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侧头盯着孤儿院长用力拽着的小孩子。
她的目光落在小孩子刚刚伸向奥古斯特的指尖,脏脏黑黑的,不知是在哪里疯玩,沾上的泥土。
女院长也觉察到了轮椅上女人的视线。
她不好意思的用力搓了搓孩子的手指,一边低声斥责,一边惭愧的对着安娜解释道:“别理他就好了,小孩子不懂事的……”
被抓住的小毛孩也意识到自己提了什么过分的要求,不好意思的垂着脑袋,仿佛垂头丧气的小鸡。
这一幕让安娜提起了心。
她牢牢记着在学校教室屏幕上曾看到的场景,她警告自己不要成为学姐的翻版。
“抱歉。”
安娜没有答应对方的请求,却盯着孩子的小脸认真的给予了解释:“奥古斯特?它啊,它是情感支持型动物。”
“呃——”
女院长脸上浮现出些许的迟疑。
对方恐怕是不清楚,这么专业的名字应该要怎么翻译。
“它不是我的宠物,它是朋友、家人,我不能让它去陪别人玩。”
安娜说道。
完成了阐释说明的责任以后,女人这才把目光落在自己身前一位穿蓝裙子的小姑娘身上,她打量了对方片刻,主动的伸出手去。
“你好,我叫安娜,是《油画》杂志社的工作人员。”
伊莲娜小姐颇为正式的打了个招呼。
蓝裙小姑娘站在原地抬着眼帘安静的打量着向她伸出手来的女人,一双眼睛黑白分明。
“你好,我叫茉莉。”
正当安娜疑惑的转过头,想要看向女院长确认这位小姑娘是不是也听不懂英语的时候,茉莉伸出了手,却不握住,而是间隔了一距离便停了下来。
“我是艾滋病病人,你确定还要握我的手么?”
蓝裙子的姑娘用不符合她这个年纪的成熟口气,反问道安娜。
场面有片刻的尴尬。
秘书小姐似是想要插嘴说上些什么,还不等到她开口,不到半秒钟的停顿之后,安娜便已经握住了茉莉小姐姐的手。
“为什么不呢?”
安娜用玩味的目光打量着对方,“我想,艾滋病总不会是通过握手传播的。别害羞,小姐,你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
第一次见面。
这个以“我是一个艾滋病病人做为开场白”的小姑娘,就给安娜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
“所以——按这个说法,那段时间,顾为经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这里画画对么?很多时候,酒井小姐也会来。”
当奥古斯特用力的用前爪在地上刨着些什么的时候,院子的另一侧,安娜正在和茉莉了解着关于年轻画家艺术创作上的事情。
“自己画画,教我们画画,做些义工,洗洗衣服……偶尔还会给大家带些礼物……”
茉莉在旁观诉说着有关顾为经的事情。
“倒是蛮有爱心的。”
安娜颔首评价道。
有爱心的人总是不会让人讨厌。
“你说自己是《油画》杂志的编辑,您跑过来,是要来写他的报道文章的?他成大画家了么。”茉莉关心的询问。
安娜发现,这个小姑娘不像她以为的那样羞涩。
她看过家族基金会捐助项目的汇报文件,不少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敏感、自卑、内向等诸多心理问题。
身体缺陷从来不等同于心理缺陷。
身体缺陷又往往很容易成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人嘲笑、孤立的原因,从而造成心理疾病。
安娜也有自己的人生体验。
哪怕仅仅是口吃,结巴,法语课上发音不标准,像是“外省来的乡下人”都能成为课堂上被人哄笑的理由,何况是患有致命的传染病或者先天性的瘸子呢?
孤儿院很难成为幸福祥和的天堂,学校里会出现的所有阴暗面,在孤儿院这种地方,往往会成倍的放大。
很多小孩子是社会的上的弱者,他们是被环境甚至是被父母抛弃的人。
而他们往往会欺负嘲笑比他们更弱小的人,去证明自己的强大。
安娜自己就是个残疾人。
她太聪明了。
她很早就明白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
所以。
她不允许自己在任何时候表现的像是一个弱者,她不接受任何的嘲笑。她在学校里所有主修课的成绩都是最好的,永远是第一名。这是安娜对所有敢于嘲笑她的人的凌厉回击。
所以。
她也不喜欢孤儿院这样的地方。
安娜小姐是浑身上下没有一处线条不在闪闪发光的水晶,而闪闪发光的明艳水晶,天生就注定和污绿色的铁锈,是气质完全相反的两极。
令她非常吃惊的是。
茉莉竟然是个开朗的小姑娘,完全没有伊莲娜小姐预料中的压抑而厌世的气质。她会盯着安娜看,会毫不羞涩的回答问题,会坦诚率真的询问问题,就像现在这样——
“《油画》应该是非常厉害的艺术杂志吧?”
茉莉慢慢的问道,语气非常笃定。
“你还知道《油画》么?”
女人讶异的转过头。
《油画》是最顶级、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评论杂志不假,气质却和孤儿院这种地方格格不入。
布朗爵士的理念里《油画》是要被摆在头等舱休息厅里的高档杂志,它是艺术评论界的《Vouge》,甚至比那更“上流”。
它的名字从贫民窟的小女孩嘴中说出,听上去分外的奇怪。
“顾哥哥和我聊天的时候,提到过它。”
茉莉点点头。
“他询问我的梦想是什么,然后给我讲述他自己的梦想,他说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大画家,然后收到《油画》杂志的专访。他告诉我了关于杂志的事情,他还说我应该多学学画画,成不成为画家不要紧,但艺术能锻炼人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带来不一样的——”
蓝裙小女孩轻声诉说间。
狗子奥古斯特摇头摆尾的跑了过来,表现的仿佛是抓住狐狸尾巴的猎犬,用大耳朵蹭着女人的小腿。
“怎么了?”
安娜被史宾格犬的模样吸引了注意,随口问道。
狗子不说话,只是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咕噜声。
女人低下头去,看到奥古斯特嘴巴紧紧的闭着,应该衔着什么东西。她下意识的伸出手掌。
斑点大狗狗昂起下巴,在女主人的手掌心中吐出了一小团泥土。
安娜不明所以。
她抬手掌放在眼前端详,发现那并非只是一小团泥土。
一团细碎的土粒和草根之中,夹杂着两三根小孩子那种非常细的淡淡发黄的头发。
“嗯?”
伊莲娜小姐发出困惑的鼻音。
奥古斯特兴奋的摇摇尾巴,伸出舌头舔舔女人的手背,露出如同立了功,得胜还朝,等待封赏的大将军似的兴奋模样。
“别乱叼东西回来啊,小心会生病的!”
安娜无奈的把手里的泥土和毛发一并丢掉,摸摸狗子的脑袋,轻声批评道。
汪?汪汪?
献宝失败的奥古斯特低头一阵拱,希望小姐能明白自己发现了大宝贝,而伊莲娜小姐此刻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茉莉的身上。
“说说看,那个谁,嗯,顾先生,他详细的都说了些什么。”
“他让我先从蜡笔画练习起,可以培养对于色调的感觉……”
安娜礼貌等待着茉莉把话说完,继续问道:“很好啊。但关于《油画》杂志,他有说什么更多的么?”
“哦。”
茉莉低下了头。
她思索着自己的记忆:“顾哥哥提到过,油画杂志是由伊莲娜家族在十九世纪末创立的艺术期刊,是目前最古老,最权威的艺术杂志之一,能够决定当今欧洲艺术世界的潮流。能够接受《油画》杂志的专访,是他的梦想之一……”
哼。
伊莲娜小姐脸上的神色还是平静的模样,心中的那个她,却昂起下巴,悄悄的“哼”了一声。
谁谁谁……嘴上嘟囔着什么伊莲娜家族应该下地狱,想要和伊莲娜家族再无瓜葛,内心中却把能获得她们家族所创建的艺术期刊上的一篇专访,当成职业发展最远大的目标之一……身体明明表现的还是很诚实的嘛!
“他说《油画》杂志是最好的艺术评论媒体,它们也只会给最顶级、最有话题的艺术家做专访。你们今天来,是要了解顾为经的生活?是要给他做专访?他已经成为了最顶级的大艺术家了么?”
茉莉小姑娘的眼睛亮亮的,带着期待和敬佩。
顾为经哥哥真的好厉害好厉害。
他说希望自己能有一天可以登上《油画》杂志,几个月后,《油画》杂志社的采访团队果真来到这里。
就像是魔法一样。
艾略特秘书忍不住在心中笑笑。
倒没有笑话小姑娘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只是有点感慨对方这个话里单纯的孩子气。
也只有这个年岁的小孩子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吧?
她们这行人主要可是为了报道豪哥相关的事情来到的这里,问问顾为经,仅是附带的事情。
而且。
专访画家和围绕一篇拥有话题性的论文写评论文章,顺便介绍两句论文写作者的身份,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油画》固然难上,混在文章里随便被提一两句名字,却也不是难如登天。崔小明所求的遍是这个。
而能成为《油画》杂志某一期的封面人物,乃至让整整一期《油画》杂志围绕他展开,类似《巴黎评论》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专访集,或者安娜在奥地利对曹轩进行的特别访谈,这才是顶级大艺术家标配的待遇。
秘书看向安娜。
自家小姐应该也没有任何兴趣和这么小的小孩子解释其中的差别。
女人只是坐在轮椅上,抬起头盯着孤儿院上方的晴空,对身边的女孩善意的撒了谎——
“嗯,可能吧,看他的表现喽。”
……
“你说,顾为经他在画关于老教堂的风景画的时候,就在我现在呆着的位置么?”
伊莲娜小姐倚着手杖,跟随茉莉的脚步走进了孤儿院的小门房之中。
这是阿莱大叔的房间。
等新加坡双年展结束,顾为经便正式的成为马仕画廊的一员,算是彻底出道了,经纪人用不用马仕画廊的另说,他没有任何想要更换私人助理的意思。
阿莱大叔不是专业的艺术助理,但他真的很好。
到时候看门人大叔会跟随顾为经一起去德国。
这段时间,顾为经则委托阿莱为他处理一些因为赶着要离开,本地还没有处理完的收尾事宜。
现在并不在孤儿院里。
安娜的目光扫过桌子角落处摆放着的康拉德的,又在旁边《把妹达人》的情感教科书上停留片刻,心情古怪的端详了这两本风格反差极大的作品一眼。
她意味难明的轻轻一哼,这才抬起头来,也透过窗户盯向外面建筑的本体。
“是的。就在这里,两个画板,他和酒井小姐两人一人一个,紧挨着。”
“大雨天的晚上和女孩子一起画画,听上去很惬意呐。”
安娜又瞅瞅那边的《把妹达人》。
“他还让我在前边二楼的那展彩色窗户之后,点上只烛灯。”
自从笃定的认为这些采访团队的人员是专程跑过来,为顾为经哥哥做报道的,茉莉小朋友就表现的很是热情。
她有问必答。
安娜思索着,雷雨天大晚上的一起画关于建筑风景画,还在孤儿院的窗户边点上只蜡烛,自不必说,八九不离十是在临摹卡洛尔的《雷雨天的老教堂》。
这个行为又一次无形的加强了他在《亚洲艺术》上所发表着的论文的真实性。
又是临摹,又是让小孩子帮忙的。
这些切实生活印记,要是全部都是为了一篇假论文,那也准备的过于充足了。
“他画的是一幅暗色印象派的作品吧。”
“是的,画的很漂亮的。顾为经哥哥很厉害的,要拿去参加艺术展,一定能获奖。”茉莉小姑娘为她厉害的大哥哥唱着赞歌。
“他还说,以后要教我画,他说印象派其实很适合没有基础的小孩子入门……”
茉莉骄傲极了。
小姑娘的声音响在耳边,伊莲娜小姐则在想着顾为经的临摹画。
获奖自是不可能获奖的,原创性很重要,借鉴前人作品中优秀的元素自是可以,然而世上的绝大多数艺术展、双年展,都不允许完全照搬照抄的临摹之作参展。
此外。
借鉴优秀元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临摹优秀的笔触容易,临摹优秀的意韵却很难,世上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片落叶,后人也很难完全体味到前人作画时的心境。
毕加索把他的妻子在画上描绘成了怪物,那是老毕在婚姻走向破裂时所思考得到的爱情的模样,包含着他本人的沉郁与痛苦,甚至包含着他对别人的伤害和对自我的伤害。
若是不了解前因后过,只把这当成怪物画来临摹,在画布上得到的,没准也只会是东施效颦的“怪物”而已。
顾为经和酒井胜子没准能一定程度上的临摹卡洛尔的笔触。
他们又真的能临摹还原出画面里的情绪么?
安娜对此抱有十足的怀疑。
「如果是他的话……或许,或许……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安娜想起昨日顾为经几乎完美的阐释出了那番有关“画是卡洛尔脱困的反抗”的阐述,又在心中悄悄对自己说道。
引导自己走到此处,不就是对于顾为经的好奇么。
“所以,你知道他是怎么画的么?”
安娜沉思间问道。
女人本是随口一问,画一出口,她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是轻轻震动。
椅着手杖的漂亮女人忍不住低头望着茉莉黑白分明的眸子,重复了一遍。
这次却是不由自主间加重了语气。
“茉莉小姐,如果可以的话,请您和我好好的讲讲,顾为经先生是怎么画那幅风景画的好么?”
伊莲娜小姐当然知道,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那幅《雷雨天的老教堂》是一幅优秀的大师级作品。
顾为经要是告诉他是怎么画,也肯定能讲出很多东西,但没准太技术流了。
怎么用笔,怎么提笔,怎么控制力度,怎么去斟酌颜色,怎么去让线条变得更富有美感。
而安娜自己,她恰恰特别不擅长“体味”这种技术流的东西,她不缺对知识的理解,却又很难把知识和笔端结合。
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形容的便是她这样的人。
卡拉和安娜都是伊莲娜小姐,卡拉的日记在安娜成长阶段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她,然而和150年前那位在巴黎的云中看到了印象派之梦的伊莲娜小姐相比,150年后的这个……真的不是个当画家的好苗子。
安娜不看好顾为经能完全临摹出卡洛尔画里的意味。
但换成安娜?
她知道自己连卡洛尔画里的笔触都临摹不好。
安娜忽然有点好奇。
一个普通人,一个尚未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小孩子,她们在旁观顾为经画画的过程中,到底感受到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
在旁观者的视角里。
顾为经又是怎么捕捉到了这个残破老旧的建筑的美呢?
她的目光落在小孩子刚刚伸向奥古斯特的指尖,脏脏黑黑的,不知是在哪里疯玩,沾上的泥土。
女院长也觉察到了轮椅上女人的视线。
她不好意思的用力搓了搓孩子的手指,一边低声斥责,一边惭愧的对着安娜解释道:“别理他就好了,小孩子不懂事的……”
被抓住的小毛孩也意识到自己提了什么过分的要求,不好意思的垂着脑袋,仿佛垂头丧气的小鸡。
这一幕让安娜提起了心。
她牢牢记着在学校教室屏幕上曾看到的场景,她警告自己不要成为学姐的翻版。
“抱歉。”
安娜没有答应对方的请求,却盯着孩子的小脸认真的给予了解释:“奥古斯特?它啊,它是情感支持型动物。”
“呃——”
女院长脸上浮现出些许的迟疑。
对方恐怕是不清楚,这么专业的名字应该要怎么翻译。
“它不是我的宠物,它是朋友、家人,我不能让它去陪别人玩。”
安娜说道。
完成了阐释说明的责任以后,女人这才把目光落在自己身前一位穿蓝裙子的小姑娘身上,她打量了对方片刻,主动的伸出手去。
“你好,我叫安娜,是《油画》杂志社的工作人员。”
伊莲娜小姐颇为正式的打了个招呼。
蓝裙小姑娘站在原地抬着眼帘安静的打量着向她伸出手来的女人,一双眼睛黑白分明。
“你好,我叫茉莉。”
正当安娜疑惑的转过头,想要看向女院长确认这位小姑娘是不是也听不懂英语的时候,茉莉伸出了手,却不握住,而是间隔了一距离便停了下来。
“我是艾滋病病人,你确定还要握我的手么?”
蓝裙子的姑娘用不符合她这个年纪的成熟口气,反问道安娜。
场面有片刻的尴尬。
秘书小姐似是想要插嘴说上些什么,还不等到她开口,不到半秒钟的停顿之后,安娜便已经握住了茉莉小姐姐的手。
“为什么不呢?”
安娜用玩味的目光打量着对方,“我想,艾滋病总不会是通过握手传播的。别害羞,小姐,你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
第一次见面。
这个以“我是一个艾滋病病人做为开场白”的小姑娘,就给安娜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
“所以——按这个说法,那段时间,顾为经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这里画画对么?很多时候,酒井小姐也会来。”
当奥古斯特用力的用前爪在地上刨着些什么的时候,院子的另一侧,安娜正在和茉莉了解着关于年轻画家艺术创作上的事情。
“自己画画,教我们画画,做些义工,洗洗衣服……偶尔还会给大家带些礼物……”
茉莉在旁观诉说着有关顾为经的事情。
“倒是蛮有爱心的。”
安娜颔首评价道。
有爱心的人总是不会让人讨厌。
“你说自己是《油画》杂志的编辑,您跑过来,是要来写他的报道文章的?他成大画家了么。”茉莉关心的询问。
安娜发现,这个小姑娘不像她以为的那样羞涩。
她看过家族基金会捐助项目的汇报文件,不少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敏感、自卑、内向等诸多心理问题。
身体缺陷从来不等同于心理缺陷。
身体缺陷又往往很容易成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人嘲笑、孤立的原因,从而造成心理疾病。
安娜也有自己的人生体验。
哪怕仅仅是口吃,结巴,法语课上发音不标准,像是“外省来的乡下人”都能成为课堂上被人哄笑的理由,何况是患有致命的传染病或者先天性的瘸子呢?
孤儿院很难成为幸福祥和的天堂,学校里会出现的所有阴暗面,在孤儿院这种地方,往往会成倍的放大。
很多小孩子是社会的上的弱者,他们是被环境甚至是被父母抛弃的人。
而他们往往会欺负嘲笑比他们更弱小的人,去证明自己的强大。
安娜自己就是个残疾人。
她太聪明了。
她很早就明白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
所以。
她不允许自己在任何时候表现的像是一个弱者,她不接受任何的嘲笑。她在学校里所有主修课的成绩都是最好的,永远是第一名。这是安娜对所有敢于嘲笑她的人的凌厉回击。
所以。
她也不喜欢孤儿院这样的地方。
安娜小姐是浑身上下没有一处线条不在闪闪发光的水晶,而闪闪发光的明艳水晶,天生就注定和污绿色的铁锈,是气质完全相反的两极。
令她非常吃惊的是。
茉莉竟然是个开朗的小姑娘,完全没有伊莲娜小姐预料中的压抑而厌世的气质。她会盯着安娜看,会毫不羞涩的回答问题,会坦诚率真的询问问题,就像现在这样——
“《油画》应该是非常厉害的艺术杂志吧?”
茉莉慢慢的问道,语气非常笃定。
“你还知道《油画》么?”
女人讶异的转过头。
《油画》是最顶级、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评论杂志不假,气质却和孤儿院这种地方格格不入。
布朗爵士的理念里《油画》是要被摆在头等舱休息厅里的高档杂志,它是艺术评论界的《Vouge》,甚至比那更“上流”。
它的名字从贫民窟的小女孩嘴中说出,听上去分外的奇怪。
“顾哥哥和我聊天的时候,提到过它。”
茉莉点点头。
“他询问我的梦想是什么,然后给我讲述他自己的梦想,他说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大画家,然后收到《油画》杂志的专访。他告诉我了关于杂志的事情,他还说我应该多学学画画,成不成为画家不要紧,但艺术能锻炼人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带来不一样的——”
蓝裙小女孩轻声诉说间。
狗子奥古斯特摇头摆尾的跑了过来,表现的仿佛是抓住狐狸尾巴的猎犬,用大耳朵蹭着女人的小腿。
“怎么了?”
安娜被史宾格犬的模样吸引了注意,随口问道。
狗子不说话,只是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咕噜声。
女人低下头去,看到奥古斯特嘴巴紧紧的闭着,应该衔着什么东西。她下意识的伸出手掌。
斑点大狗狗昂起下巴,在女主人的手掌心中吐出了一小团泥土。
安娜不明所以。
她抬手掌放在眼前端详,发现那并非只是一小团泥土。
一团细碎的土粒和草根之中,夹杂着两三根小孩子那种非常细的淡淡发黄的头发。
“嗯?”
伊莲娜小姐发出困惑的鼻音。
奥古斯特兴奋的摇摇尾巴,伸出舌头舔舔女人的手背,露出如同立了功,得胜还朝,等待封赏的大将军似的兴奋模样。
“别乱叼东西回来啊,小心会生病的!”
安娜无奈的把手里的泥土和毛发一并丢掉,摸摸狗子的脑袋,轻声批评道。
汪?汪汪?
献宝失败的奥古斯特低头一阵拱,希望小姐能明白自己发现了大宝贝,而伊莲娜小姐此刻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茉莉的身上。
“说说看,那个谁,嗯,顾先生,他详细的都说了些什么。”
“他让我先从蜡笔画练习起,可以培养对于色调的感觉……”
安娜礼貌等待着茉莉把话说完,继续问道:“很好啊。但关于《油画》杂志,他有说什么更多的么?”
“哦。”
茉莉低下了头。
她思索着自己的记忆:“顾哥哥提到过,油画杂志是由伊莲娜家族在十九世纪末创立的艺术期刊,是目前最古老,最权威的艺术杂志之一,能够决定当今欧洲艺术世界的潮流。能够接受《油画》杂志的专访,是他的梦想之一……”
哼。
伊莲娜小姐脸上的神色还是平静的模样,心中的那个她,却昂起下巴,悄悄的“哼”了一声。
谁谁谁……嘴上嘟囔着什么伊莲娜家族应该下地狱,想要和伊莲娜家族再无瓜葛,内心中却把能获得她们家族所创建的艺术期刊上的一篇专访,当成职业发展最远大的目标之一……身体明明表现的还是很诚实的嘛!
“他说《油画》杂志是最好的艺术评论媒体,它们也只会给最顶级、最有话题的艺术家做专访。你们今天来,是要了解顾为经的生活?是要给他做专访?他已经成为了最顶级的大艺术家了么?”
茉莉小姑娘的眼睛亮亮的,带着期待和敬佩。
顾为经哥哥真的好厉害好厉害。
他说希望自己能有一天可以登上《油画》杂志,几个月后,《油画》杂志社的采访团队果真来到这里。
就像是魔法一样。
艾略特秘书忍不住在心中笑笑。
倒没有笑话小姑娘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只是有点感慨对方这个话里单纯的孩子气。
也只有这个年岁的小孩子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吧?
她们这行人主要可是为了报道豪哥相关的事情来到的这里,问问顾为经,仅是附带的事情。
而且。
专访画家和围绕一篇拥有话题性的论文写评论文章,顺便介绍两句论文写作者的身份,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油画》固然难上,混在文章里随便被提一两句名字,却也不是难如登天。崔小明所求的遍是这个。
而能成为《油画》杂志某一期的封面人物,乃至让整整一期《油画》杂志围绕他展开,类似《巴黎评论》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专访集,或者安娜在奥地利对曹轩进行的特别访谈,这才是顶级大艺术家标配的待遇。
秘书看向安娜。
自家小姐应该也没有任何兴趣和这么小的小孩子解释其中的差别。
女人只是坐在轮椅上,抬起头盯着孤儿院上方的晴空,对身边的女孩善意的撒了谎——
“嗯,可能吧,看他的表现喽。”
……
“你说,顾为经他在画关于老教堂的风景画的时候,就在我现在呆着的位置么?”
伊莲娜小姐倚着手杖,跟随茉莉的脚步走进了孤儿院的小门房之中。
这是阿莱大叔的房间。
等新加坡双年展结束,顾为经便正式的成为马仕画廊的一员,算是彻底出道了,经纪人用不用马仕画廊的另说,他没有任何想要更换私人助理的意思。
阿莱大叔不是专业的艺术助理,但他真的很好。
到时候看门人大叔会跟随顾为经一起去德国。
这段时间,顾为经则委托阿莱为他处理一些因为赶着要离开,本地还没有处理完的收尾事宜。
现在并不在孤儿院里。
安娜的目光扫过桌子角落处摆放着的康拉德的,又在旁边《把妹达人》的情感教科书上停留片刻,心情古怪的端详了这两本风格反差极大的作品一眼。
她意味难明的轻轻一哼,这才抬起头来,也透过窗户盯向外面建筑的本体。
“是的。就在这里,两个画板,他和酒井小姐两人一人一个,紧挨着。”
“大雨天的晚上和女孩子一起画画,听上去很惬意呐。”
安娜又瞅瞅那边的《把妹达人》。
“他还让我在前边二楼的那展彩色窗户之后,点上只烛灯。”
自从笃定的认为这些采访团队的人员是专程跑过来,为顾为经哥哥做报道的,茉莉小朋友就表现的很是热情。
她有问必答。
安娜思索着,雷雨天大晚上的一起画关于建筑风景画,还在孤儿院的窗户边点上只蜡烛,自不必说,八九不离十是在临摹卡洛尔的《雷雨天的老教堂》。
这个行为又一次无形的加强了他在《亚洲艺术》上所发表着的论文的真实性。
又是临摹,又是让小孩子帮忙的。
这些切实生活印记,要是全部都是为了一篇假论文,那也准备的过于充足了。
“他画的是一幅暗色印象派的作品吧。”
“是的,画的很漂亮的。顾为经哥哥很厉害的,要拿去参加艺术展,一定能获奖。”茉莉小姑娘为她厉害的大哥哥唱着赞歌。
“他还说,以后要教我画,他说印象派其实很适合没有基础的小孩子入门……”
茉莉骄傲极了。
小姑娘的声音响在耳边,伊莲娜小姐则在想着顾为经的临摹画。
获奖自是不可能获奖的,原创性很重要,借鉴前人作品中优秀的元素自是可以,然而世上的绝大多数艺术展、双年展,都不允许完全照搬照抄的临摹之作参展。
此外。
借鉴优秀元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临摹优秀的笔触容易,临摹优秀的意韵却很难,世上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片落叶,后人也很难完全体味到前人作画时的心境。
毕加索把他的妻子在画上描绘成了怪物,那是老毕在婚姻走向破裂时所思考得到的爱情的模样,包含着他本人的沉郁与痛苦,甚至包含着他对别人的伤害和对自我的伤害。
若是不了解前因后过,只把这当成怪物画来临摹,在画布上得到的,没准也只会是东施效颦的“怪物”而已。
顾为经和酒井胜子没准能一定程度上的临摹卡洛尔的笔触。
他们又真的能临摹还原出画面里的情绪么?
安娜对此抱有十足的怀疑。
「如果是他的话……或许,或许……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安娜想起昨日顾为经几乎完美的阐释出了那番有关“画是卡洛尔脱困的反抗”的阐述,又在心中悄悄对自己说道。
引导自己走到此处,不就是对于顾为经的好奇么。
“所以,你知道他是怎么画的么?”
安娜沉思间问道。
女人本是随口一问,画一出口,她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是轻轻震动。
椅着手杖的漂亮女人忍不住低头望着茉莉黑白分明的眸子,重复了一遍。
这次却是不由自主间加重了语气。
“茉莉小姐,如果可以的话,请您和我好好的讲讲,顾为经先生是怎么画那幅风景画的好么?”
伊莲娜小姐当然知道,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那幅《雷雨天的老教堂》是一幅优秀的大师级作品。
顾为经要是告诉他是怎么画,也肯定能讲出很多东西,但没准太技术流了。
怎么用笔,怎么提笔,怎么控制力度,怎么去斟酌颜色,怎么去让线条变得更富有美感。
而安娜自己,她恰恰特别不擅长“体味”这种技术流的东西,她不缺对知识的理解,却又很难把知识和笔端结合。
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形容的便是她这样的人。
卡拉和安娜都是伊莲娜小姐,卡拉的日记在安娜成长阶段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她,然而和150年前那位在巴黎的云中看到了印象派之梦的伊莲娜小姐相比,150年后的这个……真的不是个当画家的好苗子。
安娜不看好顾为经能完全临摹出卡洛尔画里的意味。
但换成安娜?
她知道自己连卡洛尔画里的笔触都临摹不好。
安娜忽然有点好奇。
一个普通人,一个尚未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小孩子,她们在旁观顾为经画画的过程中,到底感受到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
在旁观者的视角里。
顾为经又是怎么捕捉到了这个残破老旧的建筑的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