为民军主力都在河南。
故率部而东,在阌乡、灵宝的山地间大败十三家兵马,民军窘境日甚,不得已向请求受降。
但以“主剿”著称的孙传庭未纳劝阻,执意要进攻民军,最终接到杨嗣昌的手书才停止进攻。
民军虽受诏归降,但并未解除武装,而是移兵易阵,伺机进袭商洛一带。
孙传庭令部将王文清等率部数战民军,民军余部波迫转移内乡、淅川。
孙传庭的评价:传庭死,关以内无坚城矣。
流贼蔓延中原,所恃以御贼者独秦兵耳。
傅宗龙、孙传庭远近相望,倚以办贼。
汪乔年、杨文岳奋力以当贼锋,而终于溃偾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
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