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请托到庾氏那里,当然也有人请托到其他家族那里,甚至请托到邵勋身前的。
不过,这些人就不是商屯了,而是正儿八经建庄园其实,无需请托,到官府那里登记一下就行了,没人拦着你开荒。但有些人就觉得请托了以后能得到照拂,降低开荒难度。
天光已经大亮,又是君王不早朝的一天。
南风徐徐,轻轻推开了没有紧闭的窗,将阳光洒落榻上。
淡金色的绒毛纤毫毕现,在清风中细微摆动着。
樱唇微张,充满着健康的红润,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鼻梁高挺,偶尔轻皱一下。
深深的眼窝中,眼脸微微闪动着,预示着主人即将醒来。
片刻之后,女人茫然地睁开了眼晴,先发出几声无意义的呻吟,婉转娇媚之处,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却最是动人。
将在胸前抚摸揉捏的手挪开后,女人翻了个身,抱住了男人,轻声道:「陛下...」
邵勋嗯了一声。
刘野那欲言又止,似有些犹豫。
「可还是那件事?」邵勋问道。
「嗯。」
「黄头才十岁,急什么。」邵勋轻轻拍了拍刘野那的大臀,静静感受着手掌心里传回来的晃动,道:「你兄长真准备派人南下?住惯了上党的人,
可未必能忍受江夏、南郡的天气啊。」
「他想好了。」刘野那说道:「他现在儿子太多了——
邵勋听了也无语。
当年在河内与刘雅厮杀的时候,刘闰中才三个儿子,还战死了一个。这才过去十来年,听说刘闰中已经有不下十个儿子了,简直离谱。
女儿数量还稍多。前些时日,说他有几个女儿已经长大了,问邵勋要不要纳入后宫。
尼玛!我拿你当舅子,你想当我岳父?
刘闰中这些年确实「堕落」了。
生活愈发奢华,屋宇金碧辉煌的程度,不下世家大族一一就是还缺乏一点美学鉴赏能力,总有点暴发户的味道。
上党、新兴、岢岚大大小小的「刘系」部落,皆向他进献嫡女。
刘闰中就在美酒、美食、美宅、曹不的堕落人生上一去不复返,若非中间有几次率军出征,邵勋都怀疑他还记不记得如何打仗了。
儿子多了,刘闰中便开始未雨绸缪了,要为他们安排出路。
他分派了两个稍大的儿子去岢岚、新兴,投靠兄长和姐夫,还安排一个几子入洛阳太学。至于南方新得之地,自然不会放过。
有些人觉得这里是蛮荒之地,但在财力充足的人眼里,这里是家族的未来。
土地,只有土地才能延续一个家族的辉煌。
开荒的奴隶,要多少有多少。不够的话,刘闰中还能通过老关系采买,
所以在梁军大败普国之后,他便动了心思。
再者,之前他刚刚默许麻秋出任襄阳郡都尉,并将该部有功将士的家眷送到襄阳,授田落户。有这一条在,想必南下圈地之事便不会存在太多阻碍。如果再趁机让妹妹吹吹枕头风的话,把握就更大了。
其实,刘闰中完全多虑了,邵勋巴不得他们南下圈地建庄园呢「多大点事,让他来吧。」邵勋说道:「从杨口向东、向南,或者从华容向南,他若能开荒置宅,朕就敢给他地契。如果他敢去猪口(夏水入沔水处),我甚至能给他一些农具、种子、耕牛。」
「猪口?」刘野那一。
邵勋在刘野那身上画起了地图,道:「此为岘山,此为鹿门山,两峰突起,沔水出其中。下流至猪口时,汇夏水,故古来也称猪口以下河段为夏水。夏水入长江处曰夏口。」
「猪口附近山林茂密,卑湿无比,时常泛滥。若自竟陵攻夏口、武昌,
便要经此地东行、南下。晋人弃守猪口,而守西南边的沔阳城。你兄长若能于猪口垦荒,我可将此地全赏给他。」
刘野那没回话,因为她脸上已经飞起了两朵嫣红。
邵勋还在那说:「其实,朕就希望北地豪族南下。嫡子、长子舍不得,
庶子呢?一个个姬妾数十,那么多儿女,为何不安排下?」
世家大族不是每个人都过得很好的。人口多了以后,那就是一个小社会,即便是同族之人,也分三六九等。
嫡子、庶子、长子、幼子能继承的家产定然不一样,时间长了以后,支脉、偏房便形成了,经济状况天差地别。
讲究一点的大家族会给较为贫穷的族人兜底,让他们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如果此人将来发达了,还可以反哺家族。
不太讲究的就不好说了。邓艾也是新野邓氏族人,过的什么日子?
「轮番遣子侄辈南下,带着部曲僮仆,驱使庄客开荒。如此数年,粗粗整一番后,便可派人常驻了。刘闰中那么多儿子,正好先遣人南下,经营十年八年之后,儿子也成家立业了,便可将其分给诸子,开枝散叶,这样不好吗?」邵勋继续说道。
说完,有些奇怪,刘野那半天不说话了。
「陛下,猪口军情紧急。」扭头过去后,只迎上刘野那水汪汪的眼睛。
深棕色的眼珠滴溜溜转动着,瞟向被窝之内,然后伸出手,轻轻一握。
「这——」邵勋倒吸一口冷气。
「陛下既已军次猪口,缘何巡不进?」
「贼势滔天———」邵勋拉了拉被子,将女人搂在怀里,说道:「别闹了。你已怀了孩儿,勿要轻举妄动。」
「就是怀了孩儿,才有些忍不住。
「好了,我还要起身批阅奏疏。巴东军情更为紧急,明日就要班师了。」
刘野那这才安静下来。
男人有正事时,她不会闹的,虽然这可能只是个借口。
「诸葛恢会不会插手巴东战局?他女儿诸葛文彪是琅琊王妃,诸葛氏勉强算是一—」说到这里,刘野那猛然瞪大了眼睛。
提到「琅琊王妃」四字时,猪口附近猛然军威雄壮,好似从数千赢兵变成了八十万水陆兵马,实力强硬得吓人。
她有些震惊,更有些受伤。
邵勋尴尬一笑,道:「军情不急。起来吧,我陪你去院子里走走,那边开了海棠花。」
邵慎已经收拾完毕行装,准备南下了。
临行之际,恰好江夏太守李充也要南返,于是便一起乘船,自襄阳南下。
沔水之上,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运粮船队,直趋竟陵、杨口。
战争结束后,这些船队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蔡洲那边甚至在清理航道,之前为封堵晋军水师造了多大孽,这会清理起来就有多苦逼,但这是必须的。
武昌换帅之后,形势似乎起了微妙的变化。
李充有些不解,但邵慎这种高层一清二楚:诸葛恢可能不会那么有攻击性,他只想着守御,而不是主动进攻,恢复失地。
至于他为何这么想,当然是从天子的只言片语中琢磨出来的一一当然,
主要靠幕僚们的分析。
他也在考虑去南郡办商屯。地点都选好了,江陵县东南部的云梦泽西部边缘地带,与普人控制下的监利县隔着烟波浩渺的湖沼。
这个环境,看似危险,实则一一呢,一点也不安全。
不过那是以前,现在他信心大增,决定从宜阳、新安招募一批坞堡民子弟。说实话,云中、甘城等六大坞堡他管理多年,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而且经历了多年太平生活,即便迁出了相当户口,六大坞堡还是有不少富余丁口可供招募。
他们能分到的地是越来越少了,毕竟宜阳、新安地处山间河谷之内,平地是有数的。
当然,商屯肯定不能由自己直接出面,那样吃相太难看。从旧部或妻族中找几个人帮忙管理,似乎是最合适的。
他之前已经与宜阳杜氏、杨氏等大族商议过了,他们也愿意派人南下,
或置庄园,或办商屯。
天子都公开鼓励北地豪族南下了,将其视作南征晋国的第一笔红利,大家多多少少给个面子。怕自家子弟水土不服,没关系,可以先派不太重要的族人南下嘛。庄园整饰完毕后,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就可以派族中重要成员南下巡视了。
如果满意,那就分家,不满意另说这就是荆州之战结束后产生的变化。
据邵慎了解,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七八家大族决定南下了,比如河东卫氏得到了他们在江夏的封地,由天子下诏回赐,本在安陆,今移曲陵县;
上党刘氏有意去猪口垦荒,天子将当地被废弃的土城划给刘家,着其垦荒,兼且防备晋兵;
颍川庾氏的庾彬带了数千人南下华容、杨口、竟陵商屯,听闻庾家响应天子号召,打算在华容县建庄园,以尽鱼盐之利一一其实鱼盐之利更多在监利县,此县东吴所置,县境原属华容,因为鱼盐官至此「监收鱼盐之利」
故得名「监利」。
河东裴氏、琅琊王氏、泰山羊氏等族各有人南下,他们现在都还没被度田,但都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决定派一部分人手过来。
不过,在邵慎看来,裴、王、羊等族只是碍于情面,少少派一些人南下,随意垦荒一部分田地罢了。
他们主要盯着江南的熟地。只有等那些耕作了好些年、能稳定产出粮帛果蔬且环境优美的庄宅被摆上案台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出手。
不信?华容胡氏(汉灵帝时太傅胡广后人)被攻灭后,他家经营几辈人的田宅被朝廷收走,说要赏赐重臣,最近就有不少人在打听。
华容整体来说不是好地方,但县内有开发过的好田宅,人家就看上了。
说白了,都不想开荒,都想着坐享其成罢了。
世家大族之外,想着在度田前把仆婢庄客「花出去」的土豪则更多。
又或者,度田时他们把田交出去了,人没全交,现在每户人耕作的田地数量锐减,比较难熬,于是横下一条心,到江夏、竟陵、南三都搏一搏。
至于商屯,则是士族、豪强外的第三类补充。
总之,天子对荆州新得之地的开发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将来开发江南的一场颈演邵慎作为宗室,当然要参与其中。
四月初,邵慎抵达了江陵。
这个时候,邵勋已经班师回洛阳,南方六郡军务全数交给邵慎,由他一言而决。
他收到消息,成国围攻巴东大半个月,不克,已经退兵。
母丘奥询问是否现在就举起义旗归正。
邵慎想了想,这事比较复杂,却不便做主了,于是飞札发往天子行在。
不过,这些人就不是商屯了,而是正儿八经建庄园其实,无需请托,到官府那里登记一下就行了,没人拦着你开荒。但有些人就觉得请托了以后能得到照拂,降低开荒难度。
天光已经大亮,又是君王不早朝的一天。
南风徐徐,轻轻推开了没有紧闭的窗,将阳光洒落榻上。
淡金色的绒毛纤毫毕现,在清风中细微摆动着。
樱唇微张,充满着健康的红润,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鼻梁高挺,偶尔轻皱一下。
深深的眼窝中,眼脸微微闪动着,预示着主人即将醒来。
片刻之后,女人茫然地睁开了眼晴,先发出几声无意义的呻吟,婉转娇媚之处,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却最是动人。
将在胸前抚摸揉捏的手挪开后,女人翻了个身,抱住了男人,轻声道:「陛下...」
邵勋嗯了一声。
刘野那欲言又止,似有些犹豫。
「可还是那件事?」邵勋问道。
「嗯。」
「黄头才十岁,急什么。」邵勋轻轻拍了拍刘野那的大臀,静静感受着手掌心里传回来的晃动,道:「你兄长真准备派人南下?住惯了上党的人,
可未必能忍受江夏、南郡的天气啊。」
「他想好了。」刘野那说道:「他现在儿子太多了——
邵勋听了也无语。
当年在河内与刘雅厮杀的时候,刘闰中才三个儿子,还战死了一个。这才过去十来年,听说刘闰中已经有不下十个儿子了,简直离谱。
女儿数量还稍多。前些时日,说他有几个女儿已经长大了,问邵勋要不要纳入后宫。
尼玛!我拿你当舅子,你想当我岳父?
刘闰中这些年确实「堕落」了。
生活愈发奢华,屋宇金碧辉煌的程度,不下世家大族一一就是还缺乏一点美学鉴赏能力,总有点暴发户的味道。
上党、新兴、岢岚大大小小的「刘系」部落,皆向他进献嫡女。
刘闰中就在美酒、美食、美宅、曹不的堕落人生上一去不复返,若非中间有几次率军出征,邵勋都怀疑他还记不记得如何打仗了。
儿子多了,刘闰中便开始未雨绸缪了,要为他们安排出路。
他分派了两个稍大的儿子去岢岚、新兴,投靠兄长和姐夫,还安排一个几子入洛阳太学。至于南方新得之地,自然不会放过。
有些人觉得这里是蛮荒之地,但在财力充足的人眼里,这里是家族的未来。
土地,只有土地才能延续一个家族的辉煌。
开荒的奴隶,要多少有多少。不够的话,刘闰中还能通过老关系采买,
所以在梁军大败普国之后,他便动了心思。
再者,之前他刚刚默许麻秋出任襄阳郡都尉,并将该部有功将士的家眷送到襄阳,授田落户。有这一条在,想必南下圈地之事便不会存在太多阻碍。如果再趁机让妹妹吹吹枕头风的话,把握就更大了。
其实,刘闰中完全多虑了,邵勋巴不得他们南下圈地建庄园呢「多大点事,让他来吧。」邵勋说道:「从杨口向东、向南,或者从华容向南,他若能开荒置宅,朕就敢给他地契。如果他敢去猪口(夏水入沔水处),我甚至能给他一些农具、种子、耕牛。」
「猪口?」刘野那一。
邵勋在刘野那身上画起了地图,道:「此为岘山,此为鹿门山,两峰突起,沔水出其中。下流至猪口时,汇夏水,故古来也称猪口以下河段为夏水。夏水入长江处曰夏口。」
「猪口附近山林茂密,卑湿无比,时常泛滥。若自竟陵攻夏口、武昌,
便要经此地东行、南下。晋人弃守猪口,而守西南边的沔阳城。你兄长若能于猪口垦荒,我可将此地全赏给他。」
刘野那没回话,因为她脸上已经飞起了两朵嫣红。
邵勋还在那说:「其实,朕就希望北地豪族南下。嫡子、长子舍不得,
庶子呢?一个个姬妾数十,那么多儿女,为何不安排下?」
世家大族不是每个人都过得很好的。人口多了以后,那就是一个小社会,即便是同族之人,也分三六九等。
嫡子、庶子、长子、幼子能继承的家产定然不一样,时间长了以后,支脉、偏房便形成了,经济状况天差地别。
讲究一点的大家族会给较为贫穷的族人兜底,让他们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如果此人将来发达了,还可以反哺家族。
不太讲究的就不好说了。邓艾也是新野邓氏族人,过的什么日子?
「轮番遣子侄辈南下,带着部曲僮仆,驱使庄客开荒。如此数年,粗粗整一番后,便可派人常驻了。刘闰中那么多儿子,正好先遣人南下,经营十年八年之后,儿子也成家立业了,便可将其分给诸子,开枝散叶,这样不好吗?」邵勋继续说道。
说完,有些奇怪,刘野那半天不说话了。
「陛下,猪口军情紧急。」扭头过去后,只迎上刘野那水汪汪的眼睛。
深棕色的眼珠滴溜溜转动着,瞟向被窝之内,然后伸出手,轻轻一握。
「这——」邵勋倒吸一口冷气。
「陛下既已军次猪口,缘何巡不进?」
「贼势滔天———」邵勋拉了拉被子,将女人搂在怀里,说道:「别闹了。你已怀了孩儿,勿要轻举妄动。」
「就是怀了孩儿,才有些忍不住。
「好了,我还要起身批阅奏疏。巴东军情更为紧急,明日就要班师了。」
刘野那这才安静下来。
男人有正事时,她不会闹的,虽然这可能只是个借口。
「诸葛恢会不会插手巴东战局?他女儿诸葛文彪是琅琊王妃,诸葛氏勉强算是一—」说到这里,刘野那猛然瞪大了眼睛。
提到「琅琊王妃」四字时,猪口附近猛然军威雄壮,好似从数千赢兵变成了八十万水陆兵马,实力强硬得吓人。
她有些震惊,更有些受伤。
邵勋尴尬一笑,道:「军情不急。起来吧,我陪你去院子里走走,那边开了海棠花。」
邵慎已经收拾完毕行装,准备南下了。
临行之际,恰好江夏太守李充也要南返,于是便一起乘船,自襄阳南下。
沔水之上,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运粮船队,直趋竟陵、杨口。
战争结束后,这些船队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蔡洲那边甚至在清理航道,之前为封堵晋军水师造了多大孽,这会清理起来就有多苦逼,但这是必须的。
武昌换帅之后,形势似乎起了微妙的变化。
李充有些不解,但邵慎这种高层一清二楚:诸葛恢可能不会那么有攻击性,他只想着守御,而不是主动进攻,恢复失地。
至于他为何这么想,当然是从天子的只言片语中琢磨出来的一一当然,
主要靠幕僚们的分析。
他也在考虑去南郡办商屯。地点都选好了,江陵县东南部的云梦泽西部边缘地带,与普人控制下的监利县隔着烟波浩渺的湖沼。
这个环境,看似危险,实则一一呢,一点也不安全。
不过那是以前,现在他信心大增,决定从宜阳、新安招募一批坞堡民子弟。说实话,云中、甘城等六大坞堡他管理多年,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而且经历了多年太平生活,即便迁出了相当户口,六大坞堡还是有不少富余丁口可供招募。
他们能分到的地是越来越少了,毕竟宜阳、新安地处山间河谷之内,平地是有数的。
当然,商屯肯定不能由自己直接出面,那样吃相太难看。从旧部或妻族中找几个人帮忙管理,似乎是最合适的。
他之前已经与宜阳杜氏、杨氏等大族商议过了,他们也愿意派人南下,
或置庄园,或办商屯。
天子都公开鼓励北地豪族南下了,将其视作南征晋国的第一笔红利,大家多多少少给个面子。怕自家子弟水土不服,没关系,可以先派不太重要的族人南下嘛。庄园整饰完毕后,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就可以派族中重要成员南下巡视了。
如果满意,那就分家,不满意另说这就是荆州之战结束后产生的变化。
据邵慎了解,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七八家大族决定南下了,比如河东卫氏得到了他们在江夏的封地,由天子下诏回赐,本在安陆,今移曲陵县;
上党刘氏有意去猪口垦荒,天子将当地被废弃的土城划给刘家,着其垦荒,兼且防备晋兵;
颍川庾氏的庾彬带了数千人南下华容、杨口、竟陵商屯,听闻庾家响应天子号召,打算在华容县建庄园,以尽鱼盐之利一一其实鱼盐之利更多在监利县,此县东吴所置,县境原属华容,因为鱼盐官至此「监收鱼盐之利」
故得名「监利」。
河东裴氏、琅琊王氏、泰山羊氏等族各有人南下,他们现在都还没被度田,但都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决定派一部分人手过来。
不过,在邵慎看来,裴、王、羊等族只是碍于情面,少少派一些人南下,随意垦荒一部分田地罢了。
他们主要盯着江南的熟地。只有等那些耕作了好些年、能稳定产出粮帛果蔬且环境优美的庄宅被摆上案台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出手。
不信?华容胡氏(汉灵帝时太傅胡广后人)被攻灭后,他家经营几辈人的田宅被朝廷收走,说要赏赐重臣,最近就有不少人在打听。
华容整体来说不是好地方,但县内有开发过的好田宅,人家就看上了。
说白了,都不想开荒,都想着坐享其成罢了。
世家大族之外,想着在度田前把仆婢庄客「花出去」的土豪则更多。
又或者,度田时他们把田交出去了,人没全交,现在每户人耕作的田地数量锐减,比较难熬,于是横下一条心,到江夏、竟陵、南三都搏一搏。
至于商屯,则是士族、豪强外的第三类补充。
总之,天子对荆州新得之地的开发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将来开发江南的一场颈演邵慎作为宗室,当然要参与其中。
四月初,邵慎抵达了江陵。
这个时候,邵勋已经班师回洛阳,南方六郡军务全数交给邵慎,由他一言而决。
他收到消息,成国围攻巴东大半个月,不克,已经退兵。
母丘奥询问是否现在就举起义旗归正。
邵慎想了想,这事比较复杂,却不便做主了,于是飞札发往天子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