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后时刻

小说:晋末长剑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5-01-20 20:11:06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二月二,春社节,天气似乎有转暖的迹象。

  从梁军大举南下开始算起,江陵已经被围困一个多月了。中间因为过年的关系,双方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随后便又是无止境的攻防战。

  陶斌感受到了些许希望,因为天气渐渐转暖了,虽然还没完全脱离冬天的影响。但在春社节前后,江陵附近下了几场雨,地面变得潮湿泥泞,有些变化已在慢慢发生。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

  尤其是东边传来消息,竟陵失陷了!

  失陷的原因不复杂,但很伤士气:父亲陶侃自梁军师老兵疲,率部东进,与梁军战于竟陵城下,水陆兵马两万余,外加竟陵守军数千,对上三万多梁军,「战不利」、「退守华容」。

  战报上只有寥寥数语,不太真切,但陶斌通过询问信使,得知就是野战失败,没别的原因。

  中军直接让梁国禁军击破了,打不过,就这么简单。

  在此之前,父亲曾经率部沿着沔水北上,绕后攻打了几次梁军补给线,

  小有斩获。最辉煌一次,烧掉了梁军一座中途囤积粮草的营寨,得粮数万斛,俘斩数百丁壮。

  当然,这是实际斩获,在军报上则写成「连破二十余寨」一一谷仓用栅栏围起来,一个谷仓被算成一个独立的营寨,俘斩数百丁壮则写成「杀梁兵数千」,写军报这种事情,非常有技巧。

  这样的迁回绕后作战,逼迫梁军抽调精兵、骑卒,遮护粮道,巡逻也变得更加密集了,客观上帮助了竟陵的防守。

  但其实于大局无补。

  梁军若不是很想南下,抱看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算的心思,可能嫌麻烦就走了,但如今他们决心很大,指望这种袭扰就让其退却,显然不可能。

  于是就迎来了竟陵之战。

  结果和前几次一样,「战不利」。梁人甚至卷着溃兵攻入竟陵城中,攻夺了这座城池。

  其余败兵在水师的掩护下撤至杨口。

  这里其实是可以守一守的,盖因梁军攻城时会遭到河面上舰船弓弩打击,死伤会很大,不过父亲直接撤走了军民,分至华容、沔阳两城。

  如此一来,战场算是彻底远离了沔水,进入到了云梦泽附近。

  陶斌不好评判这样是对是错,他更不关心那边的局势,反正梁人也不太可能深入云梦大泽作战,他只关心江陵,

  就在昨天,幕府长史周抚率水师进至城东,往城中转运资粮、器械、人员。

  梁军似乎早等着这一天了,数千精卒冲杀而至,最终只有六千斛粮食及千余荆南诸郡蛮兵撤入城中,其余皆被烧毁。

  这么点增援,可谓杯水车薪。

  更坏的是,援兵们带来了外界的消息:失败,无尽的失败。即便军官们已经下令封锁消息,但压根没法完全杜绝。

  透工了该;1√由?

  不户了消芯透返产1八?

  陶都督病重,不能视事;

  竟陵之战,三万人全军覆没;

  武昌有人造反,献城而降;

  水师中有人夜间博戏,烛火点燃了船只,整个水师的船三去其二:

  甚至还有人说芜湖山都督投降了,因为梁帝邵勋许诺让他的从妹当皇后,山皇后若诞下男孩,将继承大梁天下。

  消息越传越离谱,军官不能禁,因为他们也爱听陶斌刚刚巡营回来,就听到了此类消息,气得当场杀了数人。但他也知道这没什么用,局势如此,不是哪一个人能改变的。

  回府途中,两侧的房屋上稀稀落落长了一层「白毛」,在风中轻轻摇晃着。

  这不是别的,而是箭矢。

  虽然有些将校鼓舞军众,说这是梁人给他们送箭,且哈哈大笑,状似豪勇。但其他人都只是尴尬地赔笑两句,因为他们笑不出来。

  回府的路上,陶斌就看到有民壮在清理尸体或扶受伤的人。

  这些都是从城头撤下来换防的,嘶杀时没受伤,在街道上走路时却倒霉地中了箭,还能说什么?祖上不积德,以至于此?不,如此频繁且肆无忌惮的箭雨打击,没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中箭。

  毫无疑问,这是打击守军士气的一种手段,非常有效。

  陶斌面无表情地走看。

  亲兵们团团围护于侧,高举盾牌,虽然这会并无箭矢落下。

  不过,没有箭矢,却有弩矢。只听「」地一声巨响,粗长的弩箭钉上了城楼,溅起大片灰尘,几枚瓦片被震落下来,摔得四分五裂。

  城头响起了一阵喧哗声,新来的荆南兵第一次领略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

  前头驶来了几辆马车,臭气熏天。

  陶斌等人避让于侧。他知道,这是运输屎尿的车辆,车上一个个木桶内装满了此类污物,一会就会被人抬上城墙,倒入大罐中蒸煮。

  敌军攻城之时,滚烫的粪水倾泻而下,效果极佳。

  但现在做这些事也不容易了。那三座高台十分恼人,堆得比江陵城墙还高,搬运金汁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杀伤。

  而且,现在城西也起了一座高台,同样布置了弓手和弩车一一谢天谢地,城西地域狭窄,只修得起这么一座。

  回到府中之后,陶斌才真正松了口气。

  妻子带看儿女上前行礼。

  大儿子已近弱冠之龄,陶斌十分喜爱,常对旁人说此子最类他。

  二儿子、三儿子皆十余岁,读书非常刻苦,写文章也不错,陶斌也对他1

  亡月此三人之外,还有即将出嫁的女儿、牙牙学语的几个稚子。

  看到他们时,陶斌突然就想流眼泪,但他止住了。

  他下不了那个决心,因为牵涉太大了,他还要仔细想想但很显然,这种摇摆不定的心理是危险的,因为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外部诱因,就能让他心里的平衡被打破。

  比如伤病营中爆发了疫病,并通过照料他们的百姓传播到了民家。疾病像是魔鬼一般,暗中藏匿着、慢慢发展着,并最终把人吞噬·——

  ******

  「膨!」

  「哗啦!」

  「万胜!」

  江陵城北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一小段城墙在持续不断的轰击下,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豁口。

  豁口位于城墙上部,顶宽三四步,底宽步许。当黄烟散去之后,梁军欢呼不已,守军却如丧考姚。

  军官们气急败坏地遣人去找材料,尽可能快地把这部分城墙修补起来。

  梁军则趁机加紧攻势。

  一批来自河南、河内二郡的丁壮呐喊地冲了上去,聚集在豁口附近,连云梯车都来不及推了,扛着长梯就上。

  府兵们带看部曲紧随其后,奋勇冲锋。

  晋军离得近,很快调集了数百人聚集于豁口附近。一部分人爬了上去,

  居高临下,但站都站不稳,非常麻烦一一当然,对攻方也是如此,甚至比攻没有损坏的城墙还要麻烦。

  激烈的战斗很快爆发,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结束,

  说实适改豁马那么管单来下即某段城墙整体塌。但凡事有利有弊,对守军来说,这个豁口的存在极大占用了他们的机动兵力,且必须挑选比较能打的军土看守此地。

  梁军不走,他们就不能离开。梁军攻来,他们就要打起精神,全力厮杀。

  人不是机器,总会疲惫,总会受伤,兴许哪天就顶不住了。

  简而言之,这个豁口成了江陵守军的失血口,一点点消耗他们本就不多的元气,最终将其拖垮。

  陶斌得到消息时,立刻用旗号通知在城外湖面上游弋的水师航船。

  二月初三,周抚再次率舰队进至东城。他把手头新征集的两千湘州兵,

  一千蛮兵悉数派上岸,中途再遭梁军截击,一部分人退回船上,一部分被斩杀,最终只有七八百人冲进了江陵。

  二月初五,正在华容整顿兵马的陶侃听闻此事,亲率水陆军士二万人西进。

  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两万人过去,阵列野战的话,多半被一冲而垮,重现之前的几次失败。如果有可能,应该继续养精蓄锐,至少等到三月中旬再出击。

  但朱然可以在曹真、夏侯尚、张部大军的围攻下,独守江陵六个月,别人不一定能。

  毕竟,朱然可是擒关羽、败刘备的重将,魔下都是他家部曲僮仆或征战多年的老兵,可不是如今守江陵那些兵可以比的。

  但两个月都不到就叫苦连天,快坚持不住了,还是让陶侃有些失望,好岁坚持到三月啊。

  不过,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陶侃没有办法。

  二月初十,江陵城东的湖面上出现了密集如林的桅杆。

  他们的到来,对已经快要坚持不住的江陵守军是一种鼓舞,虽然很有限。

  蒋恪问询后登高望远,看看敌军水师的阵势,不屑地一笑。

  贼人只要敢上岸,直接精甲重步兵压上去,动摇其阵脚,搅乱其阵型,

  觅得良机后,调集骑兵,暴攻一角,不信打不破。

  而就在此时,有僚佐匆匆而至,禀报道:「都督,晋人请求王师退后数百步,让他们上岸结阵,一决生死。」

  「尔母婢!不许!」蒋恪直接拒绝了。

  我又不是脑子有病,让你上岸结阵再打。

  我的自标是江陵,其他都是附带的。有本事你就在大军眼皮子底下上岸结阵,看我揍不揍你就对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末长剑,晋末长剑最新章节,晋末长剑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