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苏允认真的在册子上记下:元丰八年六月一十六日,钓得米级淡水鲈鱼一条,其余五六斤鱼等不计其数……

  后面的还没有下笔,然后便看到邓润甫匆匆而来。

  邓润甫见到苏允,喜道:“你果然在。”

  苏允诧异道:“你怎么知道我钓了一条三尺多长的鲈鱼?”

  邓润甫一愣道:“我不知道啊。”

  苏允笑道:“我仔细量了,三尺三,足足五十斤啊,温伯,今晚我请你吃鱼吧,我让你试一试什么叫一鱼多吃。”

  邓润甫这才明白了苏允想要说什么,顿时有些哭笑不得,道:“好好,今晚去你家吃鱼,不过,你得先帮我一个忙。”

  苏允嘿嘿一笑,道:“你也得给我宣传宣传,我钓了一条三尺三的鲈鱼。”

  邓润甫一脸无奈道:“你图啥?”

  苏允诧异看着邓润甫道:“钓了一条这么大的鱼,就跟写了一篇极好的文章一样,不都得炫耀一番么?”

  邓润甫想了一下,随即大点其脑袋,道:“你说的是,写了一篇雄文,若是不给别人看,便如同锦衣夜行一般,行,我给你宣传宣传,不过我这儿有个好机会,你可以去跟更多的人炫耀去。”

  苏允喜道:“是么,你快说说。”

  邓润甫笑道:“我在太学那边有个课,最近我实在是太忙了,着实没有时间去上,你去帮我上几节课吧?”

  苏允啊了一声,道:“上课啊,我可未必行啊。”

  邓润甫闻言笑道:“你这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大宋朝最有名的经义大家,你不行谁行?

  而且我教的课程也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课,是我自己开的一门课程,这课程也并无常规,我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你知道的,我毕竟是翰林学士嘛,太学那边学子对翰林学士十分恭敬,因此对各种事情都感兴趣。

  很多时候,就是扯一下闲篇,讲一讲诏书怎么写啊,咱们怎么学习啊,怎么研究学问啊之类的,都是很简单的。

  你要是想要偷懒,甚至可以讲一讲你是怎么钓鱼的都行。”

  哦,选修课啊。

  邓润甫见苏允在犹豫,顿时急了,连连拱手道:“居正,你就帮我个忙吧,我实在是走不开啊,我已经好几节课没去了,再不去,按照我与太学的约定,这太学的津贴就没有了!”

  苏允倒是挺好奇,道:“怎么,太学的津贴很高么?”

  “不高,一年下来也不过是几十贯而已。”邓润甫道。

  苏允哈哈一笑道:“就这么点钱,你着急个什么,你身上翰林学士之职每年的俸禄各类津贴可不少,你至于这么着意这点钱么?”

  邓润甫面无表情道:“那个俸禄都是算得着的,每月都得到家里的账才行,这太学的津贴却是我自己的,你猜我着不着急?”

  哦,私房钱,那就明白了。

  苏允嘿嘿一笑,搓了搓手指,道:“我代你上课,我得抽点油水吧?”

  邓润甫顿时露出心疼的神色,道:“你帮我上几节课,就按几节课的钱给你。”

  苏允终于满意点头道:“那就没有问题了。”

  课程时间是下午两点左右,苏允在翰林院混了一顿廊下餐,先回家中换了常服,然后才悠哉悠哉到了太学。

  苏允在这里求学过一段时间,自然很容易便找到了课室。

  课室中人不算少,也有三四十人,但跟邓润甫所吹嘘的人山人海自然还是差了许多的。

  这三四十个年轻学子看到是一个年轻人过来,不由得都叹了一声气。

  有学子哀叹道:“邓学士是越来越忙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时间来上课。”

  有背景的学子道:“我早说了,最近邓学士肯定是没有时间的,翰林院就只有他一人,朝廷之中最近又十分动荡,邓学士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散了散了。”

  众学子想要离去,苏允走上讲台,敲了敲桌子,众人尽皆看向苏允,苏允笑道:“邓学士的确是没有时间,因此请我帮他代代课,有想听的可以留下来。”

  有学子拱了拱手,道:“这位先生,我们其实功课挺忙的,来这儿是因为想听翰林学士讲课,现在翰林学士不来,那我们便要去修习正课了,实在是对不住了。”

  其余人亦是点头,便想要离去。

  苏允闻言笑了笑,道:“若是你们不是一定要听邓学士讲课,而是想要听翰林学士讲课的话,那倒是可以留下来。”

  刚刚那学子笑道:“难不成还有别的学士要来么?”

  苏允点点头,指了指自己,笑道:“某不才,也恰好是翰林学士,诸位要是不嫌弃的话,倒是可以听一听。”

  学子们看了一下苏允年轻的面孔,顿时有些迟疑,忽而有人大声道:“你是小苏学士!”

  此言一出,众学子顿时沸腾了起来。

  小苏学士的大名谁不知道啊,近几年进来太学就学的学子,一进来大多都会从先生以及同学的口中听到这个大名,毕竟小苏学士实在是太厉害了,一个三元及第便威压太学一个时代。

  更何况还是第一次出现太学生就学的时候就写出两部煌煌经义巨著的牛人。

  甚至大家还不得不看他所写的《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呢,更甚的是,还有学习之余,大家都会研习的《三国演义》啊!

  刚刚那学子急道:“小苏学士,刚刚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请您讲课吧,我们都听着。”

  有机灵的学子立即跑出去唤人去了。

  苏允倒是不急,笑道:“那大家都坐好吧,来之前,邓学士说这门课程比较轻松,想讲什么都可以。所以我也不做设定,你们可以自己提一下,想要听什么,若是能讲的,我便给大家讲讲。

  当然啊,因为没有办法备课,只能说我知道什么便只讲什么,未必全面,也未必能够深入。”

  此话一出,学子们更加兴奋了。

  顿时学子们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小苏学士,您给我们讲一讲《孟子集注》吧,这孟子集注写得太有意思了,有许多想法写得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但仔细思索一番,又觉得理所当然,您讲讲这个吧。”有学子急急提议道。

  但随即另有学子反驳道:“小苏学士的《孟子集注》中已经解释得很是清楚了,稍微有悟性的便可以读懂,就先不要这个时间。

  小苏学士,不如讲讲这一次你在西北打党项人的事情吧,我们只知道您在西北打了许多的胜仗,也听说了不少的传言,但是真是假也并不知道,还有,前期为什么打得那么好,这一次反而又回到原本的路子上了呢?”

  又有人道:“小苏学士,您讲讲三国演义吧,您写的三国演义太有意思了,我已经反反复复看了十来遍了,还是觉得里面的东西博大精深没有能够全读懂。

  您不如专门讲三国演义,我觉得里面所写的经济、政治、革新、军事全都是言之有物的东西,可不是为了写而杜撰出来的东西,若是能够成体系的讲一讲,说不定我们能够学到的更多!”

  “小苏学士,我觉得……”

  “……”

  三四十学子七嘴八舌,一下子提出来许多的提议,苏允倒是不急,每听到一个,便在身后悬挂的白纸上写下。

  等声音渐渐停歇了下来,这才笑道:“我的时间可能没有那么多,毕竟我只是代邓学士讲课而已,邓学士自己有空了,他自然回来了。

  所以,咱们只能稍微挑一些一两节课可以讲完的东西,你们看一下,可以挑出来一两个,先讲完再说。”

  众学子看着白纸上的话题,一会之后,经过大家的讨论,终于挑出来三个最为感兴趣的议题。

  一个是西北战事,一个是三国演义,一个是孟子集注。

  苏允看了一下,然后道:“三国演义跟孟子集注一样,不是几节课可以讲完的,但我可以挑出来一些讲讲,倒是这西北战事我可以讲一讲。

  当然,西北战事想要讲明白,其实也是需要数十节课才可以讲完的,但我尽量简略一些讲讲便是。”

  众学子赶紧安静了下来,等候苏允讲课。

  苏允不假思索,直接便讲了起来。

  回来的这些时日,苏允早就将西北一行复盘了一遍又一遍,早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的全局,因此讲起来并不需要再行组织。

  苏允将自己因为永乐城之败,生了对西北战事的不满,于是请缨去西北亲自看一下情况。

  到了西北之后,军中的各种弊病令他触目惊心,之后便乔装深入军队,与士兵同食同寝,进行更加详细的调研,更是发现了更多的弊病。

  这给他后面对军队进行改革指明了方向,之后夹杂了戚兴文营与铁鹞子的遭遇战,齐英营与戚兴文营战后改编齐英营,进行第一轮的训练,练出来数百骑兵。

  之后便是八百骑破三城斩西夏将帅断西夏大军粮草之事,衔接上一个高潮——米脂之战。

  随着苏允娓娓道来,太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感觉像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一般。

  他们这才发现,他们原本对于大宋军事上的东西了解有多么的匮乏。

  以前的他们就像是井底之蛙一般,虽然有满腔的热情,但所说的那些言论,就像是井底之蛙一般呱呱乱叫,却无半点意义。

  在苏允讲述的过程之中,太学生们不止一次掉下了眼泪。

  尤其是在苏允讲到盐战之中失去盐州,鄜延路军孤军奋战之时,这种情绪更是到了高点。

  而课堂里面的太学生亦是越聚越多,到得后面,整个课室里面已经是站满了人,连着外面的走廊,亦是有黑压压的脑袋。

  苏允其实并没有讲过多太过于专业的东西,为了阐述时候的流畅以及压缩时间,因此很多东西也是一掠而过,但即便是如此,给太学生们所带来的震撼已经无异于天翻地覆一般。

  等到两节课讲完,苏允要走下讲台,却被太学生们给堵住了,太学生们情绪激愤,纷纷要求苏允继续讲下去,其他的课程他们可以自习,就这么讲,直接讲到天黑都是可以的。

  苏允想走走不掉,便干脆留下,这一讲当真讲到了天黑,以至于太学里的教授见无人上他们的课程,一个个都赶了过来,太学生们倒也是尊师重道,让教授们进教室内坐下听课。

  教授们一辈子皓首穷经,在经义里面浮沉数十年,有些人也熟读军书,但如同苏允这般既下沉到士兵之中,又从一路经略使高度上指挥战争,甚至还自己亲自带着骑兵深入敌境的人几乎没有,苏允讲述出来的东西,令他们亦是瞠目结舌。

  苏允这么一讲讲到天黑,讲得他口干舌燥,太学生们央求苏允下次一定还要代邓润甫过来讲课,这才放苏允离开。

  苏允离开太学的时候,忽而想了起来:自己想要炫耀的钓到米级大鲈鱼的事情还没有说呢!

  不过……今日讲课他也算是挺开心。

  回来这么久,这些东西他还是第一次对外讲,哦,跟苏轼也讲过,但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讲,而反馈亦是不错,感觉还是挺好的。

  他复盘了很多次,尤其是盐战这一战之中,他更是复盘了许多次,但终究是难以平复心中的愤懑。

  这一次讲出来之后,心里却是感觉舒服多了。

  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苏允开开心心回家去,然而在当晚睡觉的时候,他却反而辗转难以入眠,当下悄悄到了庭中,看着天上的明月出神。

  月光皎洁,照在苏允的脸上,忽而,他却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来。

  ——一个人想要改变时代是不可能的,但若是有千千万万个同志,必可让日月换新天!

  纠结多时的困扰一瞬间被消解,苏允兴奋得想要大喊大叫,但又怕惊醒章若以及众人,于是在庭中疾走,然而还是无法消解心中兴奋,干脆悄悄出门,去到苏轼家叩响了大门。

  嘿嘿,子瞻亦无眠。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眉山苏氏,苏允最贤,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