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乙的儿子们中,长子微子是帝乙被立为太子之前所生,辛则是他成为太子以后所生。
辛天资聪慧、相貌英俊且膂力过人,他把父亲对兄弟们的宠爱全都吸引过来,加到自己身上。辛就这样得到了太子的地位。帝乙死后,帝辛继位,是为纣王。
史书笔下的纣王残暴而荒淫。其实,说到“残暴”这个词,似乎可以随意安到商朝任何一个君王身上,因为商人都是用活人献祭和殉葬的。说到“荒淫”,似乎也不属于纣王的专利,因为圣王武丁的后宫至少有六十多个女人,而且周人恐怕也要为商王的淫乱行为负责。
原来,大商的属国按例都要向王室纳贡。其他国家的贡品都是宝马、象牙、犀角、动物皮毛等珍奇异货,唯有周国的贡品是巫师和美女。
这两种人本身就是来助长宫廷邪癖淫乱风气的,而他(她)们也确实把王室搅得乌烟瘴气。因此,王朝中的有识之士认为:周人从纳贡的那一天起,就希望王室淫乱堕落下去。
纣王在继位之初表现得还算中规中矩,保持着在太子时期的种谦恭温和。王室在此期间执行的是息民政策,所以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和平)。此时王朝的现实威胁来自于东方。纣王在执政地位巩固之后,就开始谋划对东方敌对势力的战争。
东方土地广袤,遍布着部落方国,商人将东方人统称为“夷”。除了鬼方,从来没有一种势力像东夷那样成为商人挥之不去的噩梦——他们顽强而又顽固,精于战术、行动迅捷、聚则成军、散则成兽;把他们比作王朝的跗骨之蛆一点都不为过。
纣王把属国的君主们召进都城,与他们歃血为盟,命令他们召集军队,提供役从,制造船只、车辆和军械,征发粮草、提供战马和驮兽;又命大国派卿,小国派君,随商军一同征伐东夷。
纣王还组织了一支由嫔妃、乐师和太监组成的娘娘队伍。按古制,女人不得入军营,纣王开创了一个极坏的先例,他的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
人类需要沿河而居,大河两旁人口最为密集;东夷可以长途奔逃,却不能把城市搬走。王朝东征大军沿黄河两岸一同推进,靠近河岸的是华夏诸侯的战车和步兵,外侧是游牧民族的骑兵和步兵。
粮草辎重则是由船来运输的,运输船的前后都有舟师进行保护;一旦发生战斗,舟师和陆军可以相互支援。纣王的军队走在最前面,商军彩旗招展,鼓乐齐鸣,吹吹打打一刻不停,就像是一支迎亲的队伍似的。
纣王首先把西戎骑兵派出去侦查敌情。骑兵如果碰上小股敌人或者散居的平民,就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如果遭遇势力庞大敌人,就回来搬兵。
实际上很多小国和部落得到消息就向纣王表示臣服了,纣王强迫他们拆除城墙并交出武器,向联军提供各种军役和军需。对于不肯屈服的城邦,将领们就讨论是用强攻还是围困的战法对付敌人。一旦做出计划,纣王便留下相应的军队执行任务,然后率领其他军队继续前行。
这只庞大的联军就象推土机一样,所到之处片瓦不留;战败的敌人要么投降,要么就四散逃亡。军队得到了丰厚的战利品,随军商贩都发了一笔不小的财。纣王的策略显示出巨大的成效,这次东征把所到之处的敌人全都赶到黄河下游去了。
东征历时三个月,联军在冬季到来前撤军各自回国。纣王初征即取得辉煌的战果,这时他就开始显露一代暴君的本色了。
此时,儒家思想在西周开始形成。儒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也。仁就是忠,要心口如一;就是恕,要以己推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姬昌的大力倡导下,国家的民风有了极大的转变:由粗野变为文阴,由喜欢争斗变为相互辞让。
京师成为令天下人最为向往的文阴之都、繁荣之都、富强之都。每年到京师去的使团和商队比到朝歌的还多;很多有才干的知名人士吕尚、太颠、宏夭、散宜生等慕名而来,投入姬昌麾下。
姬昌把韬光养晦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他不遗余力地侍奉商朝:为王朝的兴盛进行祈祷,为纣王的健康奉献牺牲;为他到处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还把最邪性的巫师和最妖艳的女人进献给他。
关于纣王的荒淫无道,《史记》没有太多具体记载,但许仲琳老先生已经说得够多了,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对于下面几件事,我必须把它写下来。
在王朝中地位最高的三位大臣是九侯、鄂侯和西伯侯(姬昌)。纣王听说九侯有一位绝色的女儿,便赖皮赖脸地纠缠九侯,最终将她搞到手里。
但是那位女子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她对纣王和后宫那些无耻男女之间的淫乱行为极为憎恶。纣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强迫她加入淫乱活动,竟在一怒之下将她杀死了。
这时,纣王身边那些无耻之徒便怂恿他将暴行进行到底。结果那个喝得醉醺醺的,连嘴都找不到在哪的暴君就下了一道口谕,把九侯捣为肉泥。
鄂侯听到这个暴行怒不可遏,他只身闯入纣王寻欢作乐的场所,面对这个杀人如麻的君王据理力争,毫不畏惧。然后,他就根据纣王的命令,被拖出去处死并被腌成咸肉了。
姬昌听到这些噩耗不禁发出一声叹息,他为两位同僚遇害而悲伤,为自己的未来命运而担忧。这个场景被大夫崇侯虎完整地窥视到了。
崇侯虎在崇国(今河南嵩县一带)是威严的一国之君,在宫廷却是个无耻的告密者。他无法抑制住告密者特有的喜悦和冲动,立即溜到纣王那里去,把这一事件报告给他,并对姬昌的叹息做了恶意的解释。
纣王于是给姬昌套上枷锁(就像当年太丁对待季历一样),并将他关押在羑里。告密者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不过即便没有任何奖赏,那个恶棍也会由于乐见好人倒霉而积极告发的。
但是,由于周国的势力过于强大,姬昌在诸侯中名望又太高,纣王思前想后,始终不敢处死他。
西方诸侯本来对王朝唯命是听,但是纣王的残暴行径使人心变得不安定了。一些游牧部落的首领聚集起来说:“帝辛即位之初还把我们当成同盟者,现在却视我等为奴隶和敌人了——因为只有对后者,才可以不经审讯而直接杀害。
“三公就是因为国家势力太大、对老暴君构成了威胁才被除掉的!公卿尚且不得好死,我们这些小人物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是,我们和王朝是有盟约的啊!只有奴隶才不准反抗暴行,而我们是王朝的附属,不是暴君的奴隶!我们为了不受奴役,必须向王朝开战!”
结果他们就集合起军队,向王朝和仍然臣服于王朝的国家发起进攻了。
辛天资聪慧、相貌英俊且膂力过人,他把父亲对兄弟们的宠爱全都吸引过来,加到自己身上。辛就这样得到了太子的地位。帝乙死后,帝辛继位,是为纣王。
史书笔下的纣王残暴而荒淫。其实,说到“残暴”这个词,似乎可以随意安到商朝任何一个君王身上,因为商人都是用活人献祭和殉葬的。说到“荒淫”,似乎也不属于纣王的专利,因为圣王武丁的后宫至少有六十多个女人,而且周人恐怕也要为商王的淫乱行为负责。
原来,大商的属国按例都要向王室纳贡。其他国家的贡品都是宝马、象牙、犀角、动物皮毛等珍奇异货,唯有周国的贡品是巫师和美女。
这两种人本身就是来助长宫廷邪癖淫乱风气的,而他(她)们也确实把王室搅得乌烟瘴气。因此,王朝中的有识之士认为:周人从纳贡的那一天起,就希望王室淫乱堕落下去。
纣王在继位之初表现得还算中规中矩,保持着在太子时期的种谦恭温和。王室在此期间执行的是息民政策,所以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和平)。此时王朝的现实威胁来自于东方。纣王在执政地位巩固之后,就开始谋划对东方敌对势力的战争。
东方土地广袤,遍布着部落方国,商人将东方人统称为“夷”。除了鬼方,从来没有一种势力像东夷那样成为商人挥之不去的噩梦——他们顽强而又顽固,精于战术、行动迅捷、聚则成军、散则成兽;把他们比作王朝的跗骨之蛆一点都不为过。
纣王把属国的君主们召进都城,与他们歃血为盟,命令他们召集军队,提供役从,制造船只、车辆和军械,征发粮草、提供战马和驮兽;又命大国派卿,小国派君,随商军一同征伐东夷。
纣王还组织了一支由嫔妃、乐师和太监组成的娘娘队伍。按古制,女人不得入军营,纣王开创了一个极坏的先例,他的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
人类需要沿河而居,大河两旁人口最为密集;东夷可以长途奔逃,却不能把城市搬走。王朝东征大军沿黄河两岸一同推进,靠近河岸的是华夏诸侯的战车和步兵,外侧是游牧民族的骑兵和步兵。
粮草辎重则是由船来运输的,运输船的前后都有舟师进行保护;一旦发生战斗,舟师和陆军可以相互支援。纣王的军队走在最前面,商军彩旗招展,鼓乐齐鸣,吹吹打打一刻不停,就像是一支迎亲的队伍似的。
纣王首先把西戎骑兵派出去侦查敌情。骑兵如果碰上小股敌人或者散居的平民,就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如果遭遇势力庞大敌人,就回来搬兵。
实际上很多小国和部落得到消息就向纣王表示臣服了,纣王强迫他们拆除城墙并交出武器,向联军提供各种军役和军需。对于不肯屈服的城邦,将领们就讨论是用强攻还是围困的战法对付敌人。一旦做出计划,纣王便留下相应的军队执行任务,然后率领其他军队继续前行。
这只庞大的联军就象推土机一样,所到之处片瓦不留;战败的敌人要么投降,要么就四散逃亡。军队得到了丰厚的战利品,随军商贩都发了一笔不小的财。纣王的策略显示出巨大的成效,这次东征把所到之处的敌人全都赶到黄河下游去了。
东征历时三个月,联军在冬季到来前撤军各自回国。纣王初征即取得辉煌的战果,这时他就开始显露一代暴君的本色了。
此时,儒家思想在西周开始形成。儒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也。仁就是忠,要心口如一;就是恕,要以己推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姬昌的大力倡导下,国家的民风有了极大的转变:由粗野变为文阴,由喜欢争斗变为相互辞让。
京师成为令天下人最为向往的文阴之都、繁荣之都、富强之都。每年到京师去的使团和商队比到朝歌的还多;很多有才干的知名人士吕尚、太颠、宏夭、散宜生等慕名而来,投入姬昌麾下。
姬昌把韬光养晦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他不遗余力地侍奉商朝:为王朝的兴盛进行祈祷,为纣王的健康奉献牺牲;为他到处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还把最邪性的巫师和最妖艳的女人进献给他。
关于纣王的荒淫无道,《史记》没有太多具体记载,但许仲琳老先生已经说得够多了,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对于下面几件事,我必须把它写下来。
在王朝中地位最高的三位大臣是九侯、鄂侯和西伯侯(姬昌)。纣王听说九侯有一位绝色的女儿,便赖皮赖脸地纠缠九侯,最终将她搞到手里。
但是那位女子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她对纣王和后宫那些无耻男女之间的淫乱行为极为憎恶。纣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强迫她加入淫乱活动,竟在一怒之下将她杀死了。
这时,纣王身边那些无耻之徒便怂恿他将暴行进行到底。结果那个喝得醉醺醺的,连嘴都找不到在哪的暴君就下了一道口谕,把九侯捣为肉泥。
鄂侯听到这个暴行怒不可遏,他只身闯入纣王寻欢作乐的场所,面对这个杀人如麻的君王据理力争,毫不畏惧。然后,他就根据纣王的命令,被拖出去处死并被腌成咸肉了。
姬昌听到这些噩耗不禁发出一声叹息,他为两位同僚遇害而悲伤,为自己的未来命运而担忧。这个场景被大夫崇侯虎完整地窥视到了。
崇侯虎在崇国(今河南嵩县一带)是威严的一国之君,在宫廷却是个无耻的告密者。他无法抑制住告密者特有的喜悦和冲动,立即溜到纣王那里去,把这一事件报告给他,并对姬昌的叹息做了恶意的解释。
纣王于是给姬昌套上枷锁(就像当年太丁对待季历一样),并将他关押在羑里。告密者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不过即便没有任何奖赏,那个恶棍也会由于乐见好人倒霉而积极告发的。
但是,由于周国的势力过于强大,姬昌在诸侯中名望又太高,纣王思前想后,始终不敢处死他。
西方诸侯本来对王朝唯命是听,但是纣王的残暴行径使人心变得不安定了。一些游牧部落的首领聚集起来说:“帝辛即位之初还把我们当成同盟者,现在却视我等为奴隶和敌人了——因为只有对后者,才可以不经审讯而直接杀害。
“三公就是因为国家势力太大、对老暴君构成了威胁才被除掉的!公卿尚且不得好死,我们这些小人物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是,我们和王朝是有盟约的啊!只有奴隶才不准反抗暴行,而我们是王朝的附属,不是暴君的奴隶!我们为了不受奴役,必须向王朝开战!”
结果他们就集合起军队,向王朝和仍然臣服于王朝的国家发起进攻了。