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儿虽然死了,但是吴国政权的日子却还长着。伴随着韩林儿的离世,龙凤年号也一同消逝在了历史之中。
至正二十七年正月,朱元璋正式改元,以此年为吴元年。
六月,张士诚依然在困兽犹斗。哪怕在偌大的东吴地盘已经几乎尽丧的时候,他依然派遣徐义、潘元绍等潜出西门,想要偷袭西吴军,从而翻盘。
然而他碰上的是常遇春,他率军迎战,激斗半晌未分胜负,于是便以猛将王弼为一军,率领骑兵从侧面发动进攻夹击,一次冲锋,便让东吴军方寸大乱,被挤逼于沙盆潭中,常遇春当即下令西吴军掩杀,东吴军随之大败,落水溺死者无数,张士诚险些丧命,只能仓皇退入城中,西吴军再一次取得了胜利。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让他们有些懈怠了,西吴的士兵逐渐认为东吴不过如此,手下败将而已。而张士诚,也在最后的时刻展现出了他能够割据一方的真正实力。
在拒绝了李伯昇派遣的说客的劝降之后,他集结兵力,带领着自己最精锐的万余亲军自胥门突围。由于张士诚在姑苏经营多年,城中人心尽服,士兵们也愿意为他拼命,所以在这一场战斗中东吴军人人效死,一往无前!
激战数个时辰,正面拦截的猛将常遇春竟然都挡不住!西吴的士兵在东吴军的疯狂攻击下开始颤抖,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舍生忘死的敌人,张士诚军勇不可当,西吴军的阵型被打乱,开始后撤溃退!
简直是上天赐予张士诚的逃命机会!眼前的西吴军士兵已经开始丢弃盔甲与兵器向后方逃去,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张士信展现出了什么叫“无能”。
作为督战官,他在城楼上明明看得一清二楚,西吴军已经败退,可却做出了一个缺心眼的判断:他们已经打赢了,可以休息了。
于是在东吴军开始掩杀,准备突围的时候,城楼上传来了鸣金的声音,伴随着张士信的大吼:“士兵们已经打累了,停止吧!”(“军士疲矣。且止!且止!”)
而这个时候,张士诚刚刚下达追击的命令。
两道相反的指令,东吴军瞬间不知所措,就连张士诚本人都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发什么神经。
东吴军丧失了最好的进攻机会,而常遇春也不愧为名将,他趁着这个机会快速地重整部队,再度发起进攻。
东吴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遭到了西吴军的攻击,而刚刚他们那一停,也让那股一往无前的“势”给散了。
大败,一路追杀至城下,伏尸遍野,最后的精锐全部覆没。
九月,徐达破葑门,常遇春破阊门,唐杰、周仁、徐义、潘元绍等大将先后投降,张士诚和副枢刘毅率残兵二三万巷战于万寿寺东街,再次大败,刘毅投降,这一次,张士诚只剩下几名骑兵跟着他成功逃出。
而此时的姑苏城内,再没有效忠他的兵马了。
他的妻子刘氏,留下一句“君勿忧,妾必不负君”后,怀抱两个幼子,带着他的妾室与侍女在齐云楼自焚。
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张士诚绝望了,他试图上吊,但是被降将赵世雄救下,然而这个曾经的私盐贩子,却有一个优点——有骨气。
对于自己部下的劝降,他用沉默闭目来回答,在被送往应天的途中,他始终绝食,在敌人的大本营里,他奚落了一番相国李善长,随后悬梁自尽,以一个王的方式死去。
东吴,正式灭亡。
张士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反复无信、喜好奢侈而又无进取之心,以至于东吴在后期的战事几无胜迹,最后兵败身死,可以说完全是咎由自取。然而他对于吴地百姓的仁义宽厚,却也被世人所铭记。他的墓在苏州斜塘金姬湖畔,人称“张吴王墓”,香火直至民国而不断。
“十庙钟山黯夕阳,一龛犹自祀张王。行人掬取春泉奠,疑带当年御酒香。”这首诗,彰显着吴人对他们曾经王的怀念,或许他若是生在一个太平盛世,能够造福一方,为一良臣。
可惜,生在乱世,他的命运便也注定。
顺便说一句坏了他哥好事的张士信的结局。
在坑了一把张士诚之后,他毫无自觉地在城头上铺开银椅佳肴享用,就在他手下为他献上一个桃子时,城下的大炮开始了轰鸣。
脑子被当场炸得稀烂,和桃子混在一起分不清楚。
-----------------
北边打得热闹,在庆元的严家也没有闲着,在严凌的指挥下,他们做出了许多的调整。
首先,是海贸生意的终结。
虽然严凌带走了家族的三艘巨舰,但是海上生意利润也是着实动人,后面严家还是从方国珍手里弄来了几艘船,再度开始了远洋的贸易。但是这一次,严凌的态度很坚决:所有船,必须全部卖掉。
为了这事儿,负责商业的严凌弟弟严克还带着辅助他的三叔千里迢迢跑到应天,想要说服家主改变策略。
毕竟这属实太离谱了,严家干这行当都有一两百年了,怎么能就这么说废就废。
在严凌的书房里,两人唾沫横飞,讲述着海贸高额的利润以及为严家带来的种种好处,多的不说,就严凌那亲兵一身豪华盔甲,可不是一般家族装备得起的。
直到最后,严凌才在无奈之下说出了实情。
他还专门走到门口,看了看外面,装出一副“兹事重大”的样子把门关紧,才回身,对着被他搞得有些神经紧绷的两人神秘兮兮地轻说道:
“殿下,很快就要禁海啦!”
“什么???”两人闻听此言,顿时惊讶得就要跳起来,他们忍不住大声叫道。
“嘘。轻点!”严凌赶忙做了一个手势,摆出一副“这是内部消息,不可泄露”的模样:“可不能说出去啊,过不了多久,这船可就只能在码头上报废啦!现在卖掉,还能回一口血。”
“可是自宋以来,海贸已持续数百年,为何,为何……”
严凌摇了摇头:“殿下之心,我等臣子岂能揣摩?”
此言一出,两人也不再说话了,天心难测。
他们对严凌的话自是没有质疑,毕竟对方是吴王的重臣。
刚刚还满脸不甘的他们,此时脸上已经尽是庆幸。
“回去就卖掉。”他们这般说道。
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严凌轻轻叹了口气。
朱元璋下达“寸板不许下海”的命令,也就在这几年了。
至正二十七年正月,朱元璋正式改元,以此年为吴元年。
六月,张士诚依然在困兽犹斗。哪怕在偌大的东吴地盘已经几乎尽丧的时候,他依然派遣徐义、潘元绍等潜出西门,想要偷袭西吴军,从而翻盘。
然而他碰上的是常遇春,他率军迎战,激斗半晌未分胜负,于是便以猛将王弼为一军,率领骑兵从侧面发动进攻夹击,一次冲锋,便让东吴军方寸大乱,被挤逼于沙盆潭中,常遇春当即下令西吴军掩杀,东吴军随之大败,落水溺死者无数,张士诚险些丧命,只能仓皇退入城中,西吴军再一次取得了胜利。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让他们有些懈怠了,西吴的士兵逐渐认为东吴不过如此,手下败将而已。而张士诚,也在最后的时刻展现出了他能够割据一方的真正实力。
在拒绝了李伯昇派遣的说客的劝降之后,他集结兵力,带领着自己最精锐的万余亲军自胥门突围。由于张士诚在姑苏经营多年,城中人心尽服,士兵们也愿意为他拼命,所以在这一场战斗中东吴军人人效死,一往无前!
激战数个时辰,正面拦截的猛将常遇春竟然都挡不住!西吴的士兵在东吴军的疯狂攻击下开始颤抖,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舍生忘死的敌人,张士诚军勇不可当,西吴军的阵型被打乱,开始后撤溃退!
简直是上天赐予张士诚的逃命机会!眼前的西吴军士兵已经开始丢弃盔甲与兵器向后方逃去,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张士信展现出了什么叫“无能”。
作为督战官,他在城楼上明明看得一清二楚,西吴军已经败退,可却做出了一个缺心眼的判断:他们已经打赢了,可以休息了。
于是在东吴军开始掩杀,准备突围的时候,城楼上传来了鸣金的声音,伴随着张士信的大吼:“士兵们已经打累了,停止吧!”(“军士疲矣。且止!且止!”)
而这个时候,张士诚刚刚下达追击的命令。
两道相反的指令,东吴军瞬间不知所措,就连张士诚本人都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发什么神经。
东吴军丧失了最好的进攻机会,而常遇春也不愧为名将,他趁着这个机会快速地重整部队,再度发起进攻。
东吴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遭到了西吴军的攻击,而刚刚他们那一停,也让那股一往无前的“势”给散了。
大败,一路追杀至城下,伏尸遍野,最后的精锐全部覆没。
九月,徐达破葑门,常遇春破阊门,唐杰、周仁、徐义、潘元绍等大将先后投降,张士诚和副枢刘毅率残兵二三万巷战于万寿寺东街,再次大败,刘毅投降,这一次,张士诚只剩下几名骑兵跟着他成功逃出。
而此时的姑苏城内,再没有效忠他的兵马了。
他的妻子刘氏,留下一句“君勿忧,妾必不负君”后,怀抱两个幼子,带着他的妾室与侍女在齐云楼自焚。
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张士诚绝望了,他试图上吊,但是被降将赵世雄救下,然而这个曾经的私盐贩子,却有一个优点——有骨气。
对于自己部下的劝降,他用沉默闭目来回答,在被送往应天的途中,他始终绝食,在敌人的大本营里,他奚落了一番相国李善长,随后悬梁自尽,以一个王的方式死去。
东吴,正式灭亡。
张士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反复无信、喜好奢侈而又无进取之心,以至于东吴在后期的战事几无胜迹,最后兵败身死,可以说完全是咎由自取。然而他对于吴地百姓的仁义宽厚,却也被世人所铭记。他的墓在苏州斜塘金姬湖畔,人称“张吴王墓”,香火直至民国而不断。
“十庙钟山黯夕阳,一龛犹自祀张王。行人掬取春泉奠,疑带当年御酒香。”这首诗,彰显着吴人对他们曾经王的怀念,或许他若是生在一个太平盛世,能够造福一方,为一良臣。
可惜,生在乱世,他的命运便也注定。
顺便说一句坏了他哥好事的张士信的结局。
在坑了一把张士诚之后,他毫无自觉地在城头上铺开银椅佳肴享用,就在他手下为他献上一个桃子时,城下的大炮开始了轰鸣。
脑子被当场炸得稀烂,和桃子混在一起分不清楚。
-----------------
北边打得热闹,在庆元的严家也没有闲着,在严凌的指挥下,他们做出了许多的调整。
首先,是海贸生意的终结。
虽然严凌带走了家族的三艘巨舰,但是海上生意利润也是着实动人,后面严家还是从方国珍手里弄来了几艘船,再度开始了远洋的贸易。但是这一次,严凌的态度很坚决:所有船,必须全部卖掉。
为了这事儿,负责商业的严凌弟弟严克还带着辅助他的三叔千里迢迢跑到应天,想要说服家主改变策略。
毕竟这属实太离谱了,严家干这行当都有一两百年了,怎么能就这么说废就废。
在严凌的书房里,两人唾沫横飞,讲述着海贸高额的利润以及为严家带来的种种好处,多的不说,就严凌那亲兵一身豪华盔甲,可不是一般家族装备得起的。
直到最后,严凌才在无奈之下说出了实情。
他还专门走到门口,看了看外面,装出一副“兹事重大”的样子把门关紧,才回身,对着被他搞得有些神经紧绷的两人神秘兮兮地轻说道:
“殿下,很快就要禁海啦!”
“什么???”两人闻听此言,顿时惊讶得就要跳起来,他们忍不住大声叫道。
“嘘。轻点!”严凌赶忙做了一个手势,摆出一副“这是内部消息,不可泄露”的模样:“可不能说出去啊,过不了多久,这船可就只能在码头上报废啦!现在卖掉,还能回一口血。”
“可是自宋以来,海贸已持续数百年,为何,为何……”
严凌摇了摇头:“殿下之心,我等臣子岂能揣摩?”
此言一出,两人也不再说话了,天心难测。
他们对严凌的话自是没有质疑,毕竟对方是吴王的重臣。
刚刚还满脸不甘的他们,此时脸上已经尽是庆幸。
“回去就卖掉。”他们这般说道。
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严凌轻轻叹了口气。
朱元璋下达“寸板不许下海”的命令,也就在这几年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节,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节,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