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已经是「不夜城」了。
夜生活就是战斗,彻夜不休,厮杀一整晚。
寅时,陶斌被一阵鼓声吵醒。
努力几次后,始终无法再次入睡,于是起身穿衣,披挂整齐之后,步出了府邸。
正月下旬了,离开春没有几天,天空却又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陶斌下意识伸出手,任凭雪花落入掌心,慢慢融化,
看起来有点像眼泪。
他抬起头,看向夜空。不知为何,突然起了点诗意,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有做诗赋的心情。
这雪却不知在为谁哭泣!
街道两侧蹲着许多军士。他们不是没地方住,而是随时准备增援城头,
不得不如此。
陶斌甚至听到了小声的哭泣。稍一打听,原来是从湘州调来的援军。
湘州兵原有两千,基本是最近唯一一支入援江陵的部队了。他们其实在湘州诸都剿过贼匪,打过流民军,不是没有战斗经验的,但甫一上战场,就被梁军凶猛的攻势给赶下了城头,差点闹出笑话:不少小城都能守不短的时间,江陵差点因为湘州兵溃退被一鼓而破。
最后没办法,还是调荆州兵上阵,仗着地利和人多势众的优势,在付出重大伤亡的情况下,击退了梁军。
昨日出城增援水寨,陶斌都没敢调湘州兵,可见已经对他们完全失去信心了。
但这些人也不能不用,毕竟还剩千把人呢,只能将他们与豪族僮仆混编在一起,组成一支两千人的部队,时不时上城轮换久战疲惫的荆州兵,毕竟他们人不多了,已不足两千五百之数。
陶斌没有处置那个哭泣的土兵,继续向前走看。
走到一处时,亲兵突然拦住了他。
陶斌一证,看向前方的黑暗深处那里曾经是一处军营,今只点了几盏昏暗的油灯,微弱的火苗在风雪中摇曳不定。
营中似乎有人,因为偶尔传出几声咳嗽。
似乎又没人,因为大部分人像死了一般躺在干草、苇席之上。
他想起来了,那是伤病营。
作战受伤的,生病倒下的,基本不做区分,一股脑塞到此地。
照料他们的多为强征而来的江陵百姓,本身十分抗拒,更没有报酬,于是照料得十分潦草,这从风中传来的淡淡臭味就能看得出来。
伤病员们竟连哼几声的力气都没了,全是等死状态——
陶斌没敢再向前,而是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临行之前,暗道明日或可多征集一些百姓过来,眼前这些稍稍有些过分。
他很快转到了一处城墙根下。
隔着土墙,他都能感受到那一阵阵袭来的震动。
他知道,梁人在用霹雳车轰击城墙。
但其实没什么效果,最主要的原因你想都想不到:找不到那么多石头,
打磨也极其费事。
而在一开始的时候,守军还是手忙脚乱过一阵子的。为了摧毁他们的霹雳车,数次派人出城冲杀,结果吃了大亏,几次下来损失了千余人,于是后面就装死了,任你砸。
不知不觉间,陶斌一行人来到了北城。
这里同样坐着不少军士。
只有少数人穿着破破烂烂的绵衣,绝大部分人靠在火盆边,不断往手上哈着热气,或者站起来脚。
潮湿的江陵,(一旦遇上雨雪,就分外让人难受。
有的火盆渐渐暗淡了下去,很快就有人麻木地提着斧子,拆起了门板。
门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但过程应该不会很平和。
陶斌踩着马道两侧的台阶往上走。
雪后十分湿滑,他小心翼翼地走着,不一会儿便上了城头。
好一派灯火通明的壮观景象!
从江陵城北一直延伸到北方极远之处,营地一座连着一座,火把、火盆、灯笼如同繁星一般,点缀在整片大地之上。
陶斌不知道守城军土看到这副景象时会怎么想,反正他初次见到时非常震撼。
这么多兵聚集在城外,带来的压迫力是十分巨大的。
尤其是当他们发起潮水般的攻势,一波又一波撞击江陵城的时候,总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莫能抵御的感觉。
以此观之,荆州兵真的很不错。
站住了,没被吓倒,还能依托城墙地利固守,时不时出城袭扰一番,这个战斗力十分强劲。
但他们以前还被本地人嘲笑,说他们的关西口音十分奇怪,又或者晋语都说不利索一一荆州军自刘弘创建伊始,便以诸郡蛮夷、巴蜀流民、关西逃难百姓以及部分荆州本地人组成。
若没有他们,江陵此时已然为梁军攻破。
但他们的人数也不多了啊,只剩两千五百上下,带着两千湘州兵、江陵豪门僮仆,勉力守御着。
城中还在征发青壮,新得两千余人,目前正在整训,但陶斌也知道他们不甚可靠。
或许,再过一段时日,就该放弃外城,退守内城了,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彻底失去了出逃的机会。
对此
陶过有此犹豫1八8
他的妻子儿女、兄弟姐妹都在城中,难道任由他们与江陵共存亡吗?
陶斌不甘心,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他同样很清楚,一旦他趁着外城没失守,将家人送到城外乘船撤走,那么江陵守军的士气也就崩溃了。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长期保密,只要你做了,总会被人知道的,无非时间长短而已,但陶斌又忍不住想要做这件事。
两难的选择!
风雪之中又响起了颇具节奏的鼓声。
陶斌放眼望去,却见那灯火照耀不到的地方,无数黑影正在闪动。
他们的动作很快,似乎还带着点悲壮凄凉的气势,以一种亡命般的姿态冲向江陵城。
灯火通明之处,则站满了一支器械精良的部伍,死死盯着正在发起进攻的「同袍」。
后队斩前队,老伎俩了,残酷却又实用。
陶斌知道,今夜又将无眠。
血注定要流成河。
******
梁军大营之中,蒋恪也登上了高台,俯瞰江陵。
一队队弓手已经来到了土台下边,快速攀登着。
一共三座土台,全部位于城北,是辅兵丁壮们花费半个月建成的。
每台可容纳数十名弓手,甚至可以摆放数具强弩,日夜不停地对江陵发动攻击。
弓手们只是第一批。
他们上去之后,还会有大量丁壮将巨大、沉重的弩车推上去,架设起于民亮临下车击致军是的
工陵城墙还高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晋军若不敢出城,那就放心大胆地射击。若试图出城毁掉土台,那就抓住机会,争取多歼灭一些守军一一在城头杀一名敌军十分费劲,但正面野战杀起来就要容易许多了。
前方已经展开了厮杀,蒋恪却下了高台,不想多看了。
天子已南下襄阳,虽说主要忙于各类善后事务,但他肯定会分出一部分精力,密切关注看竟陵、江陵两处战场。
而襄樊投降后,大批人马陆续南下。
据蒋恪所知,以邓岳为首的八千多襄阳降军已经抵达竟陵城下,然后直趋东方,攻杨口军成。
听闻陶侃已遣部将陈修率军数千驰援,务必不能让这两地失守。
而这兵一东调啊,显然没法对江陵提供太大的支持了,这对他而言是件好事,但同时也是压力。
这场战争,他难得地得到了机会,若功败垂成,这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
「嗡——」前方响起了弩车发射时巨大的噪声。
「嗡——」第二座高台上也响起了声音。
弩车笨重、迟缓、发射缓慢,但威力十分强劲。
射出去的大型弩矢比枪杆还粗,几乎赶得上步了。当它们携万钧之势射向江陵时,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动静。
果然,江陵北城上响起了巨大的喧哗声,似乎有些混乱。
不过没用多久,惊呼骚乱渐渐平息了下去,留下的唯有怒吼声、叫骂声和惨叫声。
蒋恪晒然一笑,这仅仅只是个开始罢了。
这一次,他比攻打纪南城时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不厌其烦、不惜血本,诸般能用的办法他都不介意尝试一下。
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落在头顶的弩矢、羽箭。
当你在城头巡逻的时候,数杆弩矢激射而来,直接将垛口都砸踏了,碎屑横飞,崩得你额角都是血。
又或者重重地钉在城楼之上,淋得你满头满脸都是灰尘。
箭矢也破空而至,让你每一刻都提心吊胆,一不留神就被箭矢射中,耳边流传着谁谁走路时被梁人射死射伤的消息。
未必真能杀死多少人,但对士气的打击十分巨大,慢慢累积下来,说不定哪天敌军就承受不住,彻底崩溃了。
这是意志的比拼,是本钱的较量,陶斌若无法有效应对,江陵城是撑不了多久的。
攻城战一打就是一整夜。
天明之后,换了一批人接看上,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吉认土台,试图摧毁上面的弩车,斩杀弓手。
不过行至半路之时,被银枪左营及幽州骑兵联合击溃,死伤过半。
晋梁双方的水师又在城东打了一场,王师败绩。
义从军一部在城西活动,逼迫一支晋军水师后撤,因为他们不敢派人登陆了。
整体而言,一如既往。
双方一如既往地攻防,一如既往地斗智斗勇,(一如既往地坚持,直到有人撑不住,轰然倒下为止。
夜生活就是战斗,彻夜不休,厮杀一整晚。
寅时,陶斌被一阵鼓声吵醒。
努力几次后,始终无法再次入睡,于是起身穿衣,披挂整齐之后,步出了府邸。
正月下旬了,离开春没有几天,天空却又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陶斌下意识伸出手,任凭雪花落入掌心,慢慢融化,
看起来有点像眼泪。
他抬起头,看向夜空。不知为何,突然起了点诗意,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有做诗赋的心情。
这雪却不知在为谁哭泣!
街道两侧蹲着许多军士。他们不是没地方住,而是随时准备增援城头,
不得不如此。
陶斌甚至听到了小声的哭泣。稍一打听,原来是从湘州调来的援军。
湘州兵原有两千,基本是最近唯一一支入援江陵的部队了。他们其实在湘州诸都剿过贼匪,打过流民军,不是没有战斗经验的,但甫一上战场,就被梁军凶猛的攻势给赶下了城头,差点闹出笑话:不少小城都能守不短的时间,江陵差点因为湘州兵溃退被一鼓而破。
最后没办法,还是调荆州兵上阵,仗着地利和人多势众的优势,在付出重大伤亡的情况下,击退了梁军。
昨日出城增援水寨,陶斌都没敢调湘州兵,可见已经对他们完全失去信心了。
但这些人也不能不用,毕竟还剩千把人呢,只能将他们与豪族僮仆混编在一起,组成一支两千人的部队,时不时上城轮换久战疲惫的荆州兵,毕竟他们人不多了,已不足两千五百之数。
陶斌没有处置那个哭泣的土兵,继续向前走看。
走到一处时,亲兵突然拦住了他。
陶斌一证,看向前方的黑暗深处那里曾经是一处军营,今只点了几盏昏暗的油灯,微弱的火苗在风雪中摇曳不定。
营中似乎有人,因为偶尔传出几声咳嗽。
似乎又没人,因为大部分人像死了一般躺在干草、苇席之上。
他想起来了,那是伤病营。
作战受伤的,生病倒下的,基本不做区分,一股脑塞到此地。
照料他们的多为强征而来的江陵百姓,本身十分抗拒,更没有报酬,于是照料得十分潦草,这从风中传来的淡淡臭味就能看得出来。
伤病员们竟连哼几声的力气都没了,全是等死状态——
陶斌没敢再向前,而是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临行之前,暗道明日或可多征集一些百姓过来,眼前这些稍稍有些过分。
他很快转到了一处城墙根下。
隔着土墙,他都能感受到那一阵阵袭来的震动。
他知道,梁人在用霹雳车轰击城墙。
但其实没什么效果,最主要的原因你想都想不到:找不到那么多石头,
打磨也极其费事。
而在一开始的时候,守军还是手忙脚乱过一阵子的。为了摧毁他们的霹雳车,数次派人出城冲杀,结果吃了大亏,几次下来损失了千余人,于是后面就装死了,任你砸。
不知不觉间,陶斌一行人来到了北城。
这里同样坐着不少军士。
只有少数人穿着破破烂烂的绵衣,绝大部分人靠在火盆边,不断往手上哈着热气,或者站起来脚。
潮湿的江陵,(一旦遇上雨雪,就分外让人难受。
有的火盆渐渐暗淡了下去,很快就有人麻木地提着斧子,拆起了门板。
门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但过程应该不会很平和。
陶斌踩着马道两侧的台阶往上走。
雪后十分湿滑,他小心翼翼地走着,不一会儿便上了城头。
好一派灯火通明的壮观景象!
从江陵城北一直延伸到北方极远之处,营地一座连着一座,火把、火盆、灯笼如同繁星一般,点缀在整片大地之上。
陶斌不知道守城军土看到这副景象时会怎么想,反正他初次见到时非常震撼。
这么多兵聚集在城外,带来的压迫力是十分巨大的。
尤其是当他们发起潮水般的攻势,一波又一波撞击江陵城的时候,总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莫能抵御的感觉。
以此观之,荆州兵真的很不错。
站住了,没被吓倒,还能依托城墙地利固守,时不时出城袭扰一番,这个战斗力十分强劲。
但他们以前还被本地人嘲笑,说他们的关西口音十分奇怪,又或者晋语都说不利索一一荆州军自刘弘创建伊始,便以诸郡蛮夷、巴蜀流民、关西逃难百姓以及部分荆州本地人组成。
若没有他们,江陵此时已然为梁军攻破。
但他们的人数也不多了啊,只剩两千五百上下,带着两千湘州兵、江陵豪门僮仆,勉力守御着。
城中还在征发青壮,新得两千余人,目前正在整训,但陶斌也知道他们不甚可靠。
或许,再过一段时日,就该放弃外城,退守内城了,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彻底失去了出逃的机会。
对此
陶过有此犹豫1八8
他的妻子儿女、兄弟姐妹都在城中,难道任由他们与江陵共存亡吗?
陶斌不甘心,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他同样很清楚,一旦他趁着外城没失守,将家人送到城外乘船撤走,那么江陵守军的士气也就崩溃了。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长期保密,只要你做了,总会被人知道的,无非时间长短而已,但陶斌又忍不住想要做这件事。
两难的选择!
风雪之中又响起了颇具节奏的鼓声。
陶斌放眼望去,却见那灯火照耀不到的地方,无数黑影正在闪动。
他们的动作很快,似乎还带着点悲壮凄凉的气势,以一种亡命般的姿态冲向江陵城。
灯火通明之处,则站满了一支器械精良的部伍,死死盯着正在发起进攻的「同袍」。
后队斩前队,老伎俩了,残酷却又实用。
陶斌知道,今夜又将无眠。
血注定要流成河。
******
梁军大营之中,蒋恪也登上了高台,俯瞰江陵。
一队队弓手已经来到了土台下边,快速攀登着。
一共三座土台,全部位于城北,是辅兵丁壮们花费半个月建成的。
每台可容纳数十名弓手,甚至可以摆放数具强弩,日夜不停地对江陵发动攻击。
弓手们只是第一批。
他们上去之后,还会有大量丁壮将巨大、沉重的弩车推上去,架设起于民亮临下车击致军是的
工陵城墙还高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晋军若不敢出城,那就放心大胆地射击。若试图出城毁掉土台,那就抓住机会,争取多歼灭一些守军一一在城头杀一名敌军十分费劲,但正面野战杀起来就要容易许多了。
前方已经展开了厮杀,蒋恪却下了高台,不想多看了。
天子已南下襄阳,虽说主要忙于各类善后事务,但他肯定会分出一部分精力,密切关注看竟陵、江陵两处战场。
而襄樊投降后,大批人马陆续南下。
据蒋恪所知,以邓岳为首的八千多襄阳降军已经抵达竟陵城下,然后直趋东方,攻杨口军成。
听闻陶侃已遣部将陈修率军数千驰援,务必不能让这两地失守。
而这兵一东调啊,显然没法对江陵提供太大的支持了,这对他而言是件好事,但同时也是压力。
这场战争,他难得地得到了机会,若功败垂成,这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
「嗡——」前方响起了弩车发射时巨大的噪声。
「嗡——」第二座高台上也响起了声音。
弩车笨重、迟缓、发射缓慢,但威力十分强劲。
射出去的大型弩矢比枪杆还粗,几乎赶得上步了。当它们携万钧之势射向江陵时,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动静。
果然,江陵北城上响起了巨大的喧哗声,似乎有些混乱。
不过没用多久,惊呼骚乱渐渐平息了下去,留下的唯有怒吼声、叫骂声和惨叫声。
蒋恪晒然一笑,这仅仅只是个开始罢了。
这一次,他比攻打纪南城时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不厌其烦、不惜血本,诸般能用的办法他都不介意尝试一下。
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落在头顶的弩矢、羽箭。
当你在城头巡逻的时候,数杆弩矢激射而来,直接将垛口都砸踏了,碎屑横飞,崩得你额角都是血。
又或者重重地钉在城楼之上,淋得你满头满脸都是灰尘。
箭矢也破空而至,让你每一刻都提心吊胆,一不留神就被箭矢射中,耳边流传着谁谁走路时被梁人射死射伤的消息。
未必真能杀死多少人,但对士气的打击十分巨大,慢慢累积下来,说不定哪天敌军就承受不住,彻底崩溃了。
这是意志的比拼,是本钱的较量,陶斌若无法有效应对,江陵城是撑不了多久的。
攻城战一打就是一整夜。
天明之后,换了一批人接看上,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吉认土台,试图摧毁上面的弩车,斩杀弓手。
不过行至半路之时,被银枪左营及幽州骑兵联合击溃,死伤过半。
晋梁双方的水师又在城东打了一场,王师败绩。
义从军一部在城西活动,逼迫一支晋军水师后撤,因为他们不敢派人登陆了。
整体而言,一如既往。
双方一如既往地攻防,一如既往地斗智斗勇,(一如既往地坚持,直到有人撑不住,轰然倒下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